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寒”剛過,現(xiàn)在是我國大部地區(qū)一年中的最寒冷時期,風(fēng)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xiàn)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大寒時節(jié),也是多雪的季節(jié)。嚴寒的冬天,因為雪花的飄落,給單調(diào)的冬天增加了許多的情趣。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感受古人在雪天風(fēng)雅、浪漫的情懷。 踏雪尋梅 踏雪尋梅梅未開,佇立雪中默等待。唐朝孟浩然常騎驢冒雪尋梅,自此留下了踏雪尋梅的典故。古人雪地賞梅,是一件極為風(fēng)雅的事。南宋詩人盧梅坡雪中賞梅,梅下聽雪,發(fā)出了“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感慨。梅花在美麗之外,獨有一縷幽香?!皦菙?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則以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聞香識梅,遠遠也可分辨出散發(fā)淡淡幽香的梅花,別有一番意趣?!都t樓夢》中踏雪尋梅的場景最富有詩情畫意。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賈寶玉踏雪尋梅,大紅斗篷映著皚皚白雪,玉樹瓊枝,宛若仙境。 雪地送別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nbsp;這是唐代詩人岑參寫的一首送別詩。這首詩詠雪送別,抒寫塞外相送別,但并不令人感到傷感,充滿浪漫的理想和壯逸的情懷,表達了邊塞軍人的豪邁精神。 “千里黃云白日昏,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焙涞难┨?,好友相送,知己分別,這是多么讓人難以割舍的事,但高適送別董大,卻洋溢著一種豪情,他在雪地送別時,熱情地鼓舞朋友,充滿了樂觀精神。 圍爐賞雪 大詩仙李白在《立冬》寫道:“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笨此嗝醋杂衫寺炖湓娨矐械脤?,圍爐而坐,溫一壺老酒,醉眼迷離中欣賞山村的落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看到一場暮雪眼看就要飄灑下來,就生好泥爐、備好新酒,邀請友人圍爐對酒當(dāng)歌,望雪而飲,一同度過那飄雪的夜晚。 雪夜訪友 宋太祖趙匡胤雪夜訪趙普的歷史故事,被后世傳為佳話。據(jù)《宋史·趙普本傳》記載:宋太祖在一個雪夜,來到謀臣趙普家,而且一進門像過去一樣就大聲叫“嫂嫂”,要趙夫人做炭火烤肉來解饞,相當(dāng)親切隨和?!妒勒f新語》記載,王子猷住在山陰,有一天夜里下大雪,看到外面白雪映月,一片皎潔。他斟酒吟詩,心中忽然想到朋友戴奎,當(dāng)時戴奎住在剡縣。王子猷立刻動身乘船去找戴奎。一夜才到,到了戴奎門前,他又不進去,就返回了。人家問他為什么,王子猷說:“我就是乘興而行,興盡了就返回,何必要見戴奎呢?” 雪夜讀書 清代大才子金圣嘆說過,“雪夜圍爐讀禁書,為人生至大幸?!?。雪落無聲,捧讀帶著禁忌的文字,如同趁著雪夜無人潛入秘境禁地,那悸動的心情可想而知。雪夜里,最是讀書的好時間。禁書為什么最宜在雪夜里讀呢?首先,雪夜里造訪的人極少。這個時候讀禁書,不但相對安全,也少有要打擾,也能保證讀書的連貫性。其實在大雪紛飛的夜晚,室內(nèi)爐火明滅,擁暖衾,伴孤燈,讀什么書都是一種快樂。 孤舟賞雪 柳宗元在《江雪》詩中寫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描寫了一葉小舟,一個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無獨有偶,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張岱大雪中獨往湖心亭賞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兩幅畫面表達了兩個不同時代人寄情于山水,借純潔而寂靜的雪景,表達他們擺脫世俗、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雪水煮茶 雪天亦是圍爐烹茶的好時節(jié)。古人喜用雪來煎茶,極盡風(fēng)雅,唐人陸龜蒙在《煮茶》詩中就有“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之句;陸游《雪后煎茶》有“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融雪入茶,汲取的是雪的靈氣,是落雪的風(fēng)情與雅韻。古人將泡茶專用水由高至低分為“梅、蘭、竹、菊”四等,其中“梅之水”采自隆冬季節(jié)的壓梅雪,是最高級別的泡茶專用水,被茶客尊稱為泡茶水中的圣品。 雪,是冬天的精靈。飛舞的雪花,悄悄飄落,落在了蕭瑟的枝頭,素白了遠山,素雅了近水,給這個世界灑落一地的潔凈和寧靜。對于現(xiàn)在的都市人來說,這樣的天氣,不妨遠離喧囂、放下浮躁,也能像古人一樣,從散亂的紅塵世界里抽出一念純真,尋找一些浪漫情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