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長大了,忽然變得特別難管,他開始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很多事情都想自己來做,他開始反抗父母的限制和管束……寶寶不聽話也許是很多父母都頭疼的問題,但這也正說明了寶寶的成長。父母需要采取一些好的方法,平衡好寶寶獨立性發(fā)展和父母權威角色之間的關系。給正在和寶寶對抗的父母以下建議: 移開或者管制 如果寶寶正在氣頭上,父母說什么都不聽,要堅定地把他引到別處或者把他抱開。被移開這件事可以讓寶寶知道他正在做的事情是不被接受的;如果他試著去打或者踢父母,抓住他的手腳或者抱著他,讓他待在一個地方直到安靜下來為止。 轉移注意 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為這可以為寶寶提供一些正面的選擇。當寶寶正在做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時,試著將他的注意轉移到那些可以進行的活動上,例如,如果寶寶用蠟筆在桌上涂顏色,那么你就應該給他一張干凈的紙,告訴他可以在紙上畫。到戶外去玩也可以將緊張的一天變成愉快的時光。 自然的結果 每一件事情都導致一種結果,讓寶寶自己體驗到選擇錯誤的后果,下次他就會記住不這樣做。當然這是在不危害到身體安全,并且不會對寶寶心理造成影響的情況下才能嘗試,例如,寶寶把餅干都扔進垃圾箱里,因為他覺得這樣好玩,但是后果就是沒有餅干吃了。父母可以用語言描述這樣的后果:“你把餅干都扔了,就沒有吃的了吧!”或許這樣效果會更好。 邏輯上的后果 寶寶做一件事情的后果怎樣,會影響他接下來的行為,想想有哪一種結果是他不希望發(fā)生的,父母要有平靜且堅定的態(tài)度,讓寶寶遵守規(guī)矩,例如,寶寶早晨起床不想穿衣服,那你就告訴他睡衣是睡覺專用的,讓他一直待在床上,直到他同意穿上衣服為止。 事后和解 不管怎樣,在批評教育了寶寶之后,要讓他知道父母還是愛他、照顧他的,不要讓寶寶錯將父母的管教理解成厭惡和遺棄,這樣不但破壞親子關系,還會影響他的心理發(fā)展。 本文來源 新浪博主 東方愛嬰賈軍 博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