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曲 《爆炸波爾卡》作品第43號,由小約翰·施特勞斯譜寫于1847年。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許多作品是從具體的物象而來,這首樂曲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于一個科學發(fā)明。
1840年,德國科學家弗里德里?!な娑髫惗靼l(fā)明了硝化棉或硝酸纖維素。幾年后的1846年,維也納的新聞界開始報道這一發(fā)明,并描述了可以做成許多種不可思議的產(chǎn)品(爆炸物)。小約翰·施特勞斯覺得很奇妙,想到用音樂來描繪這個科學的發(fā)明很有意思,于是便創(chuàng)作了這首《爆炸波爾卡》,并于1847年的2月8日在維也納首演。
這首樂曲中包含有多處模擬爆炸的音響效果,歡快活潑的節(jié)奏和模擬的爆炸聲為樂曲增添了情趣,很受聽眾歡迎,是作曲家年輕時創(chuàng)作的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流行。
今日分享在2015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祖賓·梅塔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的《爆炸波爾卡》。 推薦:(點擊藍字觀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