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壁上觀 釋義 壁:壁壘。觀:旁觀。原指雙方交戰(zhàn),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秦朝末年,群雄紛起,項梁、項羽立楚懷王的孫子心為帝,也稱作楚懷王,定都于盱眙。張耳、陳余立趙歇為王,在信都(即邢臺市)定都,建趙國。 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率軍北上擊趙,攻占邯鄲。趙軍不支,從信都撤退到巨鹿,被秦將王離部所圍困。當時,在河北攻趙的秦軍,不下三十萬之眾。而這時在巨鹿城中的兵力不多,糧草將盡。趙將陳余雖領(lǐng)兵數(shù)萬屯巨鹿之北,但不敢出兵,筑營壁自保。其它援趙的齊、燕諸軍,也震懾于秦兵的聲勢,皆筑壘固守,不敢出戰(zhàn)。 巨鹿被圍之際,趙使求救于楚。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軍北上救趙。但宋義為秦軍的氣焰所嚇倒,在妄陽(今山東曹縣)逗留四十六天而不敢前進。項羽憤而殺宋義,楚懷王便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先遣英布和蒲將軍率兵二萬渡漳攻秦。繼而親率主力渡河,為了表示與秦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他命令士兵把船只沉沒,把飯鍋砸破,燒掉營舍,只帶三天的干糧。 項羽先以雷霆之勢包圍王離,經(jīng)過往返九次沖殺,切斷秦軍通道,獲得巨大戰(zhàn)果。秦將蘇角被打死,王離作了俘虜,涉聞自殺而死。在交戰(zhàn)中,楚軍"以一當十"、"呼聲震天"。而援趙的其它諸軍則在營壁上觀看,驚恐而不敢出戰(zhàn)。之后,項羽又不斷擊敗秦軍,章邯不得不豎起降旗,項羽聲威從而大振。 巨鹿之戰(zhàn),消滅秦軍三十萬人。這對最后推翻暴秦統(tǒng)治起了決定性作用。大文學(xué)家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詳細地描述和記裁了這一巨大戰(zhàn)役,成為名傳千古的不朽之筆。"破釜沉舟"、"作壁上觀"“以一當十”,漸漸成為流傳極廣的三個成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