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戰(zhàn)就像A股一樣,一開始,英法俄德澳幾個大莊家在里面興風作浪,場外有觀望的大戶意大利,還有一些散戶,比如本文的羅馬尼亞。 克里米亞戰(zhàn)爭后,為了阻止沙俄南下,在法國的推動下,將特蘭西瓦尼亞公國和瓦拉幾亞公國合并,成立了羅馬尼亞王國。又從德國找來了霍亨索倫王室的卡羅爾一世當國王,由于這一層因素,羅馬尼亞是親德的,在1883年就加入了德意奧三國同盟。 一戰(zhàn)時期羅馬尼亞國王,費迪南一世 不過對有些國家來說,協(xié)議簽了未必要遵守,由于在第二次巴爾干戰(zhàn)爭中,羅馬尼亞搶了另一個散戶保加利亞的南多布羅加,又因為羅馬尼亞覬覦奧匈帝國的特蘭西瓦尼亞,它決定在場外觀望一下,看看行情走勢再說。 一戰(zhàn)時期羅馬尼亞的將軍們,穿的不錯 沒辦法啊,散戶本錢太小了,要獲利就得跟莊。散戶羅馬尼亞有多少本錢呢,直到1916年,羅馬尼亞一共才10個現(xiàn)役師,沒有新式步槍,毒氣裝備,迫擊炮,機槍奇缺,這十個師當中,每個營僅有一挺機槍(還不如同期的北洋軍)。而新成軍的13個師中,有8個師沒有機槍。開戰(zhàn)之前才準備了六個星期的彈藥。隨后布加勒斯特兵工廠爆炸,900萬發(fā)小型武器彈藥被報銷。 一戰(zhàn)時期羅馬尼亞軍隊渡過浮橋 1916年6月,沙俄的杰出操盤手布魯西洛夫,用損失50萬俄軍的代價,使德奧聯(lián)軍損失了135萬軍隊,這就是一戰(zhàn)期間俄軍最成功的戰(zhàn)役,布魯西洛夫攻勢。奧匈帝國看起來搖搖欲墜。 羅馬尼亞一看,K線走勢突破了,技術(shù)面沒問題。其時西歐進入了陣地戰(zhàn),德國海上通路被英國切斷,拼消耗德國是比不上老牌的英法的,基本面也沒問題。 再加上協(xié)約國給了不少空頭支票,許諾戰(zhàn)后它可以得到奧匈帝國的特蘭西瓦尼亞,俄國也不會在和會上支持保加利亞,并且協(xié)議國還會每天給羅馬尼亞提供300噸補給(太離譜)。預(yù)期收益使羅馬尼亞上下流下了哈喇子。 一戰(zhàn)時期羅馬尼亞步兵 此時不抄底更待何時,自以為看準的羅馬尼亞,決定馬上加入?yún)f(xié)議國,對德奧和保加利亞發(fā)動進攻。據(jù)說這還惹惱了德皇威廉二世,他還把費迪南一世開除出霍亨索倫的家譜。 學過幾天技術(shù)指標,就以為自己會炒股了嗎,羅馬尼亞一加入戰(zhàn)爭,就被德奧還有保加利亞三國圍攻,有23個師的羅馬尼亞軍,被三國16個師打垮,僅僅4個月,羅馬尼亞大部分的領(lǐng)土就被三國占領(lǐng),首都也沒了。 羅馬尼亞受到三國圍攻,四個月內(nèi)淪陷 滿倉被套的羅馬尼亞,禍不單行。原來啊,狂拉了一把價格的大莊家俄羅斯,就像山東墨龍一般,在出貨呢,在布魯西洛夫攻勢之前,沙俄已經(jīng)損失了500萬軍隊,他們并不能繼續(xù)乘勝追擊,接盤俠羅馬尼亞這下輸?shù)粞澴恿恕?/p> 1918年3月,大莊家沙俄和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合約,不玩了,剩下散戶羅馬尼亞在風中凌亂。這股價天天下跌啊,再不割肉毛都剩不下了,于是一咬牙,一跺腳,羅馬尼亞人在1918年和德奧簽訂了布加勒斯特合約,清倉投降。 散戶割光了才是大底,不到一年,劇情反轉(zhuǎn),德奧保土四國最終支撐不下去,決定股價的還是基本面啊。還好英法仗義,把散戶羅馬尼亞算做戰(zhàn)勝國,它才最終翻本。 羅馬尼亞得到的獎賞,黃色的特蘭西瓦尼亞,米灰的摩爾多瓦 不過散戶是學不乖的,二十年后,這個散戶又腦袋一熱,加入二戰(zhàn),最終淪為蘇俄的附庸,賠得精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