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2-13 C元素 1 含碳量越高,剛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韌性就越差。 當含碳量超過0.23%時,鋼的焊接性能變壞,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結構鋼,含碳量一般不超過0.20%。碳量高還會降低鋼的耐大氣腐蝕能力,在露天料場的高碳鋼就易銹蝕;此外碳能增加鋼的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 Si元素 2 1、它可以提高鋼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韌性下降,電工用的鋼中含有一 定量的硅,能改善軟磁性能。 2、硅也是煉鋼時作為脫氧劑而加入鋼中的元素。硅與鋼水中的FeO能結成密度較小的硅酸鹽爐渣而被除去,因此硅是一種有益的元素。硅在鋼中溶于鐵素體內使鋼的強度、硬度增加,塑性、韌性降低。鎮(zhèn)靜鋼中的含硅量通常 在0.1%~0.37%,沸騰鋼中只含有0.03%~0.07%。由于鋼中硅含量一般不超過0.5%,對鋼性能影響不大。 3、在煉鋼過程中加硅作為還原劑和脫氧劑,所以鎮(zhèn)靜鋼含有0.15-0.30% 的硅。如果鋼中含硅量超過0.50‐0.60%, 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顯著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抗拉強度,故廣泛用于作彈簧鋼。 4、在調質結構鋼中加入1.0-1.2%的硅,強度可提高15-20%。硅和鉬、 鎢、鉻等結合,有提高抗腐蝕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熱鋼。含硅1-4%的低碳鋼,具有極高的導磁率,用于電器工業(yè)做矽鋼片。 5、硅量增加,會降低鋼的焊接性能。 6、提高鋼中固溶體的強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鋼的韌性和塑性降低。 7、硅能顯著地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極限和屈強比,這是一般彈簧鋼。 8、耐腐蝕性。硅的質量分數(shù)為15%-20%的高硅鑄鐵, 是很好的耐酸材 料。含有硅的鋼在氧化氣氛中加熱, 表面也將形成一層SiO2薄膜,從而提高鋼在高溫時的抗氧化性。 Mn元素 3 1、能提高鋼的強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響,并能提高鋼的淬透性,含錳量很高的高合金鋼(高錳 鋼)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2、錳是煉鋼時作為脫氧劑加入鋼中的。由于錳可以與硫形成高熔點(1600℃)的 MnS,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硫的有害作用。錳具有很好的脫氧能力,能夠與鋼中的FeO成為MnO進入爐渣,從而改善鋼的品質,特別是降 低鋼的脆性,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因此,錳在鋼中是一種有益元素。一般認為,鋼中含錳量在0.5%~0.8%以下時,把錳看成是常存雜質。技術條件中規(guī)定,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中,正常含錳量是0.5%~0.8%;而較高含錳量的結構鋼中,其量可達0.7%~1.2%。 3、在煉鋼過程中,錳是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一般鋼中含錳0.30-0.50%。在碳素鋼中加入0.70%以上時就算“錳鋼”,較一般鋼量的鋼不但有足夠的韌性,且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提高鋼的淬性,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如16Mn鋼比A3屈服點高40%。含錳11-14%的鋼有極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機鏟斗,球磨機襯板等。 4、錳亦為鋼中重要元素,其作用及影響如下:
5、錳量增高,減弱鋼的抗腐蝕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錳鋼的主要缺點是:
6、降低鋼的下臨界點,增加奧氏體冷卻時的過冷度,細化珠光體組織以改善其力學性能,為低合金鋼的重要合金元素,能明顯提高鋼的淬透性,但有增加晶粒粗化和回火脆性的不利傾向。 7、Mn的有益作用是:高的強度和耐磨性,淬透滲碳,冷作硬化14%(高耐磨鋼),17~19%(護環(huán)鋼) ① 作為煉鋼的脫氧劑用,因為一般鋼中均含Mn,其量≤0.7%。 ② Mn和S作用抵消S對鐵的紅脆影響。 ③ Mn對各類鋼的作用是: 珠光體Mn鋼:可提高其強度和耐磨性,塑性亦不錯。所以它能細化珠光體組織。(對含碳量較高的鋼,Mn↑, 塑性稍有降低。對低碳鋼則含Mn↑,而韌性↑。 奧氏體Mn鋼:有足夠高的塑性和很高的耐磨性。所以Mn能增加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擴大γ相區(qū)得奧氏體。降低淬 火時的臨界冷卻速度。降低鋼的臨界點(A1和A3)同碳量碳素鋼低25~30℃,所以可提高鋼的淬透性,淬火時 的變形也比較小,因此適于制大截面和復雜的零件。Mn=5%時,Mn降至0℃。 