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疾病不分季節(jié)、不分場合,逮著機會就發(fā)生,比如咽炎,不管是在春夏秋冬的哪個季節(jié),都可能遇到,尤其在受涼、過度疲勞、煙酒過度等情況下,咽炎更易發(fā)生。每當不小心被咽炎盯上,咽喉的那種不適,實在煎熬,怎么辦?老中醫(yī)王靜安臨證50年的治療咽炎經(jīng)驗就在正文中! 咽炎是指咽部黏膜紅腫疼痛,灼熱咽干,甚則吞咽困難的一類病證,有急、慢性之分。本病常與急慢性鼻炎、扁桃體炎及喉炎有關(guān)。 《景岳全書》說 “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出也”?!把屎碜C總謂之火”?!度彘T事親》說 “喉痰火所設(shè)”。咽炎的發(fā)生,多因風熱毒邪從口鼻而入,侵襲肺胃兩經(jīng),咽喉為肺胃的門戶,首當其沖,邪毒相搏,聚于咽喉,則咽喉腫痛,吞咽困難。若邪毒聚于咽喉兩旁喉核之處,則喉核腫大,發(fā)為乳蛾(即扁桃體炎)。如《儒門事親》所說:“單乳蛾、雙乳蛾……結(jié)搏于喉之兩旁,近處腫作,因其形似,是為乳蛾?!庇帧吨貥怯耔€》說:“此癥由肺經(jīng)積熱,受風邪凝結(jié),感時而發(fā),所生咽喉之旁,狀如蠶蛾?!比槎甓喟l(fā)于春秋季節(jié),急性發(fā)作時可見惡寒發(fā)熱,咽干疼痛,吞咽困難,一側(cè)或兩側(cè)喉核紅腫脹大;若熱毒熾盛,可見喉核上有黃白膿點,盛則頸部、下頜部出現(xiàn)瘰疬、痰核;若風熱、火邪灼傷肺胃之陰,津液不足,虛火上炎,則喉核紅腫不消,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傊?,咽炎諸證,其基本病理乃火熱毒邪傷及肺胃,搏結(jié)于咽喉。本病治療應(yīng)以清熱解毒為要。古人分為輕重二證,輕證用桔梗湯,重證用化毒湯。我在臨床積累多年經(jīng)驗,自擬清咽化毒湯。 清咽化毒湯組成: 大青葉30g,臘梅花15~30g,天花粉15g,豆根6~10g,射干9g,白薇30g,川黃連6~10g,通大海6~10g。 方中用大劑量大青葉、臘梅花及川黃連清解肺胃熱毒;用豆根、射干、通大海解熱毒,利咽喉;天花粉、白薇清熱養(yǎng)陰以防火邪灼傷陰液。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咽之效。 (1)若高熱煩躁,可加入連翹心。 (2)若便秘不通,可加玄明粉潤燥通便。 (3)若見黃白膿點,加入小兒吹口丹,每日3~5 次,立效。 咽喉病變臨床較為常見,而咽喉各部同為肺胃所系,其病因及病理特點都頗為相似。歷代中醫(yī)醫(yī)家,對乳蛾的診斷、辨治闡述較多,對咽喉其他部位病變論述則十分匱乏。我根據(jù)多年臨床明確提出“咽炎”的病名,將由火熱毒邪引起的咽部病變(非時疫所致)歸納其中,并提出臨床辨證施治法則,有積極的治療意義。 【案例】 楊某,男,4歲。初診:1987年7月29日。 主訴:反復咽喉紅腫疼痛年余,加重1周。 患兒平素常反復咽喉腫痛,扁桃體腫大。3天前出現(xiàn)發(fā)熱,全身不適,咽喉疼痛,扁桃體腫大,吞咽困難,經(jīng)西醫(yī)診治,用西藥青霉素等治療,無明顯好轉(zhuǎn);到市某醫(yī)院服中藥未效,經(jīng)友人介紹來我處就診。就診時患兒發(fā)熱,扁桃體紅腫,舌尖紅,苔薄黃膩,脈浮數(shù)。 診斷:乳蛾。 治法:清熱解毒。 處方:大青葉30g,臘梅花30g,花粉15g,豆根9g,射干9g,白薇30g,川黃連6g,通大海10g。 服上方2 劑后即熱退、痛止、腫消,再進3劑鞏固療效而痊愈。 按:患兒反復咽喉腫痛,定有熱邪郁伏,若遇外感風熱之邪引動,邪熱搏結(jié)于咽喉兩旁,則為發(fā)熱、咽喉紅腫疼痛、扁桃體腫大。肺胃熱盛,故舌尖紅,脈浮數(shù);邪熱尚未深入,故苔黃膩。用大劑量大青葉、臘梅花清解肺胃熱毒,并用川黃連增強清熱之力,用豆根、射干、通大海清熱利咽。因邪熱易灼傷津液,故用白薇、花粉清熱養(yǎng)陰生津,以防陰液虧虛,虛火上炎。投藥對證,藥到病除。 |
|
|
來自: 鄧超越夢想 > 《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