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從渺遠神秘而又帶著蠻荒色彩的
“彩云之南”走到今天,
一步一個腳印跋涉在中華大地上。
云南山水,多嬌誘人。
七彩云南,蘊含的又何止是奇山美水?!

美是主觀的,因人而異,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副美景。
如果說從地面直指地心深處的天坑,
是喀斯特作用在大地上奏響的引人入勝的序曲,
那么深藏地下、精彩紛呈的溶洞群,
則是一篇動人的華彩樂章。
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qū)匯聚了中國溶洞的精華,
那么云南自然擁有最為動人心炫的美景。

云南的溶洞并不是開發(fā)旅游最多的,
也不是景色最奇特的,
但早就有人說“云南溶洞甲天下!”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深入那些云南的洞穴,
仔細品味一下云南溶洞的獨特魅力,
看看你會不會沉醉在她的美中無法自拔。

云南第一洞:瀘西阿廬古洞
阿廬古洞被譽為“云南第一洞”,距昆明200公里,位于瀘西縣5公里處,又名瀘源洞。阿廬古洞是一組奇特壯觀的地下溶洞群,即地下喀斯特地貌,與石林景觀相似,石林在地上,阿廬古洞則在地下,它是亞洲最壯觀的天然溶洞穴之一。

它是目前中國溶洞中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石盾,這樣舉世罕見的石盾在世界溶洞中也屬罕見。古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痹诎]古洞生存著一種神奇的生物——透明魚。

其魚無眼,身體透明,骨骼內臟清澈可見。傳說阿廬山的唐神仙曾在此吃魚,隨手拋魚骨于水中,并風趣地說:“活去吧!”魚骨果真見水即活,搖尾而去。

不去九鄉(xiāng)枉來云南:宜良九鄉(xiāng)溶洞群
九鄉(xiāng)溶洞群堪稱世界奇觀,其形成的機理就是由于強烈的喀斯特作用。在這里。巨大的洞室、洞穴系統(tǒng)是地表水利地下水溶解碳酸鹽巖的結果,而洞穴中堆積的色彩斑斕的鈣華堆積,則是地下水中碳酸鈣沉淀堆積的結晶。

這里的溶洞群是云貴高原上規(guī)模最大、洞穴數(shù)量最為豐富的洞穴群落體系。提起溶洞,當?shù)厝硕紩崆榈挠靡痪湓挘骸叭芏粗l(xiāng)在哪里?九鄉(xiāng)溶洞九十久”向你介紹九鄉(xiāng)溶洞的壯美。

這里的溶洞除了常見的溶洞景觀,更有舉世罕見的洞中雙飛瀑,兩股巨大的流水從高空滑落下來,奇妙的在離水潭數(shù)米的地方重疊、匯聚起來,水流融為一體,似一對情侶生死不離,因此人們給它取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雌雄譚”。

西南第一洞天:建水燕子洞

燕子洞位于云南紅河州建水縣城東30公里處。洞外有3萬多平方米枝葉茂盛的天然林地,洞內巢居百萬雨燕,云南紅河每年春夏,燕飛如萬箭齊發(fā),十分壯觀。

雨燕的到來不僅增添了美景,寄托著著當?shù)厝俗畲緲愕淖8?,所分泌出來的燕窩更成了自明代以來開始被食用的傳統(tǒng)名貴食品之一

貌似靈芝奇觀:路南芝云洞

芝云洞在大小石林西北6公里,安石公路東側的一座石灰?guī)r大石山中。洞長400為,寬3—15米,高5—30米,呈“丫”形,兩段洞由一低矮狹窄的洞門連為一體。洞內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等溶洞景觀。形態(tài)多樣,異彩紛呈。明以后稱“仙跡勝景”,以“石硐仙蹤”之名號獨居石林八景之首。 從洞口到洞尾,共二十多個主要景點,分別是:靈芝仙草、玉象撐天、倒掛金雞、葡萄滿園、云中坐佛、禮貌洞、鉆山駱駝、、雙獅戀、悟空取寶、東西龍宮、蛟龍升騰、千年玉樹、太白金星、神牛尋母、水簾洞、龍虎斗、壽星摘桃、水漫金山寺等。

會呼吸的洞:石林奇風洞
奇風洞是路南石林風景區(qū)眾多溶洞中最為奇特的一個,它不以鐘乳石的怪異出名,而是因其會像人一樣呼吸而引人注目,故也稱為“會呼吸的洞”。
每年雨季,大地吸收了大量的雨水,干涸的小河再次響起淙淙的流水聲時,奇風洞也開始吹風吸風,發(fā)出“呼”“嚇”“呼”“嚇”的喘息聲,象一頭疲倦的老牛在喘粗氣。要是有人故意用泥巴封住洞口,它也毫不費力地把泥巴吹開,照樣自由自在地呼吸。

還在生長的洞:玉溪溶洞
位于玉溪北城側面的龍馬山背后,距城區(qū)約30多公里。洞外有小河,流水成瀑,由巖頂曲折淌下,共分3疊,十分壯觀。溶洞附近有個噴水箐,由于箐深溝狹,水響如雷。還有一片小石林,有的石柱高達10米以上。石林有兩道天生石墻圍著,所以當?shù)厝罕姺Q之為“石城”。如今,溶洞的前半部分鐘乳石還在不斷的發(fā)育著,被人們稱為“還在生長的洞”。

