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分五色-概述編輯出處墨分五色,中國畫技法名。指以水調節(jié)墨色多層次的濃淡干濕。語出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薄拔迳闭f法不一。 各種說法青、赤、黃、白、黑五色,合稱五正色,簡稱五色。五色也泛指紅、綠、紫、碧、流黃五種間色。間字本字為閑,讀音為見。墨分五色,古人有兩義:宋代以后多指墨分濃淡,宋代以前多指濃淡不同的墨跡對應五色。 張彥遠認為山水中的五色,隨著陰晴和季節(jié)的變化而有不同的呈現(xiàn),如果用墨把變化的特征大體表現(xiàn)出來,就會產生山青、草綠、花赤、雪白等效果,不必涂上空青、石綠、丹砂、鉛粉等顏料。同理,鳳鳥羽毛固然呈現(xiàn)五色,但墨畫的鳳鳥只要意思到了,也會給人五色雜陳的印象。 唐代以后唐代以后,墨分五色更多地是談論墨色的深淺,常常指焦、濃、重、淡、清。焦墨是半干的墨汁,烏黑而有光澤。濃墨是深黑的墨汁,加了水分而不顯光澤。重墨含水比濃墨多,色相稍淺。淡墨的含水分較多,色相更淺。清墨只有極淡的墨跡,甚至全是水。從深淺濃淡的角度去對應五色,也未嘗不可,比如濃如青,重如赤,淡如黃,清如白,焦如黑。古人聲稱鬼的面色青黑,意味著青色與濃墨對應。彩墨畫名叫重彩,重彩往往以赤色作代詞。元代畫家龔開畫鐘馗嫁妹,畫面女子用重墨涂臉蛋,表示赤色的胭脂。 墨分五色-詳細編輯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干、濕、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的。實際乃指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清代林紓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個碗內分別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作畫來區(qū)分濃淡,理解不免機械。 在中國畫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種黑色。在一幅水墨畫里,即使只用單一的墨色,也可使畫面產生色彩的變化,完美地表現(xiàn)物象?!澳治迳保悄?“干、濕、濃、淡、焦”五種,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干”與“濕”是水分多少的比較;“濃”與“淡”是色度深淺的比較;“焦”,在色度上深于“濃”;“白”,指紙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對比。各種墨色的特點及用途如下: “干” 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產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濕” 墨中加水多,與水調勻運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點葉、點苔、使畫面具有濕潤之感,或用于潑墨法,表現(xiàn)水墨淋漓的韻味。 “淡” 墨色淡而不暗,不論干淡或濕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畫遠的物象或物體的明亮面。 “濃” 為濃黑色,多用以畫近的物象或物體的陰暗面。 “焦” 比濃墨更黑,用于筆蘸上極黑之墨是為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或皴。 水墨畫里把墨色分成五種色度,那就是焦、濃、重、淡、清。這首先是要看所用墨本質上的好壞。用美國“氣煙”所制的墨或墨精(上海制,有天字的,有壽字的。)它只有焦有濃,淡已很難,更不用說清而有神。用同治光緒時期的墨,也只有焦、重、淡幾種色度,既不濃黑.又不清輕。一般說來,墨的五彩如下:(一)焦墨——即是把研成的墨汁在硯池內經過半日的揮發(fā),再用來畫畫中極其深重而又突出的部分。它是在全幅畫中特別黝黑的部分,黑而有光亮。(二)濃墨—是說墨色的黑度.僅次于焦墨。焦墨可能有光澤,濃墨因為加入水分,雖黑而無亮光。(三)重墨—這是對淡墨說的.它比濃墨水分更多些,比淡墨則又顯出黑一些。(四)淡墨——水分加多,成了灰色的叫淡墨,(五)清墨,這在墨彩上則是僅僅有一些淡灰色的影子,這影子去表現(xiàn)朝霧夕煙似的模糊形象??偲饋碚f,好的墨不但是能焦能濃,而且是能淡能清,這是根據(jù)制墨時搗杵次數(shù)的多少來決定的。至于畫家使用水墨作到了清的墨彩,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古代畫家能夠善于用墨,畫出清的墨彩的,宋代的馬遠(號遙父),元代的方從義(號方壺),清代的惲壽平(號南田字正叔 1633年生)和清代的華秋岳(號新羅),他們都是長于用墨的畫家,他們幾家的山水畫、花鳥畫,至今看來,還是水汪汪的,清而有神,這雖不完全關乎墨的本質,但墨的本質卻和它有直接的關系。墨彩中的清而有神.是由其它深淺不同的墨彩襯托出來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在一幅畫的空白部分,畫出某種事物的清淡影子,而這清淡影子,在這幅面面上卻具有極其重要的表現(xiàn)價值,它反映著某一時間空間的特點,使看的人深入畫里,想像著這些影子里,埋藏著許許多多的事事物物。所以我們對這種畫,認為是有余不盡,耐人尋味的。 墨分五色-作品展編輯主辦單位: 偏鋒新藝術空間 策 展: 王新友 展覽地址: 偏鋒新藝術空間 北京朝陽區(qū)崔各莊索家村國際藝術營B-07 展覽時間: 2007年9月10日~9月30日 10:00—18:00 開幕酒會: 2007年9月10日 18:00-20:00(星期一) 展覽介紹:“墨分五色”于2007年9月10日至10月5日在北京索家村國際藝術營B-07偏鋒新藝術空間舉行。“墨分五色”是偏鋒新藝術空間今年重要的藝術展覽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