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說段兒干貨技術(shù)貼。 什么叫焦! 焦,焦距,就是鏡頭焦點距離膠片/感光件的距離,一般用mm表示。 35mm的定焦鏡頭 @肉叔,忍不住黑你一下~ 我們都有兩只眼,當閉起一只眼睛看東西時的視角,同135相機配合50mm焦距鏡頭的拍攝視角接近,所以人們通常把50mm鏡頭稱為標準鏡頭;焦距小,視角就大,小于50mm的鏡頭就被劃為“廣角”,大于50mm的就被叫做“長焦”。 人雙眼看世界的視角與35mm鏡頭接近,現(xiàn)在手機拍攝的視角就更廣了,足球場邊那些大炮都是長焦鏡頭。 習慣地,通常地,莫名其妙地, 35mm,50mm這兩個焦距接近人眼視角,相對適合拍新聞紀實人文類作品,被貼上了“人文頭”的標簽; 85mm,135mm,200mm這些焦距,現(xiàn)場感強烈,虛化漂亮,適合拍攝人像和大美女,被貼上了“人像頭”的標簽。 這些固定了焦距的鏡頭,就是定!焦!頭!爛!額!了!么? 由于定焦鏡頭的結(jié)構(gòu)優(yōu)化,光圈大且恒定,被很多發(fā)燒大叔,職業(yè)玩家津津樂道,同時所謂“一鏡天下”變焦旅游頭也就被嫌棄了。 鏡頭本無過,每種鏡頭都會有應(yīng)有的歸屬。 最初茫然的時候,和很多人一樣,很直白地認為18-70,24-120... 這些神通廣大的變焦鏡頭兼顧著從廣角到長焦的重任,多高級!出去玩兒,背著一只鏡頭就夠了。一鏡走天下的本領(lǐng)真有傳說的那么神奇么?對變焦鏡頭的看法,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18-70mm,用了一年,試出了自己的拍攝喜歡和習慣,增加了一只50mm定焦,后來18-70被17-55mm DX取代,以改善畫質(zhì),又增加了70-300mm長焦鏡頭。 三款鏡頭并存的時候。其實這仨都是入門時期的試用款,70-300mm后來也被80-200取代。 另外,慢慢地,無論是旅行還是掃街,甚至是拍婚禮,拍攝前,我都會有提前的預(yù)判和構(gòu)思,而后選擇要帶的定焦鏡頭。而不是在拍攝時候,把精力花在來回去擰變焦環(huán)上 - 你擰它有啥用!甚至到后來,感覺變焦環(huán)是個多余的構(gòu)件。 十年間,已經(jīng)停產(chǎn)了的80-200mm,和80-400是手里僅留的兩款變焦鏡頭,其余的都換成了定焦。28mm,35mm,50mm(三只),85mm。 沒錯,那個變焦環(huán)用多了真就雞肋了。定焦頭用久了,感覺它就是我的另一只眼睛。恒定的可以手動操控的光圈環(huán),也是打動我的地方。 Planar 50/2,等有錢了再買把。 分享70-300拍的片 2007年10月4日@天安門
2007年10月28日@被拆遷改造的前門地區(qū)
2007年11月@重慶
2008年5月21日@天安門廣場降旗時 分享些定焦頭拍的片
和80-200mm(200mm端)拍的片
2011年4月4日@北京東城
2011年12月@馬來西亞
2013年@吉隆坡
2014年@柬埔寨
蔡司50/1.4 前年買的二手鏡頭,之后就再無器材的置換。也許是退燒了,也許因為這些在這些鏡頭里,能夠各取所需了。頭幾年燒包一樣地換鏡頭,想想也是必經(jīng)之路,不然怎么看清自己呢。說了這么多鏡頭的事兒,不是鼓勵器材黨,畢竟鏡頭是為作品服務(wù)的,而不是用來秀的。 待續(xù)~ 不 會 設(shè) 計 的 攝 影 師 不 是 好 木 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