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無題 文/福江 耕讀傳家祖訓滋,潔行端品喜修儀。 窗前展卷連雞曉,紙上和詩到腹饑, 梗直情懷何懼老,艱難歲月未言疲。 今逢盛世開新路,何不揚鞭趁此時。 七絕 春興 文/霍慶來(滄州) 細雨收寒春意鬧,東君催鼓競芳菲。 花叢蛺蝶翩躚舞,但引佳人醉不歸。 七絕 春雨綿綿 文/白潔 連日甘霖漲澗溪,柳堤霧鎖曉煙低。 浮塵滌盡描春色,小草萌芽破野畦。 七律河套情懷 文/張樹元 千里金川夢里游,滿天綠影水中謳。 花葵笑染乾坤色,麥浪濤飛碧海頭。 蔥翠陰山張鳳翼,繽紛塞北矗云樓。 根深老柳緣黃土,壑底清泉鑒脈流。 畫堂春●丁酉年春分日偶成 文/福江 庭階綠羽又分春, 雨絲點滴晨昏。 老牛紅馬兩銷魂, 探取芳茵。 抖袖池楊弄巧, 揚眉岸柳拖云。 清風鼓過數(shù)枝新, 裁翠成裙。 七律引茶 文/張樹元 清香繚繞伴春秋,熱氣升騰煮火爐。 素手杯斟甘露水,虛懷壺添碧云頭。 入腸波動催征曲,壯膽思飛駕壑舟。 飲到情深千味處,解開歲月百般愁。 (中呂宮) 山坡羊 拜讀靜聽雪落詩二首有感 徐則徐 非同黛玉,猶如妙玉,丟卻那愁腸百結思無緒。 駕輕車, 走村墟, 閑云野鶴逍遙去,每日里暮觀霞落晨觀旭。 名,不足取, 財,不足取。 注1.“愁腸百結思無緒”乃靜聽雪落詩句。 2.車,當讀ju。 七律 讀知青詩有感 文/曹愚 同沐風沙陌路塵,知青榮耀譽終身。 胸懷壯志酬答黨,著述專長報育恩。 燈下紅書能倒背,野田麥韮可區(qū)分。 今朝憶起年輕事,不盡都成感動人。 七律 思變 文/曹愚 而立糊涂到古稀,才明處世有驚奇。 桃花源暖融飛鳥,槐樹山溫化凍溪。 磨墨忽然人討厭,書文逐漸自相欺。 水中撈月常凄笑,跬步難得遇誚譏 。 雨夜孤思 文/郭萬良 長空染墨雨催聲,心寄飛鴻舞社風。 折柳青春冰雪碧,相期知命杏花紅。 朝陽可貴時難挽,夕照應欣樂易生。 少怨韶華失勉力,多邀暮歲賞余生。 鷓鴣天,詩言 文/樹韻 木骨花姿皆有聲,湖光山色會聆聽。 唐風揚起千秋志,宋韻約來萬古情。 新拓展,老傳承,文學如月又如燈。 著書應為心鋪路,功過留白任史評。 春 分 (新韻) 文/笑顏常開 烏飛兔走又春分,河面初開鴨未聞。 山北山南同此日,那邊桃杏早撩人。 春分(新韻) 文/張殿軍 煦風吹送岸邊青,晝夜均分暑氣升。 歸燕銜來春意早,鐵牛喝退滿天星。 讀詩有感 文/小蕓 只是平凡忙碌人,閑時也把詩賦真。 清詞平仄陶心境,蘊就紅塵優(yōu)雅神。 七絕.題蓮 文/杜良 鮮翠芽尖粉蕊蓬,羞花閉月葉含風。 蜓魚游弋枝搖曳,入畫瑤池栩栩生。 七絕.丁酉年第二場春雨憂吟 文/杜良 春播值季雨連絲,淅瀝消停爾未知。 濘澇堪憂耽下種,憐農猶盼放晴時。 少年游《春分》 文/畫意詩情 喬彥東 春痕未老進半時。北地蕭枝,夜聞歸雁,潸然淚語,青帝怨君癡。 日星相庭,囀鶯啼子,夢遇千花值,斑駁壟色待梨裁。陌邊行,看春遲。 十六字令(問天) 文/金琳 其一 天。常叫婚姻只認錢。情與愛,何日易王權。 其二 天。休叫農民愧對錢。勤勞動,歲末過窮年。 有感春分后雨加雪 文/笑顏常開 該是春光好,偏偏雨雪花。 耕犁難入地,愁煞老農家。 雨變雪即興 文/重華 細雨蒙蒙幻白花,揚揚灑灑落千家。 樓頭紫燕藏泥穴,樹上瓊枝罩素紗。 天地昏沉邊不見,人塵混沌際無涯。 匆匆造飯腸中飽,酒足提壺又煮茶。 醉花陰 試和冬烘先生 文/行者 未有賢人陪左右,昏燈影依舊。隔簾星月冷,清茗漸淡,憂懷無落處。 也是浮生半百后,幾樣能參悟?同修羨冬烘,剪燭為伴,詩酒消清宿。 冬烘先生原玉 寒夜賢人陪左右,蠟炬昏如豆。 簾外月朦朧,星斗闌干,詩酒消清宿(xiu)。 浮生若夢古稀后。 世態(tài)渾涼透。 莫笑老冬烘,七十年來,風俗還依舊。 滿庭芳贊書法家周建 文/紫嫣 妙筆生花,博才多識, 屢獲金獎榮臨。 獨具天資,南北大疆欽。 看那條幅小字,委婉蓄、遒美留痕。狼豪舞,疏狂弄墨,橫掃鑄乾坤。
冰魂,于古人,別成一體,云霧輕吟。盼歡聚蘭亭, 玉液香醇。 德厚崇高敬仰,超天下、逸致凡塵。 遙相祝,吉祥安順,快樂伴君心。 春雪 文/魏世明 本應春來柳杏柔,那知飛雪渡寒流。 可憐稚蕾癡如醉,只怪離冬亂掉頭。 足球(新韻) 文/張殿軍 國足飲恨許多年,猛射一球震世寰。 喜淚千行成美酒,瞬時華夏億民歡。 五原烈士陵園 文/玲玲 松濤裹翠歷蒼桑,壯士豐碑萬古芳。 青冢幽幽埋烈骨,檀香裊裊慰忠良。 倭刀侵略風云淚,戰(zhàn)火熊騰遍地傷。 誓死殺敵驅日冠,功標史冊載華章。 七絕.雨雪爭春(二首) 文/雅聚抒懷 (一) 瀝淅雨雪致春寒,愁緒情懷訴筆端。 嬌嫩枝條方抖翠,便遭冷遇落缺殘。 (二) 涎臉爭寵兩不休,輪番作秀造寒流。 兩心回轉天晴暖,立解農家下種愁。 七絕*春寒*(新韻) 文/曙光梅 順應時節(jié)雁該還,何知冬去又回彈。 高枝吻雪觀冰道,瑟瑟春風透骨寒。 出句作者:水土 |
|
|
來自: WENxinHANmo > 《百卉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