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恐龍曾生存在地球上,而且在長時間內都稱霸地球,但是在6500萬年前,也許是受到小行星的撞擊,它們突然之間全部滅絕了,那么假如它們沒有滅絕的話,會不會像今天我們人類一樣,成為高等智慧生物,進而創(chuàng)造出地球文明呢? > 可能有很多人都會想,這怎么可能?恐龍這種低級動物怎么可能進化到高級智慧的階段?其實這不是關鍵,如今很多爬行動物仍然生活在地球上,說明其智力和適應力都是不差的,而恐龍卻在億萬年前就是爬行動物中的佼佼者,而且要知道,所有動物都是在進化的!哺乳動物的起源,不也是爬行動物中一個很不起眼的種類嗎? 英國廣播公司“地平線”曾經舉辦過一期《我的寵物恐龍》節(jié)目,節(jié)目邀請了一些生物學專家,他們幾乎都認為恐龍如果不滅絕,進化到高等智慧階段的是極有可能的。首先從身體條件這個硬件上講,恐龍和現(xiàn)代的哺乳動物差別不大,乃至和人類也比較像,比如,恐龍和人類一樣有功能相似的內臟和四肢等,骨胳組合排列和人類也很相像,最重要的一點是,有不少恐龍是直立行走的,這樣它們的前肢就得以從行走中解放出來。其實這也是人類進化史上最關鍵的一點,假如人類到現(xiàn)在都是四肢走路,那么人類可能和猴子仍然沒有什么區(qū)別,而人類因為直立行走,于是進化出了雙手,可以用它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改造了世界發(fā)展了文明。 這個原因,可能也是如今地球上靈長類最聰明(很多靈長類處于半直立行走的狀態(tài))而獨有人類(完全直立行走)成為高級智慧生物的原因,其他諸如貓科動物犬科動物等,它們的智力并不比靈長類差多少,但由于不能直立行走,那么它們的四肢就只能用來奔跑,結果基本失去了進化成高等智慧生物的可能性。所以如果說將來靈長類之外還有什么動物更容易進化成高級智慧生物,很多人相信袋鼠都比貓科和犬科動物的可能更大。 但是恐龍卻是在億萬年前就直立行走的動物,它們絕大部分都是用后肢走路,而可以用前肢抓握和撕扯的東西,如果上天再給它們假以時日,誰敢說它們不會越來越聰明呢? 可能有的讀者會問了,那么為什么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近2億年,卻并沒有進化成高級智慧生物呢?其實恐龍存在的2億年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進化階段,通過化石發(fā)掘來看,后期的恐龍還是比前期的恐龍高級了不少,前期的恐龍大多匍匐式前行,后期有很多都可以完全直立行走,而且后期恐龍比前期恐龍的腦容量也大了不少,科學家認為,后期的恐龍有很多都已經是很聰明的動物,如果不是那次突然性的毀滅性災難事件,恐龍進化成高等智慧生物的時間或許會比人類早千萬年。 英國生物學家科里·羅杰斯博士曾分析了一些6500萬年前到1億年內白堊紀晚期的恐龍骨骼化石,發(fā)現(xiàn)這些恐龍身體結構已不像爬行動物,其特征已經更接近于哺乳動物和鳥類。羅杰斯說:“證據(jù)顯示其中一些恐龍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溫血動物,它們已經能夠很好地適應不同溫度的環(huán)境中?!币虼肆_杰斯稱,如果65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并沒有撞擊地球,那么他相信某種恐龍很可能進化成“恐龍人”,這種生物的樣子可能和現(xiàn)在的人類差不多,具有更大的大腦靈活的“雙手”,從而成為地球上首個出現(xiàn)的高等智慧生物,并進而提前創(chuàng)造地球文明。 據(jù)加拿大古生物學家戴爾.羅素和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拉里·惠特默也都持相同觀點,惠特默甚至認為他找到了最可能進化成高等智慧的“恐龍人”的恐龍——傷齒龍,他認為這種恐龍“就像狐貍一樣狡猾”,它們個子很小,完全直立行走,而且喜歡群居,并且認為該種動物已經建立起諸如現(xiàn)在的諸如狼、獅子、猴子一樣的哺乳動物的社會組織形式。 而通過研究傷齒龍的大腦容量和腦殼結構,惠特默發(fā)現(xiàn)這種爬行動物不但擁有良好的視力聽力和判斷力,甚至還擁有潛在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與惠特莫抱同樣觀點的英國劍橋大學進化進化古生物學家莫里斯博士也相信,如果沒有那次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傷齒龍很可能會向著靈長類或人類的發(fā)展方向進化,“恐龍人”的出現(xiàn)也將不是胡說,作為一種科學猜想,那樣的情況是有極大的可能出現(xiàn)的。 加拿大科幻作家羅伯特·J·索耶也持同樣的觀點,曾經寫過科幻小說《恐龍文明三部曲》,即《異族》《化石獵人》和《遠望》3部小說,講的就是假如恐龍沒有在那場自然災害中滅絕,進而演化到出現(xiàn)文明,有自己的科學系統(tǒng)和社會系統(tǒng)的情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