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公祠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谑?,為一組古建筑群的統(tǒng)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并和蘇公祠 各個古跡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xié)調(diào)的整體,蔚為"瀛海人文"之壯觀。這里,樹木蓊郁,流水潺潺,環(huán)境清雅,饒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 建筑面積2800余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占地100畝。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繕,現(xiàn)仍是熠熠生輝。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于紹圣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nèi))留存遺跡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歷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跡,習慣上把這組古跡群稱之為“五公祠”。 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近千年的歷史,孕育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蘊藏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它是全面了解海南歷史、政治、文化發(fā)展的名勝古跡。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詞。 該祠位于??谑袇^(qū)與瓊山區(qū)接壤處。五公祠又稱“海南第一樓”,位于海南省??谑袞|南。五公祠建于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祠內(nèi)祭祀著五位唐宋年間被貶海南的賢臣名相、忠義之士,他們是:李德裕、李綱、趙鼎、胡銓和李光。 在五公祠東側(cè),有一明代所建的高樓,是祭祀蘇東坡的蘇公祠。祠內(nèi)有一座石刻蘇東坡像。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蘇軾被貶海南島,他得知當?shù)厝罕婏嬎щy,于是開鑿了俘粟泉和洗心泉。浮粟泉甘美清冽,水面泛起小泡,狀如粟粒,故名。 1915年,重修蘇公祠時增建了粟泉亭、洗心軒、洞酌軒,統(tǒng)稱為瓊園。蘇公祠與五公祠相連,環(huán)境幽靜,花木繁茂,有“圣祠疊翠”之譽。 |
|
|
來自: 獵鷹個人圖書館 >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