冬暖夏涼的洞:昭通炎山冷風洞
冷風洞距昭通市區(qū)百余公里,距昭炎公路僅2公里。在昭通的眾多地下溶洞中,最具特色的當屬炎山冷風洞。此洞神奇,舉世無雙,其神秘之處在于有極強的冬暖夏涼的特點。每當盛夏時節(jié),洞外烈日當空,一派火熱,酷暑難當,而洞內卻冷風刺骨、寒氣逼人,數(shù)不清的碩大冰凌懸空垂下,與洞外驕陽抗衡,場面極其壯觀,儼然是一座天然“冰棒加工廠”。每在酷暑難當之時,當?shù)匕傩站蜁攵床杉鶋K消暑。數(shù)九寒天之時,洞外已冰天雪地,地凍三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而洞內卻春意盎然,溫和宜人,陰溪水溫很舒適,可以直接沐浴。春秋兩季,炎山冷風洞所在的石埡口方圓數(shù)公里山野之中,也是繁花似錦,清泉淙淙,青草翠綠,百烏歡鳴。

龍女的地下宮殿:彌勒白龍洞

白龍洞,位于紅河州彌勒市西南虹溪鄉(xiāng),距彌勒市區(qū)31公里。白龍洞旅游區(qū)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四周山巒起伏,怪石嶙峋,群山之中分布著溶洞10多個,其中最壯觀的為白龍洞。洞分上下兩層,有南宮、北官、瑤池仙境、海底世界等四大景區(qū)、10多個廳堂,100多個景點。

滇南第一洞天:蒙自緣獅洞
緣獅洞位于蒙自縣城東36千米鳴鷲鄉(xiāng)鳴鷲村靜靈山麓,因山巖如獅,故名緣獅洞。1879年,曹廷鏞倡議開辟靜靈山,創(chuàng)修寺院。

緣獅洞為最大一景。它就是依天然溶洞開鑿而成的佛寺。入洞三四米,有鐘乳,形如蓮臺,稱為“普陀巖”,巖下有一汪清水,被稱為“小南?!?,蓮臺上坐著石雕觀音像,兩側塑著十八羅漢,羅漢身高35厘米。95.65厘米不等?!吧徟_”上凸出一巖,上有一西王母雕像,還有一個金童、一個玉女像。洞口兩側塑龍虎像。洞內外有左側懸空的長廊連接居室、廚房。右側石壁上有一尊臥佛,稱臥佛壁。同治光緒年間,居士曹廷鏞廣募香資,依山傍巖建成儒、釋、道合一,以釋、道為主的殿閣30余間,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殿閣至今香火不斷,游人如織。

狀元提名:開遠南洞
南洞位于開遠南面的峻嶺下,是開遠古八景之首,有“龍游南洞”之說,明朝始被發(fā)現(xiàn)。據(jù)阿迷州(開遠古稱)志記載,明朝狀元楊升庵曾游此地,陶醉于眼前景色,并親筆題“南洞”二字,1574年,云南巡撫鄒應龍游后,更名“通靈”,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清代乾隆年間,通靈洞被開發(fā),洞內雕塑神像、佛像上百尊,還建有龍王廟、谷王廟、三皇山廟等。

佤族的創(chuàng)世詩:滄源司崗里溶洞
“司崗里”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說,“司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來,“司崗里 ”就是從巖洞里出來,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滄源縣岳宋鄉(xiāng)南錫河對面緬屬巖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崗里”歷史傳說梗概是遠古的時候,人被囚禁在密閉的大山崖洞里出不來,萬能的神靈莫偉委派小來雀鑿開巖洞.老鼠引開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堵住不讓人走出山洞的大樹,人類得于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樂業(yè)、休養(yǎng)生息……這是司崗里的大體意思。要詳細的講,就很多很長??偠灾八緧徖铩钡膫髡f,就是人類歷史的源頭。過去佤族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崗里”處剽牛祭祀紀念“司崗里”。

這里的溶洞根據(jù)地質部門和專家考察,該溶洞口位于海拔1200米的凹陷地中,洞中通道險峻,高低錯落、層次分明,洞中有千姿百態(tài)的鐘乳石,一根根高大粗壯的石筍由洞底拔地而起,像精工雕刻的華表,支撐著整個洞頂

生命之門:師宗鳳凰谷

云南師宗峰巖洞位于師宗縣五龍壯族自治鄉(xiāng)的一個神秘峽谷的鳳凰谷里。以洞口之高,聞名于世,其美妙風光在云南溶洞之中一枝獨秀。其為暗河型水平溶洞,基本特點可用“高、大、險、奇、絕”五個字來概括。溶洞洞口陰柔婉致,洞高218米,可用高、大、險、奇、絕五個字形容,洞口陰柔婉致,與藏于盧浮宮的世界名畫生命之門如出一轍的外形奇觀使人產生對人命之源的感悟。其為世界第一高洞,洞內巨大的廳堂面積萬余平方米,高99米,碩大的洞口和巨大的廳堂巧妙組合,構成了“溶洞日照”的奇觀,與溶洞相連的是一個巨大的峽谷,谷底寬不過30-80米,高差卻達600多米,險峻的溶洞峽谷景觀成為絕景而令人贊嘆。溶洞內有各種石鐘乳、石筍、石柱、石盾、石瀑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

以上所提到的這些奇特美麗的溶洞在云南來說不過是冰川一角,其他著名的溶洞還有:富民的河上洞、寶石洞;昭通的大龍洞;芒市的三仙洞;洱源的清源洞;施甸的清平洞;文山的三元洞;曲靖的天生洞以及世界最大的雨林溶洞群——勐遠仙境等眾多的自然奇觀。這些神秘美麗的“七彩云南溶洞群一直在熱情的等待著你去探秘領略它神奇的美。如果你還知道哪里有一些奇特,或者還沒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溶洞,不妨給我留言,向大家推介、分享我們的“云南美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