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仙畫法 步驟 1 水仙花每朵六瓣,呈盤狀,色白,花蕊金黃呈小碗狀,故稱水仙為玉盤金盞。用兩寸羊毫筆蘸淡墨,筆上含水要少,圈花頭時不必分瓣兒畫,每朵花圈成一個有變化的、方中帶圓的圓圈即可,這樣的造型有力度。因為從一定距離看,花像一個圓形的小白盤,所以把它概括成一個圓圈即可。畫出的花要活,不能死板,關鍵在于行筆時注意筆鋒的順逆、提按變化,才能寫出豐富多彩的筆跡來。 步驟 2 水仙葉窄長而尖端鈍圓。用兩寸羊毫筆蘸焦墨,中鋒落筆重,行筆慢。由于墨焦,筆跡自然會有許多飛白,要筆斷意連,這樣的線才有味道。如果沒有寫味的筆跡畫出的葉雖然形似,相比之下會失去藝術性,初學者在實踐的比較中,會領略其中的優(yōu)劣。在墨的筆跡未干時,以石綠石青相調(diào),筆吸飽顏色,上色時迅速行筆,不必計較色涂的均勻與否和線內(nèi)線外,只要有節(jié)奏的運筆,所上的色自然鮮活。再以淡墨干筆相擦,干墨破色,可增加筆的厚重感。安排畫葉時,要考慮其前后、正側(cè)、直斜、卷曲、俯仰等變化。水仙的外輪廓要有參差變化,在整體中求多變,才不虛弱。 步驟 3 用重墨寫花蕊,先圈一個方中有園的扁圓形,再用焦墨在圓圈中重重地點兩筆。 步驟 4 用朱磦色在花蕊空白處點兩三筆,凸顯花心之金盅狀,增強色彩的對比,活躍畫面效果。 步驟 5 縱觀全局,不足之處增補幾片花葉,使這組水仙花更加豐滿。在葉尖處,隨意點幾筆淡赭石色。在根處也點擦些赭石,使畫面豐富多彩。 步驟 6 用濃墨在水仙花根部隨意添寫大小不等、有聚有散的石頭,再用赭石色染一下石頭。 步驟 7 用飽含淡墨加綠色的大筆,隨意涂寫水紋,在半干時,再用含干墨之筆,皴擦淡墨水紋,可增加層次,使畫面有厚重感。 步驟 8. 在畫幅右邊緣處題款,簽名蓋章,左下角處蓋一閑章,此作完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