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民辦校小升初網(wǎng)上報名即將開始。第一批為外地生源報名,報名時間為4月17日上午10:00至24日下午17:00;第二批為成都本地生源報名,報名時間為5月15日上午10:00至22日下午17:00。 無獨有偶,4月12日當天,成都所有民辦學校在自己官網(wǎng)或微信公眾號上發(fā)聲,公開承諾:不提前或變相開展小升初招生工作;不接受任何等級證書;不以非正常手段選拔學生;不進行轉學考;不得組織統(tǒng)一小升初考試。 作為一個前教育媒體人,如果允許王婆賣瓜的話,可以說前資深媒體教育人,看到這樣的新聞。先是不屑一顧,后是有罵娘的沖動,這些東西完全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罷了,一句話: 誰信誰吃虧。 事實上,從去年被“叫停”的四川省小升初排位賽開始,成都乃至綿陽的小升初生源爭奪戰(zhàn),就慘烈地拉開了序幕,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不知家長輾轉了多少次選拔考試?不知孩子們經歷了多少個打著夏令營、沖刺班的旗號,實際上就是“做卷子講卷子做卷子講卷子”的掐尖,目的只為提前占坑位。 當然,這種占坑位還被延長到轉學考的“四升五”以及“五升六”,一句話,上面在禁止什么,下面就在明目張膽地干著什么,這理解了吧。比如上面提到的: “不提前或變相開展小升初招生工作;不接受任何等級證書;不以非正常手段選拔學生;不進行轉學考;不得組織統(tǒng)一小升初考試。” 實際情況就是: 提前或變相開展小升初招生工作; 接受任何等級證書; 以非正常手段選拔學生; 進行轉學考; 組織統(tǒng)一小升初考試。 道理很簡單,就像黑格爾說的那樣:存在即合理。 家長有孩子進名校的需求,以期孩子收到優(yōu)質的教育,不輸在起跑線上。而名校有招收優(yōu)質生源的需求,沒有好學生,高入口,如何保持江湖地位?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那問題來了,現(xiàn)在教育主管部門小升初不允許動筆了,學校怎么辦?如果不走筆試,眼選優(yōu)秀學生?家長怎么辦?如何證明自己的孩子是優(yōu)秀的? 以這個邏輯為起點,什么事情都好解釋了,學校看奧數(shù)等級證書,不為別人,那是“投名狀”,這就是近年奧數(shù)越禁越火的原因; 學校偷偷摸摸組織考試,不為別的,是為了更精確地找到學霸; 為何每年區(qū)教育局要組織調考,調考除了考察學校辦學水平外,調考的成績有啥用?這些都懂的。 不要說其它的,都是虛的,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學校,好學位只有那么多?怎么辦?那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噻,首先拼爹:有關系的找關系,有錢的用錢說話;其次拼娃:學霸的世界學渣永遠不懂,很多校長親自打電話要人。 回歸理性,各地的小升初都是這樣,小升初是江湖,水太深了,筆者梳理了小升初的若干套路,各位看官敬請對號入座。 套路 1 “學習奧數(shù)(證書)沒用” 理由:教育局都在禁止奧數(shù) 只有5%的人適合學奧數(shù) 學習奧數(shù)沒用?因為若干年前,教育主管部門就在三令五申,給奧數(shù)降溫,禁止奧數(shù)與升學掛鉤。媒體記者也是采訪若干個數(shù)學家,說只有5%的人才適合學奧數(shù),否則作用會適得其反,加深孩子對數(shù)學的恐懼感云云。 道理擺在那兒的,這些都是對的。但如果你信了,你就在小升初的時候哭吧。當然,孩子實在對數(shù)學不敏感除外。 為何呢?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優(yōu)秀,現(xiàn)在的娃兒,有幾個是傻的?都是人精,那憑什么說自己的孩子優(yōu)秀呢?看證噻,所以以華賽奧賽等為標志的證書,在小升初“面試”的時候,越多越好,雙一(華賽奧賽均一等獎),很多學校是直接錄取。相對而言,“區(qū)三好”只是一些學校報名的門檻。 說不動筆嗎?告訴你,不管是提前的考試,甚至小升初當天的面試,還是有一些學校讓孩子動筆,數(shù)學題最后幾道大題,如果孩子沒有學奧數(shù)或者學得不好,基本上都是看天書,怎么跟同齡人競爭? 每年,總有一部分家長,孩子一個證書都拿不出。孩子沒有證書,意味著孩子連報名的門檻都沒有。所以,不光是奧數(shù)證書,作文比賽證書、藝體特長證書、英語競賽證書、書法比賽證書……多多益善。 小升初拼證書,中考拼成績,高考拼分數(shù),讀完大學拼爹。 結論:如果孩子數(shù)學有天賦,又不去學習奧數(shù),那你就很傻很天真了。所以,今年成都華賽三分之二的考生都得了一等獎,讓華賽一等獎嚴重縮水,這就不奇怪了。 套路 2 一切以學校官網(wǎng)公布的為準 理由:學校官網(wǎng)公布的權威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恭喜你,你又錯了。學校官網(wǎng)公布的,那一定是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除了給吃瓜群眾圍觀,還有就是給上級職能部門做表情的。 告訴你一個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很多民辦學校通過冬令營、夏令營、培訓機構的沖刺班以及各種比賽,早就把大多數(shù)學位放出去了。而且有些學位,還留給小學的直升考試,最可怕的是,這些直升考試的學生,還是通過四升五、五升六的轉學考掐的尖子。 數(shù)千人的夏令營冬令營,只招收兩三百人,于是很多孩子,都成了那個無意義的分母。