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第14講太陽傷寒與麻黃湯的適應證(下)

 古道岐黃 2017-01-29

  有一年我到黑龍江去講課,那是在聽萬老師的課之前。在那里講課的時候,我說麻黃湯這張方子,在北京用得很少,所以我們在北京中醫(yī)學院有些同學提出來,這個方子可以淘汰,我不知道黑龍江地區(qū)用得多不多。下課以后,因為聽課的學員大多數(shù)是臨床醫(yī)生,這些臨床醫(yī)生幾乎都是師帶徒出身,而且有多年臨床,我記得在那里講課的時候,學員多比我年齡大,我想是70年代還是80年代,他們在當?shù)囟际敲t(yī)了。

  為什么黑龍江省衛(wèi)生廳組織這次學習班呢,就是他們在晉升主治醫(yī)師的時候,都被卡下來了,因為晉主治醫(yī)師要參加考試,考試考的是統(tǒng)編的教材,他們跟老師學習的時候,背的是《醫(yī)宗金柬》,因此他們臨床療效很好,晉升主治醫(yī)師就是晉升不了,所以省衛(wèi)生廳決心要把這批人,進行一種培訓,然后讓他們在考主治醫(yī)師的時候,能夠通過。在講《傷寒論》的時候,就把我給找去了,我給他們上課。我頭一天上課的時候,教室是平房,外面就有好多人,我說這些人來干什么來了,是找北京遠來的和尚看病來了呢,還是怎么回事呢。原來一下課,那些人都是找我們學員的,那些病人好像一天都離不開那些學員,這些學員在當?shù)囟际敲t(yī),所以我在那個班,給他們上課的時候,就作了許多許多的交流,也使我很長見識。下課以后,這幫同學說,哎呀,郝老師,我們這個地方,麻黃湯用的機會有很多很多。比方說小兒肺炎,那個地方幾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氣溫,比現(xiàn)在似乎還要低一些,現(xiàn)在黑龍江有時候氣溫也很高,那時候氣溫很低,小兒肺炎特別多,死于小兒肺炎的也是很多,可是在我們中醫(yī)診所,我們常常及早治療,截斷病程,使這個病不進一步發(fā)展了。我說,你們怎么截斷病程,小兒肺炎的早期,先有寒戰(zhàn),后有高熱,然后無汗而喘,這正是麻黃湯證,所以我們一用麻黃湯,汗一出就行了。我說你們用麻黃湯,麻黃用多少,我們對小孩最少都用15克,他們那里的1錢等于5克,所以我們用3錢的話就等于15克,我們最少都用15克,麻黃15克,桂枝10克,甘草5到6克,杏仁10克,這是最少最少的,兒童用量,至于成年人,我們20克、30克都用過。

  上次我不是給大家說過嗎,我給他們開藥方之后,他們笑話我,你們南方大夫不敢開,我說我不是南方大夫,我是北京的。他們說,北京就是南方。在他們那,北京都成了南方了。我說那你們怎么開藥,我們從來沒有什么3克呀,6克呀,9克呀,我們最少10克,15克,20克,25克,30克,你看我們開白茅根以100克,200克,300克,500克來計算,黃芪也是這樣,50克,100克,150克,你上我們藥房去看看吧。

  然后他們就帶我去藥房看,有的藥還沒有拿走,放在那柜臺,我一看,我傻眼了,這么大包子的一包藥,7包藥摞起來這么高,我就問那藥房的師傅,我說你們這是給人吃的嗎?藥房的師傅很不高興,我們這就是人的醫(yī)院,不是獸醫(yī)院,因為他很明白,我在北京只是見到過獸醫(yī)院,給馬吃的藥是這么大的包子。我說那你們這個藥怎么煮,拿鍋煮,我說沒這么大的砂鍋,拿大鋁鍋,他們用大鋁鍋、大蒸鍋來煮藥,這藥量就是這么大,所以在他們那邊,麻黃湯是常用的一張方子。

  因此我現(xiàn)在舉南方的、江西的例子可以用麻黃湯,我又舉東北的例子麻黃湯更常用,所以這個方子不能淘汰。

  臨床上典型的太陽傷寒表實證還是存在的,你要遇到這種證候,就用麻黃湯,沒有問題。至于用量問題,要根據當?shù)氐臍夂蚯闆r,根據這個人的具體體質,但是我們應當把握一個要點,麻黃,《傷寒論》原文說是三兩,桂枝是二兩,甘草是一兩,杏仁是70粒,麻黃、桂枝、甘草的劑量比例是3:2:1,大體把握這樣一個比例就行了。當然我們在臨床用的時候,常常麻桂的量相等,但是麻黃和甘草的量你不能倒過來,你如果把麻黃、桂枝、甘草的劑量比例改成1:2:3,那就發(fā)不了汗,只是注意這么一個問題.杏仁70粒去皮尖是多重,我們在藥房,選上粒杏仁,去掉皮尖,稱重,實際上就是選200個中等大小的杏仁半粒,一個杏仁不是兩瓣嗎,選200個中等大小的杏仁半粒,一稱是40克,那也就是說10個杏仁是4克,70個杏仁是四七28克。

