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畫友給我發(fā)的作品,這個作品的色彩問題正是很多人容易犯的問題。 畫面色彩干澀,畫面呈現(xiàn)灰,臟的感覺。在色彩訓練時候盡量不要被動的受對象色彩的影響,這和我們初學者的觀察方式相關(guān),很多人容易盯著局部看固有色,想去抄襲客觀對象絕對準確的顏色,這樣必然導致忽視整體導致色彩混亂。很多初學者意識到這樣的問題,純度稍微高點就不協(xié)調(diào),于是有意的將飽和度降低一些,這樣就能避免一定程度的不協(xié)調(diào)問題。可是這樣寫生和我們訓練的目的是相違背的,我們訓練的目的不是要去畫一張漂亮的作品,我們的訓練需要帶著目標解決問題,如果為了讓畫面效果好點,總是習慣的用色去主觀的處理,必然困在原地無法提升。 還有很多人喜歡把顏色將純度主觀加強,比如下面這樣的作品,也是我們要避免的,概念的用色,用自己的感覺和習慣用顏色,只追求漂亮的效果。繪畫訓練是要大量的觀察和思考的,而不能只練手上功夫,繪畫之所以不是單純工匠行為,在于它蘊含的文化背景與深度,必須要知道各個繪畫流派的主張與前輩大師的創(chuàng)作足跡。這是當代繪畫學習的基本前提。拓展閱讀:《色彩藝術(shù)》讀書筆記-西方大師色彩 色彩這些問題,在共同進步小組的同學們也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下面第一幅正是將色彩純度有意降低,用來維持畫面的協(xié)調(diào)效果,下面第二幅有意將墻面顏色改成紫色適當畫面有色彩感,這就是主觀的在使用顏色,和上面所說的問題一模一樣。 伊頓《色彩藝術(shù)》提到:畫者對待色彩要避免兩種態(tài)度: 一:模仿,沒有自己的著色法;(比如我們開頭的網(wǎng)友作品,可能有意的模仿了別人的風格,或者無意的受了影響) 二:純主觀,只按自己的意思繪畫。 訓練有素的色彩思路和有關(guān)色彩潛力知識都是必要的,這兩者能使得我們擺脫片面性,免犯單根據(jù)趣味來用色的錯誤。初學繪畫只憑感覺很糟糕,純主觀色彩趣味不足以解決全部色彩問題,客觀規(guī)律知識對于正確評價和使用色彩是必要的。色彩的知識和理論就是最好的東西,我們只有通過對客觀原理是熟悉和了解,才能從主觀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色彩理論書單:點這里查看【共同進步小組】) 伊頓所談和我所強調(diào)的訓練是一致的,打破自己目前有限的知識和感覺,向藝術(shù)大師學習、向大自然學習,從中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為己所用,不要閉門造車。 色彩訓練的兩個重點: 色彩訓練就是對色彩明度、冷暖(色相)、純度進行有效的控制練習,大家比較重視明度和冷暖的控制,往往忽略了色彩純度,色彩純度的控制難度最高也最為關(guān)鍵重要。 我建議初學者在色彩的訓練時要特別注意色彩純度控制,而且要有意的將對象的顏色純度加高(打開色域,觸碰你習慣用色的邊界),但同時又要保持畫面色彩符合客觀對象的秩序,這是最難的地方! 色彩是無處不在的,即使在物體的暗部也蘊含著豐富的色彩。專注色彩訓練時,要忽視暗部這個概念,它只是一塊顏色。我們能夠很明確的看出物體亮部的顏色,但暗部的色彩往往難以辨識了,這也是色彩訓練的又一個難點。 提示:色彩越是微妙、難以明確的地方,就越不能聚焦盯著那塊局部看,你會看出很多顏色的可能性來。要整體的看,然后再用余光去判斷這塊顏色,同時也根據(jù)畫面的整體進行輔助判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