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但由于帕金森病的病因至今沒有明確,所以治療誤區(qū)很多,不斷有患者走彎路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其實,帕金森病可治可控,只要選擇合理的治療方式,就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達到長期滿意的效果。今年是帕金森病發(fā)現200周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本報請來專家談談他在臨床診治中所產生的擔憂與希望。 最擔心 患者一知半解陷入誤區(qū)見 專家指出: 帕金森病早期與很多疾病的癥狀表現都很類似,家人或者患者不能僅憑癥狀就妄下結論。尤其在患者發(fā)病前一二年時間里,更不容易區(qū)分。 在此提醒讀者: “震顫、僵直、運動遲緩、姿勢或步態(tài)異常是帕金森病的四大主要癥狀,此外還伴有一些諸如睡眠障礙、精神異常、感覺障礙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發(fā)現自己或家人動作有些變慢或遲鈍,甚至走路會拖步的現象,應盡快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神經內外科進行進一步診斷?!?/p> 帕金森病是一種隨年齡增長發(fā)生的退行性病變,6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達1.7%。 目前研究認為: 是由于人的腦部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壞死,多巴胺神經遞質分泌減少而引起的,多呈終身緩慢進展特點,目前尚無法治愈。 專家告訴記者: 帕金森病患者在面對治療時常常會陷入兩種極端。有些患者被確診為帕金森病后,不愿意及時吃藥,主觀上認為拖延用藥時間可以延緩藥物的耐藥性。他們顧慮的是,如果早用藥導致出現耐藥情況,后期就沒有其他治療辦法了。事實上,2014年我國發(fā)布了第三版《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相較于前兩版最關鍵的變化就是強調“早發(fā)現,早治療”。另一種極端的患者則是一心求快而拼命吃藥,只要感覺自己癥狀加重后,便自行加藥,期盼自己的僵硬、遲緩等癥狀會有所改善,但不久就會由不動變?yōu)槎鄤?,還會伴隨出現煩躁、幻覺等不良反應,導致遠期治療效果越來越差,甚至會出現難以為繼的局面。 最希望 患者找到適合自己的療法 專家強調: 帕金森病在不同的分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患者不要指望看一次門診,就能把一輩子吃的藥都定下來。醫(yī)生會根據疾病的不同時期制訂不同的治療方案,病人至少一個季度要到門診隨訪一次。如果病情沒有什么變化,就吃原來的藥,如果有新的變化,就要進行調整。一旦出現藥物引起的運動障礙并發(fā)癥和藥物療效下降,經藥物調整后無明顯好轉的患者就要考慮采取手術治療。 帕金森病患者在發(fā)病后,都會有一個較好的藥物治療時機,人們將它稱之為“蜜月期”。它是指在帕金森病初期或是中期的前幾年服用較少種類和較小劑量的藥物,可以獲得比較滿意和持續(xù)的效果,通?;颊咴凇懊墼缕凇钡纳钯|量比較高,工作、生活都不受影響。經過大約3~5年后,過半數的患者就會出現異動癥和運動波動等難以克服的運動并發(fā)癥。 “許多患者在‘蜜月期’消失后,仍會抱著換一種藥物再試試的心理,期待還能與新藥物再創(chuàng)‘蜜月’,直到每一種藥物都嘗試失敗后,才會選擇手術治療。這種做法不僅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還拖延了治療時機?!睂<艺J為,“一旦藥物‘蜜月期’消失,就應該立刻考慮手術治療?!?/p> 專家解釋: 這里的手術指的是腦起搏器治療。臨床發(fā)現,腦起搏器可以明顯改善帕金森病人的僵直、震顫、運動遲緩的癥狀,減輕步態(tài)、平衡及肌張力障礙,控制多數中軸癥狀如起立、開步、轉身、翻身等困難;可以有效減少服藥的劑量及不良反應。這是一種應用微創(chuàng)神經外科的手術,把電極植入預定的腦內目標區(qū)域,再通過導線連接到神經刺激器,該神經刺激器一般是植入胸部皮膚之下,其大小和心臟起搏器相似,植入大腦中的電極發(fā)放電脈沖至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調控異常的神經電活動,達到減輕和控制帕金森病癥狀的目的。這種技術在歐美各國已經相當成熟。許多研究報告也證明其效果明顯,手術后許多患者的服藥量可明顯減少,而且活動能力顯著提高。長海醫(yī)院作為全國較早開展腦起搏器手術的醫(yī)院之一,已經累積了17年的經驗,手術技術非常成熟,目前已完成900余例手術。 最期待 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除了規(guī)范的藥物治療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也是帕金森病治療中必不可少的一項?!睂<医ㄗh患者和家屬,要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相信帕金森病可治療不可怕。 在他所治療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有一個陳先生(化名)曾經是半專業(yè)級的攝影愛好者,帕金森病不僅奪走了他的愛好,甚至連拿穩(wěn)相機都成了奢望。但是,陳先生沒有放棄治療,他樂觀地面對疾病,并積極采取腦起搏器手術治療。恢復正常的陳先生前段時間還去了美國旅游,拍攝了許多優(yōu)美清晰的照片,并分享給了其他帕金森病病友觀賞。 專家強調: 這種群體間的相互鼓勵、傳遞正能量,既可以幫助改善癥狀,又能解開患者心結,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 神經外科 教授 胡小吾) |
|
|
來自: 小五zlsmeex53x > 《帕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