  不要忘了張仲景開的這個量是幾次治療量,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那個時候他老師用新采的麻黃,它的辛溫燥烈的之性比較強烈,所以要先煮,去上沫,減少它辛溫燥烈的副作用,因為辛溫燥烈太盛的話,它容易動陽氣,吃完了心率容易快,容易心慌心跳,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把其他的藥再放進去,煮取二升半,你看你二升半怎么吃,溫服八合,一次只吃八合,漢代的一合等于20毫升,漢代的一升等于200毫升,一次吃八合的話就是160毫升,和我們今天喝藥的量是差不多的。

  大家有功夫去天安門廣場的東側歷史博物館看,歷史博物館有許多漢代的銅合,漢代的銅升,漢代的銅斗,甚至還有一個大斛。合、升、斗、斛,這都是漢代的容量,你看那個合小到什么程度呀,小到沒法讓手拿,所以它有一個長長的把,我第一次去看的時候,我只是以為那是漢代的一個勺,后來才發(fā)現(xiàn)它旁邊寫著,這是漢代的合,因為它太小了,20毫升是多么少呀,它沒法拿,所以它要有一個長長的把,像我們今天的小勺一樣。漢代的升,就是這么小,也就是盛200毫升,等我以后會專門講一次漢代的度量衡和中國古方的劑量換算的問題。

  接著看方后,"覆取微似汗",覆就是蓋被子,盡管麻黃湯,它是個純辛溫的發(fā)汗的方劑,但是在發(fā)汗的要求上,還是要發(fā)小汗,發(fā)微汗。

  因為麻黃湯發(fā)汗力比較強,所以不需要配合喝熱稀粥,"不須啜粥",底下還有句話,"余如桂枝法將息",剩下的,就像桂枝湯方后所要求的那樣進行調養(yǎng),甚至包括飲食的禁忌和護理。

  麻黃湯的適應證,第一個是治療太陽傷寒表實證,第3條我們以前講過了,第35條我們剛剛講過。

  下面51條,52條,看51條,"脈浮者,病在表,可發(fā)汗,宜麻黃湯",52條是,"脈浮而數(shù)者,可發(fā)汗,宜麻黃湯",這兩條強調一個什么問題呢,你要用麻黃湯的話,你辨證是太陽傷寒表實證,你要決定用麻黃湯的話,一定要確實審查他的脈一定是浮的,脈不浮,不能用麻黃湯,這兩條的意思就是這樣,強調了要用麻黃湯必須脈浮,因為脈浮提示了正氣能夠抗邪于表,氣血能夠浮盛于外,它提示了里氣不虛。因為太陽傷寒表實證本身有發(fā)熱,發(fā)熱心率就快,所以他本身脈是快的,所以浮數(shù),這個"數(shù)"不是里有熱的"數(shù)",而是病本身有發(fā)熱,它就脈數(shù),所以脈快點沒有關系,只要是太陽傷寒表實證,脈浮的你就可以用麻黃湯。

  51條,52條就強調了脈浮,實際上第37條也強調了要用麻黃湯的話,脈也一定是浮的。"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都,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太陽病的自然病程是7天,這像我們前邊曾經提到的,"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但是,那是一般情況,也有一些情況比較特殊,也有一些人,由于體質因素,他比較例外。

  這一條就是,仲景看到的這個病人,一個太陽病,10天已經過去了,10天過去以后,他可能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呢,一種是病將要自己好了,將要自己好了,他的臨床表現(xiàn)是脈浮細而嗜臥。

  太陽傷寒表實證,脈是浮緊的,現(xiàn)在由緊而變細,提示了什么呢?提示了邪氣退,由緊而變細,也就是說由大而變小,這是個動態(tài)觀察的脈象,由緊而變細,由大而變小,細者小也,細脈是一種小脈,這提示了邪氣退。

  《黃帝內經》關于脈象曾經有這樣的兩句話,說"大則病進,小則平",是說在一個病的發(fā)展過程中,脈由大而變小,由浮緊,變得沒緊了,這提示了邪氣衰退。所以不要一看到脈,怎么現(xiàn)在沒有多力量了,這提示了邪氣衰退。

  "大則病進,小則平",在臨床上很有意義,我年輕的時候作大夫是體會不到的。

  有一年,有一個腫瘤晚期的病人,家屬說,郝大夫,你來給我們看看,我們這個病人還能活多少天,因為都知道這個病人要死,說,如果說他還有一兩周的話,我們在外地的親戚朋友可以回去,到時我們再來,他們工作都很忙,外地的親戚朋友都來了北京。

