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客賞陶潛菊。 梁啟超聽了,知道這比出句是由陶淵明《歸園田居》中詩句演變而成的,原詩句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想,老師以“東”字為句首,我為何不可以“南”字來對?想到此,他采取“用典格”修辭手法組句為對: 南國人思召伯棠。 “召伯棠”是新會地方的一種樹,當地人稱為“召棠”。相傳周朝時有個人名叫召伯,他在朝廷里當官,為人清正開明,從不做侵害老百姓的事。有一次,他奉命到南方巡視時,曾在一棵甘棠樹下休息,百姓們都很尊敬他,就互相轉告,不要砍、傷這棵樹,并稱這棵樹為“召棠樹”,以表達敬仰紀念的心情。梁啟超所對的下聯(lián),運用了這個典故,工對了出句,十分巧妙,老師也從聯(lián)句中看出,他才志不凡,將來必有大出息。 果然,梁啟超17歲考中舉人后,不僅成長為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學者,而且成為開啟民眾心智的思想家。他知識淵博,才情豐贍,文筆遒勁,詩詞文賦無所不精,加上文筆犀利,摧枯拉朽,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就連他自稱為“痛苦中的小玩意兒”的對聯(lián),他也頗有造詣,每每信筆揮灑,也無不精妙;隨口吟誦,無不鏗鏘有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