而分子,永遠是那些超能考的學霸。 學霸的世界,學渣家長永遠不懂。 對于學霸,有的學校提前收占坑費,占坑費以前是5000元,現(xiàn)在有的提高到兩三萬了,為的是提前鎖定優(yōu)生,而且只給你一天考慮時間。有的學校,還會直接把孩子的華賽奧賽證書原件收走,以免家長東想西想。有的學校,為了招收到心儀的生源,校長會親自給家長打電話,是不是,感動得家長熱淚盈眶,這些都是套路啊。 有些家長說,3月份到一些學校咨詢,門口的保安說,學校暫時還不收資料,告訴你,不是不收資料,是你的資料不夠學校的門檻。 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不時有學校出來辟謠,說自己與某某考試無關,假作真時真亦假,真真假假,誰說得清呢? 但一句話,如果讓你掏錢的,包進某學校的,多半就是騙子,家長們就擦亮自己的眼睛吧。 說白了,真到了小升初“面試”的那一天,大多數(shù)都是做做樣子,因為學校已經招得差-不-多了。 而對于“面試”,有的學校顧不得那么多,直接筆試,記得有一年小升初面試那天,我在某學校采訪,發(fā)現(xiàn)孩子全在動筆,第一天報道出來了,第二天就出消息就不準報道了,你可以想象這些所謂名校的政治資源是有多大。不動筆,但可以用平板電腦考呀,哈哈,鼠標不叫筆吧。 結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問下過來人,看看學霸的家長都在干什么? 套路 3 等待搖號碰碰運氣 理由:搖號是通過電腦進行的 再說說公辦學校吧,成都分為大搖號和小搖號,搖號通過電腦進行,都拼運氣。而看結果,成績差又搖到好學校的情況,那幾率簡直比買彩票中了500萬難多了。 一些好的學校,在搖號前,會根據(jù)對口片區(qū)的學校辦學質量,大致分配一些名額,一句話,如果你的孩子在該片區(qū)優(yōu)質的小學里,搖到公辦學校中的優(yōu)質名校,這種幾率就要大得多。因為這所學校分配的搖號名額會多一些,這也是很多家長比較小學對應某重點中學搖號比例的原因。 某區(qū)的一位小學校長表示,為了防止優(yōu)生流失到其它區(qū)的公辦學?;蛘咚搅W校,會納入量化考核,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保證更多的優(yōu)生進入該區(qū)的優(yōu)質學校。 怎么保證?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區(qū)每年都會在一些年級舉行調考,名為教學質量檢測,實際上,這是非常重要的參考——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會認這個成績。成績好的,可以提前到一些優(yōu)質初中報名。 有的區(qū)規(guī)定,成績排名全區(qū)前100的,可以直接讀某知名初中,成績排名100-199的,可以去另一所初中。有的區(qū)則以分數(shù)來劃定學生錄取范圍。比如280分以上的,可以去讀某某初中,270-279分的,讀另一所初中;260-269的,可以讀某某初中。 這樣,區(qū)內的好學?;景褍?yōu)生提前鎖定,以防止優(yōu)秀生源外流到其他區(qū)或者學校。提前被鎖定了的學生,依然會參加7月份的小搖號,走完整個程序,這些學生會如愿的被電腦搖進那個提前錄取他的學校。 誰不想有好的生源,公辦名校也不傻,他們也會提前掐尖。家長們可以試一試,拿著孩子的證書,投遞一下簡歷,看學校的老師是不是會通知你去簽約。 當然,對于部分學科成績不是很拔尖,但有藝體特長的孩子來說,通過藝體生特長生進入好的公辦學校,也是一個提前鎖定學位的機會。比如成都市少兒藝術大賽一等獎、某某項目等級證書等,藝體生不需要搖號,而且可以跨區(qū)招生,當然,這需要家長有強大的信息搜集能力:搜集跟孩子特長相對應的,一定是準確的學校信息。 結論:如果不能拼爹,讀一個好的小學,那就拼娃吧,不過,家長一定要有強大的信息收集能力,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最好的。 說到底,還是拼爹啊。 套路 4 進了名校就保險 理由:交了學費,就如同簽訂了教育服務合同,終于放心了 不知家長們有沒有聽說,有的學校,開學幾次考試后,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選錯了,會勸退? 沒聽說,那你太low了。 考察一所學校,除了看辦學質量、校風學風、校長魅力、班級設置(重點班還是平行班)、校園周邊環(huán)境等因素外,還要看一下這所學校出入口對比。 把“入口”高的學生,培養(yǎng)成“出口”尖子,這不算本事;把“入口”相對不高的學生,培養(yǎng)成“出口”尖子,那才算本事。 近年來,成都市教育主管部門引入了一個“以入量出”的考核指標——“正增值分”,作為學校教學成績的重要考核內容。所以,家長在選校時,參照這個指標,同樣重要。一句話,你的孩子在學校成長了多少。 很多家長在考察學校時,往往關心學校有沒有高中,直升比例多大?高考成績如何? 這些無可厚非,但千萬不要忽略了一個問題,學校有沒有教育者的情懷,有沒有唯分數(shù)論,只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刷題機器,還是一個思維活躍、綜合素質高的人。 這樣的辦學情懷,會決定以下的事情是否會發(fā)生: 學校會不會擔心影響重點率,把孩子的學籍掛在另一個分校;或者直接勸退,這些都是需要家長確認的事情。 結論:多調查、多走訪,不要被數(shù)據(jù)迷惑了雙眼。 文/成都小升初頻道 |
|
|
來自: L老玩童7mrqtna > 《教育資料A(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