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權(quán)如鴉片,越吸越混蛋,編者獨孤雁的這句話雖然話粗,但理不粗。本周話題是“滴血的皇冠”系列,最近已經(jīng)先后介紹南朝中宋、齊兩朝的皇帝,今天為您介紹梁朝的一位血腥帝王。與之前的皇帝不同,此人堪稱是古今第一才子,但卻罔顧親情,害死了許多人,而且他堪稱中華文明的千古罪人!這人是誰,他都干了些什么?【縱橫五千年】為您揭秘! 此人就是梁元帝蕭繹!說起才子皇帝,人們總想起李煜、宋徽宗,似乎對蕭繹不怎么了解,其實蕭繹的才華絲毫不比他們差,有些方面甚至強于他們。蕭繹生活在一個非常具有藝術(shù)氛圍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梁武帝蕭衍是“竟陵八友”之一,博學多才,大哥蕭統(tǒng)著有《文選》一書,三哥蕭綱更是宮體詩的創(chuàng)始者,加上蕭繹,人稱“四蕭”,與“三曹”媲美。 蕭繹是位詩人,現(xiàn)存119首,在詩歌的發(fā)展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他是畫家,所畫的《職貢圖》,更是一件藝術(shù)珍品;他是學者,所編著的《金樓子》,成一家之言;他是史學家,曾為《漢書》作注;他是易學家,對周易的研究十分透徹;他是圍棋國手,留下許多圍棋研究的著作;此外他還是音樂家、書法家、相馬專家,甚至還寫過兵法。 什么叫真正的博學多才,看看蕭繹,你就明白啦!不過蕭繹這位才子,也不能免俗,同樣被權(quán)力這塊“豬油蒙了心”。這事得從蕭衍的繼承人說起,太子本是老大蕭統(tǒng),但蕭統(tǒng)早亡,最終蕭衍立第三子蕭綱為太子。這引起諸子們的不滿,他們各鎮(zhèn)一方,磨刀霍霍,就準備等老爹歸西,然后出來爭奪皇位。 但事有湊巧,江南爆發(fā)侯景之亂,都城被叛軍包圍。按理說侯景不過幾千叛軍,但諸王們各懷鬼胎,幾十萬大軍不積極救援,坐觀成敗,特別是擁有重兵的湘東王蕭繹。蕭繹想借刀殺人,就等著侯景攻破都城,然后把老爹蕭衍、三個蕭綱干掉,之后自己再出來平叛,這樣還能贏得美名,還能繼承皇位。 事情按照蕭繹的計劃進行著,侯景攻破都城后,蕭衍、蕭綱先后掛掉,然而蕭繹并不著急平叛,而是先出兵,將自己的幾個競爭對手侄子蕭譽、六哥蕭綸搞掉,同時他還“借刀殺人”,派自己并不喜歡的長子蕭方等出兵,讓其被殺。之后蕭繹再發(fā)兵,平定侯景的叛亂,期間八弟蕭紀出來爭皇位,蕭繹借兵西魏,讓其襲擊蕭紀的老巢四川地區(qū),最終將其八弟殺死。 蕭繹以為自己搞掉了所有對手,可以做天平天子啦,然后他還是想錯了。宗族之間的仇殺,讓家仇超越國恨,蕭繹殺死侄子蕭譽后,另一位侄子蕭詧向西魏求援。西魏大軍突襲江陵,梁元帝此時尚在宮中向群臣講解《老子》。梁軍屢戰(zhàn)屢敗,最終城池陷落,被迫投降。此時的梁元帝萬念俱灰,他做出了一個非常瘋狂的舉動。 梁元帝走到藏書的東閣竹殿,命人將這里所收藏的古今圖書十四萬卷全部焚毀,他還用劍砍柱子,嘆息道:“文武之道,今夜盡矣!”被俘之后,西魏大將于謹曾問他焚書的原因,蕭繹:”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皇帝做俘虜,滋味自然不會好,侄子蕭詧對此厲聲詬罵,蕭繹備受屈辱,最終被人用土囊活活悶死。 之所以說蕭繹是中華文明的千古罪人,主要是他焚毀了那十四萬卷珍貴書籍,那些書籍十分珍貴,但一把火毀掉了一切,可以說江陵焚書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場浩劫,更是中國文化的巨大災難。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guān)注【縱橫五千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