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很多皇帝偏愛以貌取人。 特備嚴重的,竟然還是雍正。 他看到金庸的先祖查嗣庭長的很丑,竟然將其戮尸梟首! 今天,如果您看金庸的作品中,如何丑化清朝,就能知道其中原因了。 > (金庸) 對于金庸這個名字,中國人太熟悉了。他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寧市。 金庸先生給自己14部中篇,長篇小說寫的一個對聯(lián):“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雕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的第一個字. 金庸的文筆很棒,其祖上的文采也很牛。查嗣庭就是其中一位,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得隆科多賞識,累官至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但是,這位先祖和金庸先生不一樣,長的比較丑。而這個時候的主子還是雍正,據(jù)傳雍正一向偏愛以貌取人,長相不好的根本就得不到重用。 那么,金庸的這位先祖有多丑呢?還是看下圖吧。 (查嗣庭) 這是清朝時期留下來的查嗣庭畫像。其實,看起來,也可以,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丑。 雍正四年(1726),出為江西鄉(xiāng)試主考官。雍正感覺這個人很丑,又爬到很高的位置,心里不爽,恰巧因為一件事,抓到了查嗣庭的小辮子。 雍正四年(1726年)秋天,查嗣庭受命出任江西鄉(xiāng)試正主考時,厄運終于降到了他的頭上。此科鄉(xiāng)試,查嗣庭按照慣例,出了這樣幾道試題:首題是“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出自《論語》;二題“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出自《孟子》。次題兩道:一道是《易經(jīng)》的“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另一道是《詩經(jīng)》的“百室盈止,婦子寧止”。本來都是合乎規(guī)范、無疵可指的;而且那次主持鄉(xiāng)試時行事相當謹慎,對關(guān)節(jié)的查防非常嚴格,考試也順利結(jié)束,一切正常。 可是,雍正卻無中生有,借口“有人告發(fā)”,猛然拿查嗣庭“開刀”,實際上是蓄謀已久的事變發(fā)生了。9月13日,鄉(xiāng)試完畢,查嗣庭剛剛離開江西南昌,北上返京,回到寓所,連行李都來不及打開,雍正便迅雷不及掩耳,來個突然襲擊,下令抄查查嗣庭在北京的寓所。據(jù)《清稗類鈔》記載:那天晚上,查嗣庭方醉臥家中,全家十三口,統(tǒng)被抓去。 (雍正) 查嗣庭典試江西的試題之中,罪證主要有如下幾點: 首題: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庇赫鄣倪壿嬍?,用此為試題,就是對朝廷保舉人才之令有所不滿。三題: “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庇赫壅J為出此題實為居心叵測。策題: “君猶腹心,臣猶股肱?!庇赫壅f查嗣庭不尊君為“元首”,分明不知君上之尊,有辱君威?!兑捉?jīng)》次題: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詩經(jīng)》次題: “百室盈止,婦子寧止”。雍正帝認為,這是暗示人要把“正”和“止”兩字聯(lián)系起來思考,其中寓意暗合汪景祺《歷代年號論》一文所說“正”有“一止之象”,都是指雍正年號,暗喻斬雍正帝之頭??婆e考試,考官從“四書”“五經(jīng)”中摘取文句命題,因涉嫌謗譏而獲罪的,在明代已有之,但不至于如此草木皆兵。 雍正帝也知自己牽強穿鑿,不能服人,所以雍正曾細說其中原因:查嗣庭向來趨附隆科多,隆科多曾經(jīng)薦舉。朕令他在內(nèi)廷行走,授為內(nèi)閣學士。后見其語言虛詐,兼有狼顧之相,料其心術(shù)不端,從未信任。及禮部侍郎員缺需人,蔡珽又復將伊薦舉。…… 雍正細說其中原因時就提到,查嗣庭是“狼顧之相”,長得太丑了,肯定心術(shù)不正,所以要殺掉。再者,為啥這么丑能夠一生再升呢,就是因為已經(jīng)犯罪的隆科多推薦的。 案件結(jié)束后,雍正判決對凌遲處死,但是她在雨中自殺而亡。雍正非常生氣,對查嗣庭戮尸梟示,查氏之子十六歲以上的被處斬刑,十五歲以下的兒子以及查嗣庭的二哥查嗣僳及其諸子均流放三千里。 (每日漢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