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4)邊袖石《十汊海(什剎海)詩》(三首)
京華有幽水者,名什剎海,元代稱海子也。余垂髫即居于此。無雙家山,此景獨異,一泊碧水,眷戀今生。昔少年擊水,忘返有三;壯歲離徙,魂牽至今。從此小橋銀錠,細雨拂枝,令人心旌神搖,輒縈回入夢也。夫家山可以渺茫,而不可以去懷;可以今非,而不可以忘絕之也。故詠得什剎海詩三章。 什剎海 漪空皺綠柳蔥蘢,小剎垣墻若隱紅。 橫去蘭舟橋下過,朦朧塔影待新晴。 泛舟夜游 不共午橋橋上坐,酒闌已是月明時。 槳聲燈影泊舟上,初見秋風(fēng)又賦詩。 銀錠橋 斜陽西下來千里,鳥語人吟共一橋。 望斷蕭蘆渾欲醉,西山如黛佇聽簫。 
舢艫遮海水,仿佛到方壺?!猍元]傅若金 《過銀錠橋舊居詩》 七律·什剎海夜渡(新韻) 鼓樓西接后湖灣,銀錠橋橫夕照間。 不盡滄波連太液,依然晴翠送遙山。 舊時院落松槐在,仙境笙簧歲月閑。 白首煉師茶話久,春風(fēng)料峭暮鴉還。 作者為清朝人,姓名不詳。 七絕·北京什剎海隨筆四題文 / 愚飽 (一) 皇家瑞氣作煙銷,王府園林景未凋。 柳媚花明布衣樂,優(yōu)游閑憩盡逍遙?! ?br>(二) 細浪分沙籠翠煙,岸花灼灼柳毿毿。 雕欄欣倚多吟興,燕語鶯聲飛畫船。 (三) 香街臨水柳光斜,京味歐風(fēng)小酒吧。 絡(luò)繹游人心自悅,淺杯漫酌賞蓮花?! ?br>(四) 沐雨經(jīng)風(fēng)銀錠橋,京城一景亦堪驕。 遠看蒼郁西山秀,哨鴿迎眸上碧霄。 七絕·初秋什剎海 文 / 雪影梅花 適下午,過什剎海,依岸小憩,面湖光柳色,承涼風(fēng)徐送,愜意無常,口號一絕 金風(fēng)昃日畫船徐, 孤島青蔭柳漫舒。 翠閣瓊樓斜照水, 一池碧影向天噓。 什剎?! ∥?/ 不羈的風(fēng) 后海荷花夏日風(fēng),恭王府邸舊胡同。 白楊帶眼人間暖,青鳥含晴雨后虹。 銀錠觀山思有憾,流霞萃錦意無窮。 百年一夢傷羈旅,死別生離愛亦空。 七律·什剎海后?! ∥?/ 儕石 夕霞映水紫羅藍,落日金輝鍍柳煙。 雅客臨濱尋愜飲,閑翁踞岸弄漁竿。 醇王府內(nèi)觀奇木,銀錠橋頭看遠山。 向晚荷燈波上影,琵琶聲里過蘭船。 (3)《苑署雜記》中吟詠什剎海的詩 近期我在查閱《苑署雜記》時,發(fā)現(xiàn)有四首未被《詩文薈萃什剎?!肪庝浀脑姼瑁卦诖税l(fā)表。 其一《慈恩寺納涼》 明·王維禎 五月亦何爽,京林不傍村。微風(fēng)寒石榻,濃木蔭溪蓀。 余是驅(qū)車客,茲為避世軒。無生如何學(xué),捐佩未須論。 野外煩囂絕,城中車馬紛。偶來閑問社,不是故離群。 凈院依風(fēng)色,游心禪日曛。徘徊松柏間,香靄共氤氳。 其二《上元過慈恩寺》 明·劉效祖 天家開寶地,咫尺是西方。塔擁慈云色,燈分慧日光。 彤宮施玉食,貝闕鎖金章。何以資靈貺(音況),皇圖萬載昌。 其三《游慈恩寺》 明·何宇度 層塔接遙天,芙蓉次第懸。明君延福地,慈后布金年。 繡栱千尋接,瑤壇百尺連。朝霞籠松柏,如結(jié)鳳樓煙。 其四《興德寺》 明·劉芳名 午暄棲佛院,碧水浸人涼。層阜疑臺榭,盤松儼屋梁。 歡從朋共洽,情與日俱長。酒半殘霞落,歌鐘送渺茫。
(4)邊袖石《十汊海(什剎海)詩》(三首) 平泉花木翠回環(huán),相國樓臺占此間。二百年來人事改,夕陽青映隔城山。
飲水新詞制最工,烏絲格調(diào)宛相同。笛床琴薦清歌夕,猶有平原結(jié)客風(fēng)。
雞頭池涸誰能記,淥水亭荒不可尋。小立平橋一惆悵,西風(fēng)涼透白鷗心。
——據(jù)張任政《納蘭性德年譜 叢錄》,原載《健修堂集》卷十一
======================================================= 按:邊袖石,即邊浴禮(1820-1861)字夔友,號袖石。直隸任丘(今屬河北)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授編修。歷官吏科給事中、歸德知府、汝光道、河南布政使。有經(jīng)世之才而喜為詩詞。有“畿南才子”之目。著有《健修堂詩集》、《空清館詞》。善書法,工行草書,端嚴(yán)工整,秀逸遒勁。 
鼓樓西接后湖灣,銀錠橋橫夕照間。不盡滄波連太液,依然晴翠送遙山。舊時院落松槐在,似境笙簧歲月閑。白首煉師茶話久,春風(fēng)料崤暮鴉還。 ——明.宋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