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橘子皮也是藥嗎? (單選)
知道
不了解
中醫(yī)中藥挺有趣
青皮、陳皮都是蕓香科植物橘的干燥果皮,在治療脾胃病中都屬于一類常用藥,但兩者的功效主治卻存在很大差別。 四花青皮 青皮、陳皮來源有別陳皮: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 青皮: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 青皮還“少年不識愁滋味”,陳皮已經(jīng)“三十而立”。有道是“年輕氣盛”,兩者在來源上的差別,也決定了二者性味歸經(jīng)和功效主治的不同。 干燥幼果制作而成 青皮入肝膽、陳皮走肺脾陳皮:味苦、辛,性溫,入肺脾經(jīng) 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肝膽胃經(jīng) 二者性味基本相同,但程度有別;歸經(jīng)迥異。兩者性味在程度上的差別,以及歸經(jīng)的不同,決定了功效主治的不同,以及使用注意上的差異。 青皮疏肝破氣、陳皮健脾理氣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主要應用于脾胃氣滯證,濕痰、寒痰咳嗽。著名祛痰方劑二陳湯中使用的就是陳皮,另外一“陳”為半夏,二者均以陳久者為佳。二陳湯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效,主治濕痰證,癥見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惡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 青皮:疏肝理氣,消積化滯。主要應用于肝郁氣滯證,氣滯脘腹疼痛。張景岳《景岳全書》"化肝煎"中就有青皮一藥,由青皮、陳皮、山梔子、丹皮、澤瀉、芍藥、土貝母七味藥組成,治療"怒氣傷肝,因而氣逆動火,致為煩熱,脅痛,脹滿,動血等證",善解肝氣之郁,平氣逆而散郁火。 青皮、陳皮使用各有注意陳皮:性平和緩,陰虛燥咳、吐血證及舌赤少津、內(nèi)有實熱者減量 青皮:氣味峻烈,氣虛者慎用或同時配伍補氣藥同用,中病即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