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寶爸來問,說出差好幾天剛回來,想和寶寶親近一點,以免生疏,但是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今天就推薦一些很容易做到的親子游戲。爸爸媽媽都可以做到哦! 1.親子游戲:小馬得兒駕(能獨立坐) 媽媽坐在凳子上,寶寶兩腿分開坐在媽媽的腿上,放一些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媽媽跟著音樂節(jié)春天抖動雙腿,讓寶寶感知節(jié)奏的同時感受快樂。 2.親子游戲:變魔術(能抓握玩具) 兩只空碗倒扣在地上,把一樣玩具或水果放在其中一只碗下,讓寶寶注意看媽媽移動效換碗 的位置,最后猜一猜哪唱只碗下有東西??梢愿鶕?jù)寶寶能力增加交換次數(shù)。 3.親子游戲:找一找我在哪(一歲之后能辨別東西) 準備一組相對應的圖片和實物,可以是水果、蔬菜和日用品等。讓寶寶根據(jù)圖片找實物或根據(jù)實物找圖片。開始可以是幾種,而后慢慢增加種類。 4.親子游戲:煎雞蛋(適合年齡:1-3歲) 打一個生蛋,讓寶寶觀察蛋黃、蛋清;再把蛋煎熟觀察蛋清變白;最后和寶寶一起做煎雞蛋的游戲:準備幾張大的白圓紙片和小的黃圓紙片,引導寶寶把黃色紙粘到白色紙上,雞蛋就煎好了。 5.親子游戲:小手爬山(一歲) “小小手學爬山,一爬爬到腳背上,腳背腳背摸摸。小小手學爬山,一爬爬到膝蓋上,膝蓋膝蓋碰碰。小小手學爬山,一爬爬到肚子上,肚子肚子揉揉----”媽媽自編兒歌邊念引導寶寶做動作,讓寶寶通過游戲來認識自己的身體。 6.空氣寶寶(一歲半) 用一些薄的塑料袋,和寶寶一起去抓空氣。即把袋撐開,再快速扎緊,讓袋里充滿氣。然后引導寶寶用手去拍“空氣寶寶”,在拍的同時告訴寶寶上和下等方位。 7.不同的聲音(一歲半) 在相同的飲料瓶里分別裝一點水,米和一顆石頭,搖一搖給寶寶聽,讓寶寶感受不同的聲音。然后放音樂,讓寶寶跟著音樂玩自制的樂器。 8.特殊的按摩(剛出生就可以) 爸爸抱著寶寶,或者讓寶寶躺在床上。爸爸將臉湊近寶寶,用下巴或臉頰輕輕地蹭寶寶的臉頰、小手或者小腳丫等。一邊玩一邊和寶寶說話、逗笑。爸爸的胡子對寶寶來說是一種特殊的按摩,不過對新生的小寶寶,爸爸的胡子可要事先刮一下。 寶寶的收獲:和爸爸的親密接觸感覺很不一般,皮膚這一全身最大的觸覺感受器也獲得了不一樣的觸覺體驗。 爸爸的收獲:這個玩法可是爸爸的專利,媽媽是無法給予寶寶的。 9.蒙頭“怪物”(兩個月以上的寶寶) 寶寶躺在床上。爸爸媽媽一邊叫著寶寶的名字,引起寶寶的注意,一邊靠近寶寶。在寶寶看著爸爸媽媽的時候,家長就用被單蒙住腦袋,和寶寶逗笑。 寶寶的收獲:看到了一個跟平常不一樣的爸爸,真是太有趣了! 爸爸媽媽的收獲:讓寶寶感到自己是一個富有幽默感的人,這也激發(fā)了寶寶的好奇心。 10.大肚子“青蛙”(適合4個月以上趴著能抬頭時間較長的寶寶玩。) 爸爸躺在床上,寶寶趴在爸爸的肚子上。爸爸的肚子一起一伏,帶動寶寶做上下起伏運動。 寶寶的收獲:被爸爸的肚皮彈上彈下的感覺超爽,爸爸的肚子太神奇了! 爸爸的收獲:既鍛煉了腹肌,又能逗得寶寶咯咯地笑,何樂不為呢?! 11.舉高高(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玩。) 爸爸媽媽雙手抓穩(wěn)寶寶,將寶寶舉起來,一邊舉一邊說:“寶寶坐電梯嘍!”在高處稍停留幾秒鐘,眼睛看著寶寶,然后將寶寶放下來,說:“寶寶下來嘍!”反復玩幾次。 寶寶的收獲:爸爸是家中最高的人,力氣又大,被他舉到高處,真是“一覽眾山小”啊。 