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批禁止出國的國寶重器---[何尊]銘文“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的最早來源。當(dāng)時的“中國”就特指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河洛中原地區(qū)。以洛陽為中心的(黃)河洛(河)地區(qū)是炎黃二帝的主要活動區(qū)域,更是炎黃子孫/中華文明的發(fā)祥之地! 考古大遺址的實物雄辯證明。在河洛平原上,從東往西依次分布著夏都“二里頭遺址”;商都“偃師商城”;“周王城遺址”;“漢魏故城遺址”;“隨唐洛陽宮城”等大遺址,表明4000多年前,華夏民族先人已在河洛中原建立國家(城市),薪火相傳,繁衍不息,孕育了璀璨的人類文明!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源/形成于斯。儒學(xué)、道學(xué)、佛學(xué)等源起于河洛,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淵源于河 洛三代(夏、商、周)的禮樂文化?!逗訄D》、《洛書》出于河洛,老子《道德經(jīng)》修于河洛,佛教祖庭白馬寺建于河洛,距今已有近2000年。 這里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xì)v史最長,古都數(shù)量最多的地區(qū)。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后趙、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后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 中華民族的姓氏文化發(fā)源于此。起源于中原的姓氏共有97個,占120大姓的80.8%,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49% 。世界各地的華人曾在洛陽《周王城遺址公園》,立起了一座“根在河洛”的著名碑刻!此外,河洛中原的歷史明人燦若星河,不勝枚舉。黃帝/倉頡/杜康/商湯/姜子牙/老子/墨子/商鞅/范蠡/吳起/列子/蘇秦/李斯/韓非/呂不韋/陳勝/吳廣/張良/陳平/賈誼/程顥/張衡/馮異/張仲景/徐庶/司馬懿/荀彧/荀攸/鄧艾/蔡邕/蔡文姬/謝安/謝玄/范縝/范曄/謝靈運/翟讓/長孫無忌/姚崇/張巡/楊貴妃/褚遂良/韓愈/玄奘大師/劉禹錫/李商隱/岑參/元稹/石守信/岳飛/戚繼光/史可法等都出生于河洛中原地區(qū)。 有多少美麗傳說/成語故事/著名戰(zhàn)役發(fā)源于此地。傳說有:大禹治水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女媧造人 /牛郎織女 /愚工移山/神農(nóng)償百草 /武王伐紂/鐘馗捉鬼 等;著名戰(zhàn)役有:牧野之戰(zhàn)/長平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偃城大捷/等等;成語故事有:洛陽紙貴/決一雌雄/杞人憂天/三顧茅廬/精忠報國/毛遂自薦/心有靈犀等等。 “四大發(fā)明”發(fā)源于此。代表古代中國對世界發(fā)展卓越貢獻(xiàn)的“四大發(fā)明”,均發(fā)韌于河洛中原地區(q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