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資源食品分四類 第一類:在我國無食用習慣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具體來說,是指以前我國居民沒有食用習慣,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食用的對人體無毒無害的物質。動物是指禽畜類、水生動物類或昆蟲類,如蝎子等。植物是指豆類、谷類、瓜果菜類,如金花茶、仙人掌、蘆薈等。微生物是指菌類、藻類,如某些海藻。第二類:以前我國居民無食用習慣的從動物、植物、微生物中分離出來的食品原料。具體包括從動、植物中分離、提取出來的對人體有一定作用的成分,如植物甾醇、糖醇、氨基酸等。第三類: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種。例如加入到乳制品中的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第四類:因采用新工藝生產導致食物原有成分或結構發(fā)生改變的食品原料。例如轉基因食品等。新辦法新在哪兒早在1987年,衛(wèi)生部就頒布了第一部《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此次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已是第二次修訂。20年來,衛(wèi)生部共審查批準了300多個新資源食品,為促進我國食品新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發(fā)揮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新資源食品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原來的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與目前的市場狀況和管理需求已不相適應。為了進一步促進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保障我國的食品安全及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衛(wèi)生部再次對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予以修訂,使我國新資源食品的管理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新辦法的最大變化是,在新資源食品的審批過程中,引入了發(fā)達國家采用的危險性評估與實質等同的原則。今后衛(wèi)生部對批準的新資源食品將以名單形式公告,并根據食用情況,適時公布新資源食品轉為普通食品的名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