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十二月令圖故宮古畫郵票
志號品名: 特72 12月令圖古畫郵票
發(fā)行日期: 10月,11月,12月圖案郵票發(fā)行于1970年10月21日, 其余發(fā)行于次年
發(fā) 行 量:1,4,7,10--210萬, 余700000
全套枚數(shù): 12
全套面值: 1(x4), 2.5(x4), 5(x4)元
郵票規(guī)格: 36x64.5mm
齒孔度數(shù): P13.5
繪圖設(shè)計: 劉葆欽
印刷機構(gòu): 日本大藏省印刷局
印刷版別: 影寫版
印刷用紙: 影寫版郵票紙
整張枚數(shù): 15(5x3)枚
相關(guān)資料:
續(xù)選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清院畫12月令圖印制古畫郵票。此郵票全套十二枚,分別以陰歷十二個月中民家生活情景為圖案,分四輯發(fā)行,每輯三枚,除其中以陰歷10月、11月、12月月令為圖案的三枚于1970年發(fā)行外,1971年續(xù)發(fā)行九枚,系以陰歷1月至9月的月令為圖案。原畫均為絹本設(shè)色大型立軸,橫96.5公分、縱175.5公分,作者姓名不詳。
[ 本帖最后由 見好就收 于 2007-7-17 12:05 編輯 ] |
-
12months.jpg
(159.63 KB, 下載次數(shù): 16)

8. 十駿犬古畫郵票
志號品名: 特80 十駿犬古畫郵票
發(fā)行日期: 1971年11月16日
發(fā) 行 量:1,6-400萬, 2,4,7,9--150萬, 3,8--200萬, 5,10--100萬
全套枚數(shù): 10
全套面值: 元
郵票規(guī)格: 36x52mm
齒孔度數(shù): P13
繪圖設(shè)計: 劉葆欽
印刷機構(gòu): 英國德納羅公司
印刷版別: 平凹版
印刷用紙: 高級郵票紙
整張枚數(shù): 50(10x5)枚
相關(guān)資料:
續(xù)選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清代十駿犬古畫為圖案。全套十枚,分兩輯于1971年11月16日及1972年1月12日發(fā)行,每輯五枚。原圖為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所繪的絹本著色畫,郎氏簡歷見前百駿圖古畫郵票說明。十駿犬為郎氏名作,畫中諸犬栩栩如生。 |
-
10dogs.jpg
(241.99 KB, 下載次數(shù): 4)

10. 明入出警圖古畫郵票
志號品名:特84 出警圖古畫郵票
發(fā)行日期: 民國61年07月12日
發(fā) 行 量:1-5, 300萬 6,8--200萬 7---100萬
全套枚數(shù): 8
全套面值: 1,1,1,1,1,2.5,5,8元
郵票規(guī)格: 51x36mm
齒孔度數(shù): P13.5
繪圖設(shè)計: 劉葆欽
印刷機構(gòu): 日本大藏省印刷局
印刷版別: 影寫版
印刷用紙: 影寫版郵票紙
整張枚數(shù): (1-5)50(5x10) (6-8)50(5x10)枚
相關(guān)資料:
續(xù)選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明人出警入蹕圖,印制出警及入蹕圖古畫郵票各一組。每組郵票各有八種圖案,其中五種為五合一的聯(lián)刷圖,面值均為壹圓,另三種則取原圖精華,作特寫介紹。明人出警圖及入蹕圖均系絹本設(shè)色畫手卷,為宮中南熏殿舊藏。出警圖全長2601.3公分,繪皇帝的出京;入蹕圖全長3003.6公分,寫皇帝的還宮。兩圖縱高均為92.1公分。合稱出警入蹕圖。此二圖均無款識印記,據(jù)考系描繪明世宗謁陵的路線,以陸路出,以水路還。全圖以皇帝及其儀衛(wèi)為主,襯以桃紅柳綠,郊野春景的自然景色。出警圖自右而左,人馬行列路上行進,隊伍整齊,前后導(dǎo)從,次序井然。入蹕圖則自左而右,循水路而歸,車輅儀仗,以及大部分的御林軍,不能乘船的則傍岸而行。
[ 本帖最后由 見好就收 于 2007-7-18 08:50 編輯 ] |
-
8-4.JPG
(100.43 KB, 下載次數(shù): 3)
-
8-1.JPG
(27.87 KB, 下載次數(shù): 4)
-
8-2.JPG
(34.02 KB, 下載次數(shù): 3)
-
8-3.JPG
(30.01 KB, 下載次數(shù): 5)

