| 知名玉雕大師 楊世利,1975年11月出生于中國福州馬尾。1993年9月,就讀于育華中學根雕班,得鄭光中、陳國光、林美貞等老師悉心指導。1997年3月赴深圳學珊瑚雕,得臺灣藝人指導。2000年6月,拜馮久和門下的楊曾文大師為師,學習壽山石雕刻。2002年9月,加入福清玄采堂工藝品有限公司,2009年在佛山平洲創(chuàng)辦“天脈翡翠藝術”有限公司。 擅長泥塑、國畫、壽山石雕、根雕、玉雕,素有“鬼斧”之稱,尤以《齊天大圣》系列見長。其創(chuàng)作手法別具一格,形象生動,作品在國際、國家以及省、市的各種展覽上多次獲獎,深受海內外業(yè)內收藏家的好評。 現為廣東省玉器處進會常務理事 福清玄采堂工藝品有限公司工藝美術師 中國壽山石文化研究協會會員 作品榮譽 2003年 《伏魔》獲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中國工藝美術優(yōu)秀作品評選銀獎 《猴王出世》獲福州第三屆“風華杯”青年藝術家壽山石雕作品大獎賽銅獎 《采菊東籬下》獲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中國工藝美術優(yōu)秀作品評選優(yōu)秀獎 2005年 《伏魔》獲第三屆中國·福建省壽山石藝術家作品展銀獎 《春光無限》獲第三屆中國·福建省壽山石藝術家作品展銅獎 《蘊玉含香》獲第三屆中國·福建省壽山石藝術家作品展優(yōu)秀獎 2006年 《洪福齊天》獲第六屆“風華杯”壽山石雕藝術展覽銀獎 2007年 《漁者》獲福州第七屆“風華杯”銅獎 《伏魔》獲福州第七屆“風華杯”銅獎 
 一葉蓮舟泛渺瀰,誦觀音也戴阿彌。 希奇妙相毫端上,五濁眾生知未知。 黃龍玉精雕踏蓮觀音,用色自然,刀法閑逸,以精簡之功塑慈悲之相。技到,意備、神足,善哉。 
 玉雕皮之巧用在工,工之精神見與意。作品留皮,以斑駁之面成惡獸,精琢細碾出佛陀,用對立的形象表達佛家之大無畏。禪語有云:一佛名為“大無畏”,其渡人也,曰“施無畏”。無畏有五,曰:無死畏,無惡名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乃至無大眾威德畏。 俗話說,畫山、畫水,難畫山河。極言江山之意難摹。本作品以草花做底,用俏色出遠近,出山河美景,中規(guī)中矩。但難得的是,在尋常題材中用題名、造型出新意,作品主體雕琢畫卷輪廓,旁側取凈色出人物,一覽山河與畫外,題名江山如畫,形成了景中景,畫中畫的奇特意趣。其構思奇巧,平常中見奇趣,令人贊嘆。 
 眇目,突睛,獠牙,惡相,這是魔;澄思,智慧,經幢,慈悲,這是佛。佛魔之對立,在于手之描摹,心之刻畫。一如作品所表達的,如見佛,不在于佛之小,如見魔,不在于魔于下。無畏說出獅子吼,峨峨不動威光攝。如何伏魔?當存心為正。 
 越鳥青春顏色好,翎翎鳳尾看錦衣。 一身金翠畫不得,萬里山川來者稀。 有美姣姣翩翩舞,蔥蔥陌上相伴飛。 晴空洗洗暮草畔,秋色沉陽已忘歸。 
 千古一帝: 玉雕之始皇題材很多,然此作能別出新意,以萬里長城化龍,與始皇形象相得益彰。秦始皇,自三皇五帝之后為皇帝第一人,自稱始皇帝。其功與過,猶如作品中的萬里長城,隨時間之流淌,如騰龍踴躍般穿越古今,至今猶憶。誰人說天道長人道短,作品卻言天道短人道長。 
 作品紅色石暈使空間杳杳,精巧小舟讓石底生波。奇境、洞天,有千年隔流水,一往桃花源之妙。雕琢無非人與自然,有天然之做謂之鬼斧神工,有人之技藝謂之巧奪天工。此作合二為一,便是天人合一的精品。 
 歲岸: 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兩兩舟人語。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 
 
 作品名五行,琢翁、水、火、木等,題中物相一目了然。題名五行,然難觀以五行具備。何解?曰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五行當在心中。故有贊: 身稟五行正氣,此心如鑒光明。 不從龜鶴問年齡。萬物有衰有盛。 多謝道人著眼,我於身世常輕。 任從性巧與心靈,此事從來分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