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冠中繪畫作品欣賞(二十一) 張家界 鏡心 1992年作 梯田 立軸 設(shè)色紙本 1992年作 這是吳冠中在1992年畫的一件“江南水鄉(xiāng)”題材畫,人們已經(jīng)見不到原來的江南風光畫法,一改江南才子型的畫法,轉(zhuǎn)而進入到一種境界式的畫法,與他的代表作《桂林水田》的追求大同小異。此幅《梯田》能將江南水田的山色、水色、光色同時畫出來,與《桂林水田》相比,還是此幅作品略勝一籌。此圖布局精妙,線條準確有力,點線縱橫交織,繁而不亂;色墨交融,華而不雜,非大功力不可有此境界。此圖在畫面增添了空隙與生氣,水波不興的水面,起到動中有靜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令人胸中緊張之氣得以一舒,妙不可言。吳冠中誕生於江南魚米之鄉(xiāng)。兒時故鄉(xiāng)生活的回憶,深深烙印在畫家的腦海里,成為其創(chuàng)作素材之一。吳冠中在回憶童年文章中寫道:“河道縱橫,水田、桑園、竹林包圍著我們的村子。”此圖堪稱吳冠中藝術(shù)成熟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大熊貓 鏡心 設(shè)色紙本 1992年作 熊 貓 鏡心 設(shè)色紙本 1992年作 在吳冠中的藝術(shù)生命里,熊貓題材的墨彩作品僅僅三幅;而此幅《熊貓》更是作者精心結(jié)構(gòu)之作。畫面中的竹子,雖然頗具寫實之貌,其實卻已被抽象成一種生命力的韌性表達,所謂“不絕如縷”,是典型的“吳線”;相對應(yīng)的是憨態(tài)可掬、笨重稚拙的大熊貓,卻只用黑白色塊的強烈對比來表現(xiàn)對“天翻地覆與永恒”的追求。 憶非洲之旅 設(shè)色紙本 1993年作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寫生 鏡框 1994年作 印度尼西亞巴利島 紙本 素描著色·鋼筆、水彩 1994年作 《巴利島》是吳冠中上世紀90年代出訪印度尼西亞期間的一張寫生手稿。因是即景制作,故而畫面顯得輕松、靈動。在這幅寫生手稿中,吳冠中生動地刻畫了印度尼西亞巴利島上的一處風景。韻律感極強的線條夾雜跳躍的色點和濃淡墨快,猶如一曲富有節(jié)奏感和律動感的鋼琴小調(diào)。雖是即景之作,吳冠中卻充分的注重到了虛實、疏密的畫面布局,點、線、面,色彩和黑白被和諧的編織在了一起。整幅畫面看似充滿凌亂的形式元素,卻張弛有度,各得其所。這是吳冠中即景寫生的一個特點。 臥松 1993年作 成交價:2875萬元人民幣 荷花塘 手卷 設(shè)色紙本 1993年作 荷 塘 鏡心 設(shè)色紙本 1995年作
花花世界 鏡心 設(shè)色紙本 1995年作 吳冠中的繪畫藝術(shù)可以說是橫貫中西,他的油畫在色彩和筆法上受到中國水墨畫影響,他的水墨畫則引入了西畫的構(gòu)圖和色彩。此作是以宣紙為基材,以水墨為表現(xiàn)手段的,畫風偏于抽象。畫家以二維平面構(gòu)圖的方法,靈活運用墨塊的干濕濃淡,穿插以大小不同的其它鮮艷色點,形成了一個充滿想象力和活力的畫面。此作技法純熟,色彩熱烈,畫面氣勢博大,屬于畫家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件精品力作。
小鳥天堂 1995年作
林 鳥 鏡心 設(shè)色紙本 1995年作 (未完 待續(x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