馬氏體Mn鋼:易使之發(fā)脆、淬裂。Mn易溶于鐵素體內,形成弱碳化物其穩(wěn)定性不強。所以加熱過程中極易完全溶入奧氏休中,加之其臨界點又低,所以晶粒極易粗化、極易淬裂,為此應嚴格控制淬火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一般均以油淬或流動空氣中冷卻為宜,只有形狀簡單件才好用水淬。 調質鋼:將降低其塑性(回火脆性影響)。 滲碳鋼:Mn的存在能促進滲碳作用,所以能大大提高鋼的表面硬度與耐磨性,尤其可貴的是在滲碳時表面軟點 較少,也不改變過分增碳的傾向。(滲碳后的錳鋼,在最后淬火前,應進行一次正火或退火處理,以消除因長時間滲碳造成的心部過熱)。 結構鋼:將促使其回火脆性增強。 工具鋼:加入約1%Mn,可減少淬火時的體積變形,這對于精密工具和長形工具來說有重要的意義。(如CrMn、 CrWMn鋼等)。 ④ Mn可改善鋼的焊接性和低溫性能,還可減慢鋼的脫碳。 ⑤適量的Mn還可以改善鋼的切削性能。 ⑥ 對某些鋼,Mn的作用可代Ni,能擴大γ相區(qū)得奧氏體,如模具鋼(增強淬透性)、奧氏體鋼等。 ⑦ 高錳鋼對冷工硬化敏感,可提高鋼的強度和耐磨性。(Mn=10~14%,而C=1~1.4%) ⑧ 鉻錳奧氏體鋼的熱強性很好,甚至可超過Cr、Ni鋼,加4%Cr、Ni紅熱耐磨性更好。Mn價廉。 錳的不良影響是: ① 增加鋼的過熱敏感性(粗晶):這是由于含Mn滲碳體的穩(wěn)定性不強,在加熱過程中很容易完全溶于奧氏體中。加之,Mn鋼的臨界點亦較低,所以就易粗晶了。為此鍛造和熱處理加熱都要嚴格控制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所有合金元素中,Mn是不能減低奧氏體晶粒長大傾向的元素,相反引起粗晶。 ② 增強鋼對白點的敏感性,故要緩冷。(含C>0.3%時影響即較大) ③增強回火脆性,且易形成帶狀和纖維組織。故縱、橫向性能差較大(Mn>2.4% 延伸率↓↓) ④ 高錳鋼熔點低(Mn13~14%,T熔1350~1400℃)平均線膨脹系數(shù)大(相當于鋼類矽鋼的1.9倍),導熱系數(shù)?。s為同類矽鋼的1/3~1/4),熱加工稍難。 ⑤ 高錳鋼在冷速不夠時,易生成塊狀碳化物沿晶界析出,使鋼變脆,采用水淬速冷時,可使碳化物來不及析出,得到均勻奧氏體組織,性能改善。但因為含Mn量高,導熱性差,速冷則溫差應力大而易淬裂,所以淬火次數(shù)不宜多。 含Mn鋼的分類: ① 碳鋼:a、正常含Mn量碳鋼Mn=0.25~0.8%B、較高含Mn量碳鋼Mn=0.7~1.0%及0.9~1.2% ② 錳鋼:Mn=1.1~1.8%少數(shù) ~2.4% ③ 高錳鋼:Mn=13~14%(C=1.0~1.3%)注:Mn<1.2%為煉鋼脫氧及稍許改變鋼性能,作一般矽鋼。Mn=1.1~1.8%或2.4%為具高塑性、耐磨性,強度而被采用。Mn=2.4~13%為粗晶極脆而不可用。Mn=13~14%為冷工硬化而成為高耐磨鋼。 Cr元素 4 1、能提高鋼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鋼的抗腐蝕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2、鉻在鋼中的角色多元且重要,它會形成安定而硬的碳化物,而且具抗蝕性,其主要作用有:
3、鉻在結構鋼和工具鋼中,鉻能顯著提高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時降低塑性和韌性。鉻又能提高鋼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蝕性,因而是不銹鋼,耐熱鋼的重要合金元素。
缺點:
4.、鉻的有益作用:具有許多有價值的性能:高硬度、高強度、屈服點、高的耐磨性而對塑性、韌性影響又不大,高的抗氧化性,耐蝕性,還能提高電阻和導磁率等等。 1)Cr是中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在所有各種碳化物中,鉻碳化物是最細小的一種,它可均勻地分布在鋼體積中,所以具有高的強度、硬度、屈服點和高的耐磨性。由于它能使組織細化而又均分布,所以塑性、韌性也好,這對工具鋼尤有價值。 2)Cr的碳化物也較難溶解,在短時間加熱下有阻礙晶粒長大作用,長時間滲碳還會粗晶。所以可減小過熱敏感效應。 3)Cr可使A 體分解速度減緩,降低淬火時的臨界冷卻速度,因而有助于M體形成和提高M體的穩(wěn)定性,所以Cr鋼均有優(yōu)良的淬透性,且淬火變形較小。注意:Cr是鐵素體形成元素,縮小γ區(qū),所以在沒A體化元素存在時,高Cr鋼將呈鐵素體組織。 4)Cr與W或Mo結合,能使淬火鋼中殘余奧氏體增加,而有助于獲得需要粉碎程度的碳化物相。 5)Cr能大大提高結構鋼的強度和塑性,這種影響在Cr與Ni結合的鋼中尤其顯著。如12CrNi3N等。 6)Cr≥12%時,有好的耐蝕性,再加8~9%的Ni,耐蝕性更會大大提高。Cr提高耐蝕能力的作用隨含碳量增加而會有所降低,因為Cr與C結合后不起作用。 7) Cr≥25~30%時,有好抗氧化性。如Cr=27~28%即可作1300℃的熱電偶溫度計的防護罩,當Cr與Si、Al結合時,甚至Cr相當少而抗氧化性也很高。如Cr 6~10%+Si 2~3%就有高的耐熱性和抗氧性。 8)Cr、Al結合(1Cr17AL5、Cr13AL4等)及Cr、Ni結合(如Cr15Ni60、Cr20Ni80等)均有很高的電阻。 9)Cr能提高鋼的矯頑力和阻止鋼的組織時效,所以Cr鋼用于制造永久磁鐵。 10)Cr價較低。 11)因為Cr可形成穩(wěn)定的碳化物,減緩碳的擴散和生成緊固的氧化皮膜,所以可降低脫碳作用。 12)含Cr>2.5%的多元素合金鋼。(18Cr3MoWVA、20Cr3MoWVA等)是良好的抗氫蝕鋼。 來源:每天學點熱處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