爸爸的收獲:鍛煉了胳膊的力量,這比舉一個啞鈴有趣多了。 12.一二一,邁步走(適合9個月以上會站立的寶寶玩) 寶寶的后背貼著爸爸媽媽的膝蓋,雙腳踩在爸爸媽媽的腳背上。 家長拉著寶寶的雙手,一邊喊著“一二一”的口令,一邊邁著適合寶寶的小步子,帶動寶寶往前走。 寶寶的收獲:知道怎樣邁開步子移動身體了,以后學習走路就有經(jīng)驗啦。 爸爸媽媽的收獲:多走路還鍛煉腿腳呢,只是腳背多了一個甜蜜的負擔,時間長了有點發(fā)麻。 13.爸爸大滑梯(1-2歲) 飛翔的感覺在寶寶來講就是一些晃動、上升、下降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感覺游戲可以玩,爸爸可以仰臥屈膝,把寶寶放在膝蓋上,兩手扶住寶寶的身體,鼓勵寶寶向下滑。并對寶寶說:“滑滑梯嘍”,媽媽在下面張開懷抱,迎接寶寶,當寶寶滑下的時候,把寶寶抱住。 14.蕩秋千(1-2歲) 爸爸雙手從背后摟住寶寶,將他托起來,有節(jié)奏地前后搖晃,就像蕩秋千一樣。一邊搖晃,一邊教寶寶數(shù)著,一下,兩下,三下…… 寶寶的收獲:爸爸的手好有力啊,感覺就要飛起來了! 爸爸的收獲:運動量有點大,玩多了胳膊有點酸,不過看到寶寶開心的樣子,再累也要堅持。 15.攔路虎(1-2歲) 寶寶走路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故意擋住道,不讓寶寶走過去。寶寶不僅不會生氣,而且還會很開心,并想辦法繞過爸爸媽媽。這時,爸媽們可以把寶寶逮住,抱一會兒,然后再放行。當然,爸爸媽媽偶爾也要放行一下,讓他有成就感。 寶寶的收獲:奇怪,爸爸怎么不讓我走了呢?和爸爸玩,總有新奇的事發(fā)生! 爸媽的收獲:小家伙跌跌撞撞地走和笨拙躲閃的樣子,真是太可愛了! 16.蹺蹺板(1-2歲) 爸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兩腿向前伸直。媽媽順勢將寶寶放在爸爸的腿上,讓寶寶的臉朝前。爸爸將雙腿抬起成蹺蹺板的樣子,抬著寶寶做一上一下的運動。 寶寶的收獲:比真的蹺蹺板舒服多了! 爸媽的收獲:既鍛煉了腿勁兒,又鍛煉了腹肌,是一項很好的減肥運動。 17.坐飛機(1-2歲) 爸爸蹲下身子,媽媽幫助寶寶騎到爸爸的肩膀上。爸爸抓住寶寶的雙手說:“飛機就要起飛了,寶寶坐好嘍。”然后慢慢站起來,在地上轉圈,說:“飛機降落了,寶寶下來吧?!眿寢寧椭鷮殞殢陌职值募绨蛏舷聛怼H绻麑殞毟吲d,就重復玩幾次。 寶寶的收獲:飛到高空,看到的東西都和平常的不一樣了! 爸爸的收獲:腰、肩膀、背部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18.騎大馬(1-2歲) 爸媽趴在地上,雙膝著地當大馬,讓寶寶騎在背上,馱著他在地上來回移動。 寶寶的收獲:爸爸媽媽變成大馬了,真好玩! 爸爸媽媽的收獲:可以自由自在地像孩子一樣在地上爬,感覺又回到了童年。 溫馨提示: 開始時,爸爸的動作幅度不要太大,動作要輕柔些。等寶寶適應后,再加大幅度。還要隨時注意寶寶的安全,防止寶寶從側邊滑下來。 19.推小車(1-2歲) 寶寶雙手撐在地上,爸爸或者媽媽用一只手抬起寶寶的雙腿與身體平行,另一只手托住寶寶的小肚子,鼓勵寶寶移動雙手往前“走”。開始時,寶寶可能不太會玩,爸爸媽媽托著寶寶的那只手可以稍微用點力,推著寶寶往前移動。 寶寶的收獲:想不到用手也能走路呢! 爸媽的收獲:鍛煉了蹲的功夫。 20.戳報紙(1-2歲) 爸爸媽媽看報紙的時候,如果寶寶正想過來玩,不妨就教他用手指去戳報紙。開始時可能只是無意識的動作,但是當發(fā)現(xiàn)這也可以成為好玩的游戲時,寶寶會開心地玩起來。