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征明是唐伯虎的生前好友,兩人同為明朝畫家、大文學家和大書法家。文征明生于1470年,與唐伯虎同年出于,比唐伯虎小幾個月,1559年3月去仙逝,享年89年。在古年,70歲算都是少有的長壽人,89歲的文征明可以算得上是老神仙了。 文征明生在一個武官之家,父親曾是武將,但不并是我們平常意義上理解的那種目不識丁的武夫,文的父親也是能吟詩作對的人,后來天下太平,文父親先做了縣令,后升任南京太仆寺丞,文征明一直跟在父親身旁,受父親的寵愛。 文征明兄弟好幾個,為什么獨得父親喜愛呢?是不是也是因為他跟唐伯虎一樣,從小聰明伶俐、過目不忘?非也,恰好相反,文征明從小生性遲鈍,好在為人忠厚這一點深得父親看重,于是每每升官赴任必帶在身邊。 文征明11歲才開口說話,比一般人是晚了不止是一星半點,但好在文父親對他信心滿滿,11歲開始說話后,文父就送他去念外塾,并斷定,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文征明15歲時與唐伯虎相識,并結(jié)為好友,同歲的唐伯虎非常喜歡去文家,且經(jīng)常請教文父各種學問。看見沒,文父也絕對不是一般人,唐伯虎從小過目不忘,而且刻苦攻讀,15歲時已小有成績,卻仍需向文父請教學問。 18歲的文征明參加鄉(xiāng)試,成為秀才,但考官卻說他字寫得不好。于是文征明開始苦練書法, 《千字文》每天臨10遍是基本功,大家想想能在沒有監(jiān)督的情況下,自覺每天至少10遍《千字文》,有多少人能作得到,而且不是一朝一夕。 文征明19歲時因看到沈周的畫作《長江萬里圖》,非常欣賞敬佩,決定跟隨沈周學畫。沈周本來怕影響文征明科考,不愿收他為徒,但文征明誠心要學,最終沈周也被他的誠心感動。文征明最后成為沈周的得意弟子。 1492年,文征明與吳氏結(jié)為夫妻,并且從一而終,最終兩人白頭偕老。 在成家后的二十年里,文征明逢試必考,卻屢試不中。然而,他是民間的名氣卻已經(jīng)非常大了,并有眾多代表畫作問世。 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與琢磨,文征明的繪畫技巧與深度日漸提高,喜歡畫山水、蘭竹、人物、花卉等,特別是山水畫。在書法方面,文征明對篆、隸、楷、行、草都很在行,最擅長的是小楷,他寫的小楷溫潤秀勁,字如其人,果然錯不了,他的小楷寫于自己的畫卷上,風格合諧統(tǒng)一,被稱為“明朝第一”。 文征明從小并不聰明,但貴在其有堅持與刻苦的精神,還有就是他長壽,活到89歲,從來都是筆耕不綴,并且嚴格要求自己,如是留下了大量的高質(zhì)量的書法、繪畫、文學作品,被后人所稱贊,成為真正的大家,果然不負文老父親的期望,終成大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