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作為一座古城 街頭巷尾不僅流傳著不少傳說 還有許多秘密 有的可能連老天津衛(wèi)的人也不一定都知道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扒一扒這些秘密和傳說 關(guān)于天津的秘密 秘密 01 天津鼓樓不敲鼓 天津鼓樓敲鐘不敲鼓。其實,鼓樓在明代叫作“鐘鼓樓”。早期的鼓樓是有鼓的,據(jù)說后來為了報時的需要,才把大鼓移走,換成了一口鐘。 秘密 02 全國2/3的省名都被當(dāng)做路名 天津在被西方列強(qiáng)侵占和殖民,有很多“洋路名”的路,后來政府在收回天津的主權(quán)后,為了擺脫殖民烙印,彰顯“人民當(dāng)家做主”,便用全國的省會名來取代原來的路名。 秘密 03 早期天津人打哪來? 不少天津人都聽老人講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村,而天津早期的確遷來了很多山西籍貫的人,使得一些人相信天津人來自山西;第二種說法認(rèn)為天津人是“燕王掃北”時從江蘇、安徽移來的。 秘密 04 獅子林橋上每只獅子都不一樣 獅子林橋上的獅子每一只都各具形態(tài)。獅子林橋上原有184個獅子,后新增大小獅1177只,大大小小的獅子長相均不相同,使這座橋成了名副其實的“獅子林” 。 秘密 05 天津人不喝海河水 天津人只喝海河奶,不喝海河水。至于水源嘛,天津人喝的水一般都是灤河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引灤入津”。這幾年灤河也告急了,也會搞幾次南水北調(diào),喝喝黃河水。 秘密 06 天津人最不愿將就的口味
秘密 07 天津的路為什么是斜的? “九河下梢天津衛(wèi),三道浮橋兩道關(guān)”,天津依海河而建,海河在市區(qū)拐了個S形的彎,造成天津市大部分道路不是正南正北。 秘密 08 最神秘的公交線是哪條? 968路是天津最神秘的公交線路,由于途經(jīng)路線總是施工,導(dǎo)致公交線路變動頻繁,加上站牌的更新不及時,導(dǎo)致有些站點永遠(yuǎn)都是“臨時站”。 秘密 09 不是所有天津人都說天津話 天津人并不都說天津話。明初燕王(朱棣)掃北,把安徽、蘇北的士兵帶到了天津,這些官兵也帶來了大量的家屬,在天津世代生息繁衍,形成了市區(qū)的天津方言。 而寧河、漢沽幾乎說的就是唐山話,薊縣、寶坻、武清跟北京話差不多。而靜海、津南的口音很接近,他們很可能是最早的天津原住民的口音。 秘密 10 天津的居民樓為什么叫“XX里”? 天津的很多老居民樓都叫xx里,比如陽安里、陽明里等等,這種小區(qū)的叫法,其他城市是少有的。“里”在古時其實是戶口計量單位,一里八十戶。后來一里的人湊在一起,住在胡同中,“里”其實就是胡同的意思。 關(guān)于天津的傳說 傳說之楊家將
楊家將傳說流傳于天津市寧河縣潘莊鎮(zhèn)一帶。潘莊鎮(zhèn)古為驛站,是交通重鎮(zhèn)。據(jù)史料記載,唐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御駕親征高麗。有十余戶人家在該莊落戶,由官府監(jiān)視熬鹽,名稱“監(jiān)官莊”。
北宋年間,潘美為帥平定海內(nèi),宋太祖將“監(jiān)官莊”賞賜給潘美為封地,故改名為“潘美莊”,后稱潘莊。 相傳宋遼對峙時期,楊繼業(yè)率眾兒郎抗擊遼兵入侵,寡不敵眾,命七兒楊延嗣找潘美搬救兵。誰知潘美因楊七郎打擂曾打死潘豹,正欲公報私仇,非但拒不發(fā)兵,還將楊七郎亂箭穿身。 楊七郎死后即葬身于距潘莊東南1公里的西塘坨村一座山丘上,當(dāng)?shù)匕傩諏χ页剂紝⑹来囱鰬涯?,這里常年香火不斷。歷史上,楊七郎墓也是寧河一大名勝。也被列入天津首個民間傳說類“國家級非遺”。 傳說之哪吒鬧海
