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人喜食稻米。新收下來的稻米煮出來的米飯香噴噴的,松松軟軟的,再配上一些小菜,別提味道多美了。然而,這香噴噴、白乎乎的米飯可是農村伯伯們一根根種植出來的。 且不說栽水稻時的辛苦,就說除雜草這事,就夠農民伯伯們忙活了。 在水稻田里,有很多雜草,這些雜草吸收著水稻養(yǎng)分,影響水稻成長和收成。其中,稗草是水稻田里最常見的一種惡性雜草。 說它是惡性雜草,是因為它和水稻長的極像,就像是水稻的“雙胞胎”兄弟,如果不貓著腰,在稻田里仔仔細細的尋找一番,農民朋友肯定會被它蒙混過關了。 稗草和水稻共同吸收稻田里的養(yǎng)分,影響水稻成長,敗家子的“敗”字就是從稗草演變過來的。 真沒想到,原來“敗家子“一開始并不是用來形容人的,居然是形容雜草的,真是長見識了。因為與水稻長相相似,加上根系發(fā)達,清除起來起不容易,農民朋友們對稗草簡直是達到了恨之入骨的程度。 不過,在農民朋友們眼中一文不值的雜草,卻是牛羊馬最喜愛的飼養(yǎng),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除此之外,它的根及幼苗可藥用,能止血,主治創(chuàng)傷出血。 對于農民朋友們而言,稗草是惡性雜草,對于牲畜而言,卻是上好的飼料,對于中醫(yī)學而言,稗草卻又是止血的好東西??磥?,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只要適應利用,廢物也能變成寶! |
|
|
來自: 絲廣里 > 《中醫(yī)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