  我摸了摸脈,脈很有力量,我說,這么有力量的脈,能死人嗎?我說恐怕沒什么事吧,你們都回去吧。這是我頭一天晚上我看的。第二天一大早,我的電話就響了,那個家屬打來電話說,郝大夫,我們那個病人剛才死了。哎呀,我這下好沒面子,我說你們這些親戚怎么樣?他說他們親戚還沒來得及買票呢,當然也就沒有回去了。那一次給我很深很深的印象,就覺得很沒面子,我說我讓你們親戚都回去,我就心想我昨天摸的這個脈怎么有力量,第二天早晨病人就沒了呢?我突然意識到這就是"大則病進"。本來他是一個腫瘤晚期的病人,極度消瘦,脈象應當很弱,可是他的脈很有力量,這提示了什么呢,提示了邪氣盛。

  所以這就是"大則病進"。一個知識分子,一個經常沒有更多體力活動的人,他的脈應當小,如果你摸他有脈,突然很大,和他的工作的經歷,和他的身體素質不相符的話,就要提高警惕了。

  有一年我和一個老師去北郊,給一個兄弟院校上課,坐到車上,她就坐我旁邊。她說郝老師,這些日子我老覺得特別特別的累,你摸摸脈看能不能知道是什么病。

  我一摸她的脈,又大又有力,還快。

  我說你血壓高吧,她說不高。

  我說你有糖尿病吧,她說沒有。

  我說你甲狀腺機能有亢進嗎,她說沒有。

  我說要不您系統(tǒng)查一查身體,這是5月份的事情。

  她說咱們3月份剛做了體檢,我沒有任何問題。

  我說那您注意不要太勞累。我就覺得她作為一個女同志,當老師,不應當有這么大的脈,我就擔心她身體有什么問題,當時我沒有更多的經驗,我又不能再說什么。

  6月、7月,然后放暑假以后,我就到外地去了。暑假回來,有個老師告訴我,某某老師住院了。我說什么問題,他說是肝癌,我一下就想到,我5月份摸她的脈為什么大,實際上這種大脈已經提示了她體內有一種代謝旺盛的病灶,只不過我沒有更多的經驗,我不敢給她斷定,我只是讓她注意一下健康。后來這個老師很快地就去世了,這又給我留下一個很深刻的印象。

  又有一年,我外地的一個同學來北京,他先在外地給我電話,說我這些日子躺在床上,就覺得我的心臟咚咚地跳,我的體內就好像有一個代謝旺盛的病灶在活動。

  他一打這個電話,我說你還有什么不舒服。

  他說我累。

  我說還有什么不舒服。

  他說原來我很胖,現(xiàn)在一摸,肉都沒有了,體重兩個月掉了10公斤,20斤。

  我說你趕快來北京,查的結果也是肝癌。

  當然我們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法,他活了一年零兩個月。他一來的時候,他本來是個知識分子,我的同學,那應當身體比較弱,脈應當比較細,一摸脈,脈大,結合前面那個經驗,"大則病進",我就擔心,結果一系統(tǒng)檢查,查到了這么個結果。

  所以我們在這里脈由浮緊,浮而有力,變得浮細了,這倒是一件好事,這提示了邪氣退。嗜臥,沒有那種煩熱,只不過大邪已退,所以病人就躺在那里安靜的休息,這提示了"外已解也",這提示了表邪已經解除了,"設胸滿脅痛者",如果太陽病過了10多天以后,出現(xiàn)了胸悶脅痛,胸脅是少陽經所過的部位,那提示邪已經傳入少陽。胸滿脅痛是少陽經受邪,少陽經氣不利的表現(xiàn),當然有是證就用是方,就給他用小柴胡湯。

  第三個情況,"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太陽病,過了10多天,脈仍然只是浮緊的,但浮是浮緊的,那說明證候沒有變,盡管病程時間比較長了,那仍然用麻黃湯,"有是證就用是方",仍然用麻黃湯。所以51、52、和37條,它所強調的是,你要用麻黃湯的話,在麻黃湯這些主證都具備的前提下,一定是脈浮的,可以是浮數(shù),這是麻黃湯的第一個適應證。

  麻黃湯的第二個適應證,是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第36條,打開講義第29頁,看原文36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太陽病,當然是太陽傷寒表實證了,以方測證,因為它用了麻黃湯。這個陽明病是什么?有的注家說,是陽明里實證,如果太陽表證兼有陽明里熱,兼有陽明里實,按照慣例,張仲景是用麻黃湯還是用桂枝湯,記得嗎?

  我們在講桂枝湯適應證的時候,曾經提到,表證兼有里熱,表證兼有里實的,不管這個表證是有汗,還是無汗,在解表的時候要用桂枝湯,而不用麻黃湯,為什么呢?麻黃湯是個純辛溫的發(fā)法方子,在發(fā)汗的過程中,容易傷津液,容易助里熱,容易促進里燥實的形成,所以太陽兼里熱,兼里實,要發(fā)汗的話,仲景是不用麻黃湯而用桂枝湯。

  可是這一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仲景卻用了麻黃湯,那就提示這個陽明病,不是里熱,不是里實。

那是什么呢?我們下次課再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