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 Abbey)本義是西部大教堂的意思,更準確點兒說,Abbey應是修道院的意思一一人們也常稱它為'西敏寺'。      這兩天車常從這里經過,每次都被它的外觀震撼,今天終于要進里面看看了。       今天早上比平時早出來半個小時,8:30就出發(fā)了; 朋友們到這兒一看: '哇,已經嘎西多寧啦!'都覺得出來早是對了。       西敏寺原來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的隱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經過幾次擴建、重建,直到1875年后,英國哥特復興式建筑風格運動的領袖人物喬治.吉爾伯特對教堂又進行了'哥特'式改造,才有了今天的樣子。       1540年,由于宗教改革運動的關系,西敏寺不再作為天主教的教堂,而成為了圣公會的教堂。      圣公會(Anglican Church),也稱為安立甘會或英國國家宗教,俗稱'英國國教“。屬于基督新教的一個教派一一圣公宗。與信義宗、歸正宗同屬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        今天的西敏寺既非大教區(qū)的主教堂,也非教區(qū)里的教堂,而是王室的專屬教堂。不管是現今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儀式,還是威廉王子與凱特的盛大婚禮,都在這里舉行,那是必須的!         教堂里雖然不可能拍照,但網上還是可以見到一些照片。             西敏寺可以說是英國的圣地,也可以說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英國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埋葬于此。      當年目睹了牛頓葬禮的伏爾泰曾感慨到: '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們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人物的紀念碑。這便是英國人民對于才能的尊敬。'          西敏寺中雖然葬有許多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文學家,雖然有大家熟知的丘吉爾、牛頓、達爾文、狄更斯、布朗寧……但有一塊鑲嵌在地上的無名氏墓碑卻是最震撼人心的一一它是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死亡的無名勇士而建。  無名氏碑的譯文是: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后,我發(fā)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后,我發(fā)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后愿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      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后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據說,許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這塊碑文時都感慨不已。有人說這是一篇人生的教義,有人說這是靈魂的一種自省。 當年輕的曼德拉看到這篇碑文時,頓然有醍醐灌頂之感,聲稱自己從中找到了改變南非甚至整個世界的金鑰匙。      這確是一塊了不起的墓碑,也許每個人看到它的感悟不同,但起碼我們知道萬事要從改變自己入手,用今天中國一句時髦的話來形容: 絕對正能量!          西敏寺給人的感悟是多方面的,要認真去體會需要很多時間,可這次我們只能匆匆而過。人生總會有遺憾,但這個遺憾可以彌補,相信有機會我們還會再來!                  西敏寺與議會大廈附近有個小小公園,丘吉爾的雕像就在那兒。我們可以'大本鐘'為背景留個影,真是個好地方!        | 
|  | 
來自: wilianyang > 《2016英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