提到哪吒,很多老一輩天津人都會說他是“老鄉(xiāng)”,早些年間,河西區(qū)陳塘莊建有哪吒廟,還流傳著一個傳說:托塔天王李靖曾鎮(zhèn)守陳塘莊,李靖的三兒子哪吒曾在這里鬧海,殺死了龍王的三兒子。
龍王得知此訊,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親,隨即興風(fēng)作浪,口吐洪水。哪吒不愿牽連父母,也為保全全城百姓,于是自盡,借著荷葉蓮花之氣脫胎換骨,變作蓮花化身的哪吒…
《封神演義》第12回就道出哪吒在陳塘關(guān)出世,寫道:“不知這河是九灣河,乃東??谏稀!碧旖蛐l(wèi)地處九河下梢,海河彎曲回轉(zhuǎn),與書中提到的“九灣河”十分近似。此外陳塘莊曾經(jīng)是海河的入???,與書中“東??谏稀币蚕辔呛?。 傳說之天津“算盤城”
傳說明朝的劉伯溫在北京修了都城以后,看到北京三面環(huán)山,惟獨南側(cè)一馬平川,好像營門大敞,又看到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是個水陸要沖,鹽糧集散之地,正好拱衛(wèi)京門,便決定在這里也筑一座城。
由于國庫空虛和城垣位置,劉伯溫陷入了苦惱中,一天夜里,他走到三岔河口以南的地方,突然看到前邊不遠(yuǎn)處有個頂天立地的巨人,背朝他坐在地上。這人坐在地上也足有兩三丈高,頭上金盔,身上金甲,降閃光。原來是一個金甲神!
劉伯溫正詫異之間,金甲神忽地化作一縷輕煙,眨眼間無影無蹤了。轉(zhuǎn)天,劉伯溫立即命人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挖掘,挖著挖著,鐵锨碰到了一件硬東西上,不一會兒,在東西南北四個角上各挖到一塊二尺見方的金磚。
他下令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蓋起一座三層高的鼓樓,樓開四門,名為:“拱北”、“定南”、“鎮(zhèn)東”、“安西”。接著以鼓樓為中心,建筑了一座長方形的城垣,恰恰似一只巨大的算盤。這就是后來的天津城。 傳說之天后宮
宋朝末年出生于福建蒲田的女子林默,“生而神異,有殊相,能知一福,拯人急難”,她只活了二十七歲即升天成為海神。
元代南糧北運一度改走海路,來自中國南方的船隊千里迢迢駛進(jìn)大沽口,進(jìn)入天津的前身“海津鎮(zhèn)”。 那時候的海運風(fēng)險很大,只得乞求神靈保佑。
幾經(jīng)風(fēng)險的水手們紛紛傳說,夜航突遇狂風(fēng)巨浪,海天一方隨即升起一盞盞紅燈,這是媽祖前來救難了。因此,船家們便在天津海河兩岸建立廟宇,以謝神恩。 傳說之七十二沽
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說。傳說當(dāng)年朝廷開始重視海鹽生產(chǎn),征收鹽稅。有一年鹽官長突然得了大病,算命術(shù)士說“古水二字合為沽字,古水真君乃是沽水的水神。想求寬恕,只有祈禱悔罪?!庇谑浅⒚馐铡肮痢弊值貐^(qū)稅收。
其它村莊,一聽說叫“沽”的村子可以免稅,也一陣風(fēng)似的把村名改成了“沽”紛紛呈報,請求免稅,當(dāng)年名為“沽”的村落多達(dá)七十二家。官長一看,叫沽的村莊太多,如果都改為沽,稅收就沒有了,才又出了一張告示,再不許以“沽”取村名。 ![]() 關(guān)于老天津衛(wèi)的傳說和秘密 您都了解了嗎? 作為一座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城 傳說的故事還有很多 您還知道些什么故事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