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上方綠標(biāo)即可收聽朗讀論語 原文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yuǎn)者來。'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意譯 楚國的葉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使自己領(lǐng)土的人快樂,讓遠(yuǎn)方的人愿意來。' 子夏做了莒父的長官,向孔子請教如何處理政務(wù)??鬃诱f:'不要求立刻見成效,不要貪圖小利。求快很難達(dá)到目的,貪圖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家那里有個做事很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別人家的羊,他告發(fā)了父親。'孔子說:'我們那做事直的人和你說的不同。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直就在這里了。' 樊遲問什么是仁。孔子說:'在家生活要謹(jǐn)慎莊重,在外做事要敬業(yè),與人交往要真誠守信。即使是到了惡劣的環(huán)境也不丟掉這樣的信念。' 子貢問:'如何做才能稱為士?'孔子說:'對自己的行為保持羞恥的心,出使國外,能夠不辱使命,這樣的人就可以稱為士了。'子貢進(jìn)一步問:'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樣?'孔子回答說:'家庭之中的成員稱贊他孝順父母,鄰里鄉(xiāng)親稱贊他友愛兄弟。'子貢又問:'那再次一點的呢?'孔子說:'說話守信,行動果斷,講起話來硬邦邦的普通百姓,也可以說是次一等的了。'子貢問:'那么現(xiàn)在當(dāng)官的那些人怎么樣?'孔子說:'嗨,這些氣度狹小的人,怎么能算數(shù)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