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料: 調(diào)料:鹽10克,雞精2克,生抽20克,白胡椒粉0.5克,花椒粉0.5克 輔料:花生油20克,香油6克 料水:清水100克,黃酒50克 皮料:面粉500克,清水300克 (tips:餡料口味需根據(jù)自家口味而定,這個是雙雙家人的口味,僅供參考) 【絞肉】:
圖1:豬肉洗凈,切大塊。 圖2:將絞肉配件安裝好,豬肉塊放入進口處,用助推棒幫助下壓。 圖3:豬肉餡自出口處出來,將碗放下面接住即可。 tips:豬肉事先要將筋剔除,不然容易在刀口處糾纏堵塞而影響出肉。 【準(zhǔn)備餡料、和面】特色面食
圖4:將肉餡準(zhǔn)備好。 圖5:大蔥去皮,切段。 圖6:先將大蔥自中間剖開,縱向切絲,然后改刀切碎。 圖7:大蔥內(nèi)放入輔料,攪拌均勻。 圖8:將調(diào)料放入豬肉餡中。 圖9:攪拌均勻,腌漬1小時備用。 圖10:面皮材料混合,用筷子攪拌成絮狀。 圖11:和面,蓋蓋子或者保鮮膜餳30分鐘。
tips: 2、大蔥內(nèi)放油攪拌,可以有效防止出水。 3、面粉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后再和面,可以更容易揉和,防止水面粘手。 4、面團和好后,要充分靜置餳發(fā)。 5、餃子面團要軟,北方俗語:軟面餃子硬面湯,不是說硬面不能做,而是口感不如軟面好,不信你試試! 【揉面、揪面劑】
圖12:將餳好的面團取出,揉勻。 圖13:將面團揉圓。(右手虎口及四指將面團接口處向掌心處揉和,使其呈半圓形) 圖14:案板撒干粉,將半圓形面團在案板上按壓。自中間扣洞,雙手轉(zhuǎn)動,使其圈越來越大,面條越來越細長。 圖15:將面圈揪斷,用雙手將其反復(fù)搓長,搓圓。 圖16:左手握住面,自虎口處露出合適大小的面劑,用右手快速將其揪下來,依次碼放在撒干粉的案板上。 圖17:如果不會揪面劑,就用左手轉(zhuǎn)動面條,用刀將其切成合適的大小,切面劑的過程,上下轉(zhuǎn)動,防止粘連。 tips: 1、面團較軟,所以操作的過程一定要在案板撒適量干粉,并在過程中不斷添加。 2、揪面劑的時候一定要快速,以免粘手。 3、切面劑的時候要上下轉(zhuǎn)動,這樣切出來的更接近圓形,而且避免距離太近而粘連。 【面劑按壓】
圖18:這是手工揪出來的面劑,上面撒干粉。 圖19:將截面朝上,略滾圓。 圖20:四指并攏,將其輕輕按壓。 圖21:左手取一個面劑,右手推搟面杖,左右手配合,一邊推搟面杖一邊轉(zhuǎn)動面劑,搟面杖走到中心位置就回來,依次轉(zhuǎn)動幾下,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 tips: 1、按面劑是為了搟皮更輕松,按壓的時候一定要讓截面朝上,不然搟出來的餃子皮會變形,不夠圓。 2、搟皮時,要左右手配合,一邊推搟面杖,一邊轉(zhuǎn)動餃子劑子,推到中間就回來,轉(zhuǎn)一下餃子劑子,然后繼續(xù)推,這樣幾下下來,餃子皮即可搟成,并且,中間厚,邊緣薄。 【拌餡】
圖22:搟餃子皮之前,將豬肉餡和大蔥混合。 圖23:攪拌均勻。 圖24:將料水分次攪入餡料中,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入。 圖25:攪打好的肉餡。
tips: 2、攪入料水,使餃子餡口感更軟嫩。(可以用蔥姜花椒泡水,滋味更好) 3、攪打要順著一個方向來,切不可胡亂攪打。 【包餃子】
一共是7種餃子包法,隨你喜歡,具體包法我拍的挺詳細了,自己看看吧!
tips: 【煮餃子】
圖30:鍋子放足量清水,燒開,放入少許鹽。 圖31:將餃子下入鍋內(nèi),用勺背順著鍋巖輕推,防止餃子粘底。 圖32:取一碗涼水,鍋內(nèi)水開,分三次將涼水打入鍋內(nèi),每次都是等水開后再次打入。這樣,中間水開三次。 圖33:餃子煮熟,浮在表面,餃子肚子鼓鼓的,撈起按壓有彈性就說明熟了! 圖34:用漏勺將餃子撈出即可。
tips: 2、餃子放入鍋內(nèi)后,即可用勺背朝前,順著鍋巖輕推,借助力度,餃子在鍋內(nèi)打轉(zhuǎn),就不會粘底了。 3、煮餃子的時候打涼水,是我們這里慣用的手法,只要打三次涼水,不用咋看,也知道餃子熟了。打水大約在1大碗,這個多點最好,少了不管用。素餡餃子打水兩次即可。 4、餃子成熟時,肚子鼓的大大的,面皮有彈性。 |
|
|
來自: Tidley9012 > 《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