12 仇英漢宮春曉古畫郵票
志號品名: 特94 漢宮春曉圖古畫郵票
發(fā)行日期: 1973年06月20日
發(fā) 行 量: 1--5, 8--12 300萬 6,13--150萬 7,14---100萬
全套枚數(shù): 14
全套面值: 1, 1, 1, 1, 1, 1, 1, 1, 1, 1, 5, 5, 8, 8元
郵票規(guī)格: 51.7x36 36x51.7mm
齒孔度數(shù): P11.5
繪圖設(shè)計: 劉葆欽
印刷機構(gòu): 瑞士哥瓦钖廠
印刷版別: 影寫版
印刷用紙: 影寫版郵票紙
整張枚數(shù): (1-5)50(5x10)(8-12)50(5x10) (6-7)(13-14)50(10x5)枚
相關(guān)資料:
續(xù)選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漢宮春曉圖為圖案,印制古畫郵票一組。該郵票全套十四枚,分上下兩輯發(fā)行,每輯包括聯(lián)刷圖一組及特寫圖二枚。其中聯(lián)刷圖二組為原圖長卷,每組風(fēng)格獨立,二組相連更能盡覽原圖全貌。另取原圖中較為突出的澆花、彈琴、奕棋及撲蝶等四種動態(tài)作特寫介紹。上輯七枚,除伍圓及捌圓兩枚為澆花及彈琴兩幅特寫外,其中壹圓五枚則是描繪原圖右半卷的聯(lián)刷圖。下輯七枚則為奕棋及撲蝶兩幅特寫與描寫左半卷原圖的聯(lián)刷圖,分別于1973年6月20日及7月18日發(fā)行。
漢宮春曉圖為絹本設(shè)色長卷(橫574.1公分,縱30.6公分)系明代仇英所繪,宮殿樓閣,山石卉木,宦侍宮娥,各執(zhí)其事,描繪宮中嬪妃生活極為生動。畫始于宮庭外景,曉煙中露出柳梢,花柳點出“春”,晨煙點出“曉”。圍墻內(nèi)一灣渠水,鴛鴦白鷴飛翔棲息。一宮女領(lǐng)三孩童倚欄眺望水上飛鷴。宮室內(nèi)兩宮女冠袍持宮扇,似待參加儀仗。一宮女憑欄望窗外孔雀。兩便裝宮女,一飼喂孔雀,一依傍門后。戶外一人提壺下階,三人分捧錦袱雜器侍立,一后妃攏手危立,注視宮女灌溉牡丹,牡丹左方一女伴隨兩鬟,一鬟澆花,一鬟持扇,上方填畫屋宇階欞。有一樹似梨開白花,樹下有人摘花承以金盆,有人采花插鬢,有人持扇迤邐而來。再左平軒突出,軒內(nèi)女樂一組,有婆娑起舞者,有拍手相和者,有鼓弄樂器者,有持笙登級者。軒后屋中兩人正在整裝。階下六入圍觀地下一攤花草,同作斗草的戲,其余兩人正匆匆趕來。上方門內(nèi)兩人卻罷琴臥地讀譜。正屋一大群人,奕棋、熨練、刺繡、弄兒,各有所事。階下六人,捧壺攜器閑談。左廂兩人弄樂。再左正屋中一人似后妃,畫工為的寫照。另有十余人拱衛(wèi)侍從。最后宮女一人撲蝶于柳梢。柳外宮墻,男衛(wèi)四人,分立于宮墻的內(nèi)外。全卷于一組女樂處分為上下兩輯,合為一卷,畫工精細,色彩雅麗。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僑居蘇州,生卒年月不詳,其作品見于明正德己巳至嘉靖壬子間,為明代四大家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