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維法大家應該都知道牛頓和蘋果的故事吧? 牛頓坐在果園里的一棵樹下看書,卻突然被落下的蘋果砸中了腦袋。 他想,蘋果為什么不會飛 上天,而是落在了自己的腦袋上? 肯定有什么力量在牽引著它,不論是在高山上,還是在礦井深處,物質(zhì)都是向地球方向落,說明地球有吸引力。 那么,這種力是否可以到達月球,牛頓通過形象思維把蘋果與月球 聯(lián)系起來。 就在這一年,牛頓開始想到把重力引申到月球軌道上,并最終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 形象思維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 它伴隨著形象、 情感以及聯(lián)想和想象,通過事物的個別特征去認識一般規(guī)律。 例如, 老師布置作文《我的弟弟》,同學們在頭腦中就會出現(xiàn)一個活靈活現(xiàn) 的小男孩。 又如,當讀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句時,頭腦中就會立刻形成一幅草原情景的畫面。 這都是形象思維能力強的表現(xiàn)。 那么,中學生應該怎樣提高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呢? 2011年被保 送至清華大學的卞格同學就經(jīng)常運用形象思維來學習,他鍛煉形象思維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建立學習思維能力,讓你的學習不再吃力社會實踐等活動中,廣泛積累材料,有意識地觀察事物形象,并特別注意電影、小說中是怎樣表達形象的,如果讓自己來寫會怎么寫。 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格拉肖也指出: “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想,像抽時間讀讀小說、逛逛動物園都有好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想象力,積累形象素材。 在我們研究物理問題的時候,往往會用到現(xiàn)實世界的各種形象。 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形象思維?!?/p> 格拉肖積累形象材料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學習中。 搞一點業(yè)余創(chuàng)作盡可能地搞一點業(yè)余創(chuàng)作來鍛煉自己的形象思維,例如寫一點詩歌散文,或者在寫日記的時候,注意對形象的表述。 比如說,和同學交談了一次,日記中可以寫你們交談的內(nèi)容,還可以寫同學的儀表、 衣著、表情、神態(tài)、語調(diào)等形象的內(nèi)容。 養(yǎng)成“做白曰夢”的習慣閑暇時“做白曰夢”是加深記憶從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即在空閑時間回憶課上講的內(nèi)容,回憶時一幅幅畫面會在腦海中閃過,有利于提高形象思維能力。 大家熟知的“在腦中過電影”就是這種方法的通俗稱謂。 累積形象材料在平時的學習、生活、課外活動、看電視、參觀、旅游、家務和運用想象促進形象思維的發(fā)展想象作為形象思維的方式之一,其實質(zhì)是對表象的改造過程。 這種對表象的改造過程一般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分解和組合,是形象思維的基本方式; 第二,類比與聯(lián)想,是形象思維展開的方法; 第三,想象,是形象思維創(chuàng)造的方法。 這三個層次是相互聯(lián)系的。 為什么有的人上課睡覺,成績卻十分優(yōu)異!為什么有的人熬夜學習,成績總上不去! 兩者間我曾經(jīng)屬于后者,很努力,但換來的卻是別人的嘲笑! 在我教學期間,查閱了大量資料和大量國外學者名師交流,慢慢摸索出一套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