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韶關(guān)市仁化縣城南9公里處,有那么一處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fēng)景區(qū)和自然遺產(chǎn)地——丹霞山。它是大自然造物主饋贈給仁化的瑰寶。丹霞山歷史悠久,風(fēng)光秀麗,具有雄、險、奇、秀、幽、古、曠七大特點(diǎn),素有'萬古丹霞冠嶺南'的美譽(yù)。其中“丹山錦水”是丹霞景區(qū)的最核心的兩大部分,丹霞之秀主要就體現(xiàn)在這錦江之上。 若說丹霞山是仁化的“骨肉”,那錦江就是仁化流淌不息的“血脈”。錦江自古以來就是連接鄂、湘、贛、粵的漕運(yùn)要道。一江碧綠的玉液,出自萬頃林海,錦江發(fā)源于江西省崇義縣,貫穿仁化縣,在丹霞山群中自北向南流,蜿蜒綿亙匯入湞江。
丹霞之美,隨著四時而產(chǎn)生萬千變幻。我曾在秋季,看過霞光萬丈的丹霞山;我也曾在夏季,看過入眼盡是郁郁蔥蔥的“綠色丹霞”。而我卻不知,原來春季的丹霞在煙雨籠罩中,更是別有一番溫柔秀美的味道。 圖:陳志芳 雨季攀登丹霞山,山路確有些濕滑難行,既然不能酣暢淋漓地勇登高峰,倒不如泛舟錦江,感受煙雨朦朧的水上丹霞。 圖:陳志芳 錦江兩岸,赤壁倒懸,翠竹擁江,樹木婆娑;近石倒映,遠(yuǎn)山逶迤,間有溪瀑飛流,富有嶺南風(fēng)情的山村田園風(fēng)光掩映其間。詩云:“一水浮青碧,千峰競翠微”,其秀麗之美不遜于“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錦江丹山碧水,猶如一條美麗的絲帶,纏繞在丹霞山的腰間,如詩如畫,造就了一道山水相融的風(fēng)景畫廊。 圖:陳志芳 泛船錦江,游覽兩岸的丹霞風(fēng)貌,看船舷兩旁飛濺起了層層水花,伸手能感受到絲絲清涼。船駛出十多米,便宛若闖入了虛無縹緲的仙境之中。云霧在群山之間翻滾,遠(yuǎn)處的奇峰異石在云霧間若隱若現(xiàn),欲遮還羞。在船工的介紹下,才分辨出那仙姿綽約的“睡美人”,它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羞答答地臥在這飄渺云霧之中。煙雨讓水上丹霞成為了一幅充滿詩意的水墨畫,被煙霧籠罩的地方就好似大片留白,給人以無限想象。 圖:陳志芳 船越往深處行駛,云霧越濃,視野一片白茫茫,上不見盡頭,下不見來時的路。“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大概就是如此吧。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頭漸漸升高,云霧慢慢散去,恢弘壯美的景色漸漸呈現(xiàn)在眼前。
兩岸青山徐徐后移,耳邊能聽到迂回跌宕的錦江撞擊巖壁發(fā)出的“自然交響樂”。矗立船頭,可以瞧見水中礁嶼或藏或露,兩岸石崖姿態(tài)萬千,陽元石、群象過江、牧象童、丹霞地貌命名石的赤壁丹崖一覽無遺,無不惟妙惟肖,令人歡絕;金龜朝圣、鯉魚跳龍門、六指擒魔、古代采石場、觀音送子、笑面佛、茶壺峰等美景點(diǎn)綴兩岸,不但造型逼真,而且都有一段動人離奇的傳說。水淺處,游魚悠悠,錦石生輝;水深處,江水濃如翡翠,將兩岸青山攝入江中。江面蜿蜒曲折,水流平緩,沿江兩岸層巒疊嶂,千姿百態(tài),素有“一江貫丹霞”的美稱。 清風(fēng)拂綠柳, 白水映紅桃。舟行碧波上, 人在畫中游。游完這夢幻般世外桃源水上丹霞,感受著帶有朦朧詩韻的丹霞春日,內(nèi)心有種不可妙言的美好。 文章來源于:韶關(guān)日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