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河湖庫野釣,針對看水情魚情這個問題,總結(jié)以下幾點,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錯。 先說水情,只要是釣魚人,應該都離不開水。這些年釣的魚多了,看的水也就多了。 第一招,先聞 水怎么聞?到一個生地,人生地不熟的,我習慣往下風口一站,如果滿鼻子的魚腥味,今天這收獲絕對少不了。如果腥中帶臭味,不用我說,趕緊收了家伙跑吧,不是魚正在發(fā)病就是水質(zhì)不良,這樣的魚釣了你也不會想吃的。 第二招是看,看什么? 1.看水色斷水質(zhì)肥瘦。到陌生水域一定要看水色,然后根據(jù)水肥、水瘦等情況來確定使用餌料的品種。 水太清了的無魚,就是一看到底的那種,此種水太瘦,水體中的藻類植物與微生物含量很少,有魚也不肥;太渾了的當然好,但你要看清是什么原因混的,是不是被污染了?還是剛拉過網(wǎng)?最好釣混水和清水的分界線的位置。 水色渾而不濁,呈現(xiàn)出淡黃色、淡青色,表明水質(zhì)較好,肥瘦適中,魚兒在這樣的水體中感覺舒適,表明鯉魚和鯽魚較多。水呈墨綠色,過于肥。可選用清淡餌料或者是塘邊天然餌料;水體呈現(xiàn)褐色,表明過于渾濁,這種水質(zhì)的魚質(zhì)量都不高,鯰魚鳑鲏黑魚之類的魚才適合存活,盡量少吃這種水質(zhì)的魚。 2.看魚花、魚星。俗話說:“靜水看魚星,流水看魚花。”有魚花、魚跳的地方就有魚。魚花與季節(jié)有關(guān),清明節(jié)氣后,桃花開放,江河里就開始有魚花,主要是些游魚花。這時釣魚,叫釣散子魚。隨后,魚花就多起來,春夏之交,可看到的魚花就更多了。鲌魚花、鳡魚花都能看到。有些水區(qū)域中,甚至常有魚跳出水面,這些魚訊,都是下鉤的依據(jù)。靜水中若水面不時翻著魚星上來,表明下面的魚兒在積極覓食,而且還可根據(jù)魚星的情況判斷魚的種類,大小,以前有說過,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3.看水面。如果死水一潭,一般魚兒較少,即使有魚也不怎么咬鉤。如果水上空有不斷的水鳥啄食魚兒,表明這水底下有較多的魚群。 4.動水看流速。動水要看流向和水速。水流很快一眼便知,太慢或看不出來,往水里扔一截小樹枝就行了。 5.看水草。再看看水草的痕跡,如果水草殘缺不齊,表明食草性魚類較多如草魚,扁魚等,這樣對垂釣的時間和配線粗細心里有底。 第三是探,探水下地形 用大鉛大漂,找底,測試水底有淤泥否。左后拖動浮漂,看漂目有什么變化,測試水下地形,看水底平不平等等 再來說魚情。魚情一般是靠打聽出來的,因為等你試出來這兒的魚情,你那不多的休息日估計也去了一大半了。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啊,能這么馬虎嗎?在陌生水域有釣友垂釣的話,那無非是非常好的資源,向熟悉此釣點情況的釣友詢問就非常有價值了?;蛘哒耶?shù)厝?、承包者發(fā)根煙,聊聊天,魚情就基本了解了,做到心中有數(shù)。 在不知道魚吃什么的時候,先甩幾桿,對魚情不明的地方,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為這個方法發(fā)揮穩(wěn)定,一般不會落空,至少知道了里面有些什么魚,魚大概吃些什么餌。了解魚情還有一種做法,就是往水中丟投餌,俗稱試水,看水里是否有魚,如果有魚在丟餌的地方游動,甚至躍出水面,就可以在此下鉤。 試水最好用不同的餌料逐個試,沒有其他方法了,先蚯蚓伺候,不行換腥一點的商品餌,如果小魚太多,就換成不太香的糠餅粒,專攻大物。如果想鯉鯽兼顧,那就換成夫香型的或者香味淡一點的。最后,不要以為你釣著魚了,你就清楚了里面的魚情了。最好什么方法都試試,路亞、串鉤、釣草、活泥鰍、活蝦……都可以掛,包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補充最重要的,到陌生水域最好看看四周環(huán)境,比如有無亂石、高壓線等,畢竟安全第一。此外還有一個取巧的方法,就是看垂釣痕跡,別人釣得多,自然有魚,同時釣的人多了,也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打窩區(qū),魚兒來得快,一般幾竿拉下去,就會上魚。實踐出真知,事無常勢水無常型,多總結(jié)勤思考多學習才是王道。 不釣魚時會手癢嗎?每次釣魚空軍或者釣不到大魚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