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筋就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上鉆孔,采用結構膠將一定長度的鋼筋錨固在結構孔內(如同預埋效果)稱之為植筋。常用結構膠分為有機結構膠和無機結構膠。 植筋具有如下特點: 一,工藝先進可靠; 二,使用上植筋和鋼筋預埋效果一樣; 三,施工簡單、快捷、工期短、成本低; 四,錨固力、抗撥力高、抗震性能好; 五,可以隨時地在結構上接出鋼筋,解決了許多工程問題。 廣泛適用于后建建筑物與主體混凝土的連接;接梁、接柱、接墻;補板洞、墻洞;牛腳錨固、鋼結構柱腳錨固、夾板墻鋼筋網固定;新舊混凝土、結合面剪切筋;安裝工程、埋件錨固;橋面接寬、橋梁護墻修復;基礎擴大等;設備基礎固定;混凝土結構拉結筋。 植筋施工工藝流程:定位放線—鉆孔、成孔—烘干(清孔)—鋼筋處理—配膠—植筋—固定養(yǎng)護—檢驗驗收 1、定位放線清理原有基層,露出需打孔結構層,依據設計要求進行定位,標明植筋錨固點的鉆孔位置,鉆孔位置標明后由現場負責人驗線,防止位移。 2、鉆孔按照設計規(guī)定孔徑打孔,成孔直徑及錨固深度符合設計要求。 3、烘干(清孔)清孔方法:用吹風機和毛刷將孔清理干凈,水濕潤孔壁將孔內積水吸干,必須保證孔內干凈。 孔壁化學處理:用上述方法清除后,在灌膠前,用丙酮或酒精清洗一遍,達到孔壁無灰塵、無油污、無有機雜質。 清理后的孔壁用絲棉將洞口塞緊,避免其它雜物落入其中,保持孔壁干燥。 4、鋼筋處理鋼筋表面處理,用電動鋼絲刷或人工鋼絲刷,清除鋼筋表面的銹蝕,用丙酮或酒精清除表面油污及灰塵。按照設計規(guī)定進行鋼筋下料,下料時必須保證鋼筋長度達到埋深深度。 5、配膠膠的飽滿程度及基材干燥程度直接影響錨固力的大小,所以配膠是一道關鍵程序,取潔凈容器(塑料或金屬盆不得有油污、雜質)和稱重衡器:量錨固料重量16%左右的干凈水和錨固料一起攪拌均勻,由于錨固料會越攪越稀,所以攪拌到料干稀均勻、無流動性、用手能搓成條即可,搓成條的錨固料塞進孔內,塞滿直至孔底。 鋼筋旋轉著插入,使鋼筋和孔壁間的空隙都填滿錨固料,擠出的材料可搓成條再用,錨固料要隨用隨拌,攪拌好的材料最好在20分鐘之內用完,以免浪費。 6、植筋插入鋼筋時,將鋼筋旋轉插入孔內,直至孔底,再輕輕敲擊鋼筋,使膠與鋼筋表面接觸更緊密。 7、固定養(yǎng)護鋼筋插入后,常溫24小時以內禁止擾動鋼筋,以免影響植筋效果,72小時之后即可受力。 8、檢驗驗收整個植筋工程完成后,我們進行了抽樣拉撥測試,測試結果植入鋼筋無任何位移,混凝土與膠無破壞現象。整個樓面結構工程完成后對植筋部位進行了全面觀察,沒有發(fā)現異常情況,表明植筋的錨固強度完全達到設計標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