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莖根狀莖匍匐,常分枝,直徑2-3毫米,密被鱗片狀鞘,節(jié)上疏生根,通常相距0.5-1厘米生假鱗莖; 假鱗莖卵形,長(zhǎng)1-2厘米,寬6-10毫米,干后亮淺黃色,頂端生2葉。 葉葉披針形,厚革質(zhì),長(zhǎng)4-8厘米,寬6-10毫米,最寬部分一般在下部1/3處,先端長(zhǎng)漸尖,上面中脈凹陷而一對(duì)側(cè)脈明顯凸出,背面3脈浮凸;葉柄長(zhǎng)3-7毫米。 花花葶生于幼嫩的假鱗莖頂端,連同幼葉從靠近老假鱗莖基部的根狀莖上發(fā)出,長(zhǎng)4-8厘米;總狀花序具8-9朵花; 花苞片卵形,長(zhǎng)6-7毫米,在花期逐漸脫落; 花梗和子房長(zhǎng)4-5毫米;花白色,帶綠色或略有紅暈,直徑約5-6毫米;中萼片卵形或?qū)捖研?,長(zhǎng)4-5毫米,寬2-2.5毫米;側(cè) 萼片與中萼片相似,略斜歪; 花瓣橢圓形,長(zhǎng)約3毫米,寬約1.8毫米; 唇瓣近寬長(zhǎng)圓形,長(zhǎng)約4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具鈍的短尖,邊緣皺波狀,基部略凹陷;唇盤上通常具5脈,脈在近基部處略肥厚;蕊柱粗短,長(zhǎng)約1.5毫米,頂端有翅圍繞藥床;翅中央低,兩邊高,略有不規(guī)則齒裂;蕊喙半圓形,近直立,明顯高于藥床邊緣的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