如果爸爸媽媽不想讓新買的報紙被弄壞,就拿看過的報紙讓寶寶戳著玩吧。 寶寶的收獲:這個小小的手指頭就能把爸爸的報紙給戳出一個大洞來,透過這個洞還能看到爸媽驚訝的表情,太好玩了! 爸爸媽媽的收獲:一邊看報紙一邊就跟寶寶玩了,兩不誤。 21.枕頭大戰(zhàn)(2-3歲) 爸媽拿一個枕頭頂在頭上或肚子上,寶寶拿一個枕頭向爸媽沖過來,看看能不能將爸媽沖倒。如果沖不倒,孩子還會發(fā)出第二次、第三次進攻。感覺差不多的時候,爸媽就讓寶寶沖倒一次吧,給寶寶一種成就感。 寶寶的收獲:看來我的本事真是越來越大了。 爸媽的收獲:寶寶開心了,雖然自己累一點,心情卻很不錯。 23.像考拉一樣(2-3歲) 寶寶坐在爸爸的腳背上,雙手緊緊抱住爸爸的一條腿,爸爸就這樣帶著寶寶在屋子里走來走去。累的話,換一條腿接著玩。如果寶寶玩起來沒完沒了,爸爸可以提個要求,從哪里走到哪里,游戲就結束了。 寶寶的收獲:爸爸的腿好結實、好健壯呀,抱著這樣的大腿感覺真安全! 爸爸的收獲:整天坐在辦公室里不怎么走動,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鍛煉一下。只是太消耗體力了,堅持的時間也不會很長。 24.和寶寶一起回憶(2-3歲) 爸爸媽媽坐在沙發(fā)上或躺在床上,一邊摟著寶寶,一邊向?qū)殞毎l(fā)起提問。比如,今天媽媽帶你去哪兒了?和哪個小朋友玩了?看到什么了?告訴爸爸吧。爸爸媽媽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新鮮有趣的事情講給寶寶聽。 寶寶的收獲:有時候回憶是很美好的事情,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快樂會成倍地增加。當然,有煩惱的事情也可以向爸爸或者媽媽訴說,痛苦就減輕了一半。 爸媽的收獲:意外地得到了很多“情報”,而且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寶寶很重要的依靠呢。 25.打中爸爸(2-3歲) 爸爸坐在地上或床上。寶寶可以將自己的手比劃成小手槍,從不同的地方對著爸爸瞄準。寶寶嘴里喊一聲:“叭——”爸爸假裝被子彈擊中,應聲倒下。然后坐起來接著當靶子。 寶寶的收獲:“拿”手槍的感覺超好,像解放軍一樣,還能過一把射擊的癮。 爸爸的收獲:倒下的時候可以閉上眼睛休息一下,如果感覺很累,還可以延長裝死的時間。 26.拇指打架(2-3歲) 爸爸和寶寶分別伸出大拇指來,然后分別將其他的4個手指互相扣好之后,試圖用自己的大拇指去壓住對方的大拇指,誰先壓住對方就算贏了。贏的一方馬上拍一下對方的手背。 寶寶的收獲:要想贏爸爸,反應要足夠快呢! 爸爸的收獲:坐著玩就可以了,運動量不大,又很有趣。 男孩通常會以爸爸為榜樣,學習怎樣做一個男子漢,怎樣和女性相處。爸爸對女孩通常會比較包容和寵愛,這會讓女兒將來變得更有女人味,同時也幫助她學習怎樣與男性相處??梢哉f,爸爸對孩子將來的婚姻生活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27.比賽投籃(2-3歲) 準備一個小筐,放在合適的位置。再團一些紙球,或者將襪子卷起來,甚至可以找一些筷子、小勺之類的小物件充當投置物,和寶寶一起往筐里投,看看誰投得準呢? 寶寶的收獲:原來投不同的東西時,要用的力氣是很不一樣的。為什么? 爸爸媽媽的收獲:看到寶寶開始動腦子了,欣喜之余對自己說:“別著急,讓寶寶先自己琢磨?!?/p> 趕緊和寶寶玩一玩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