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祖宗十八代的稱謂 1、以子為始往上次序算起: 生我者為父母。 父之父為祖, 祖父之父為曾祖, 曾祖之父為高祖, 高祖之父為天祖, 天祖之父為烈祖, 烈祖之父為太祖, 太祖之父為遠(yuǎn)祖, 遠(yuǎn)祖之父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遠(yuǎn)、鼻,為祖輩九代。 2、以父為始往下次序算起: 我生者為子女。 子之子為孫, 孫之子為曾孫, 曾孫之子為玄孫, 玄孫之子為來孫, 來孫之子為晜孫, 晜孫之子為仍孫, 仍孫之子為云孫, 云孫之子為耳孫。 即:子、孫、曾、玄、來、晜、仍、云、耳,為子孫九代。 
二、祖輩的稱謂 1、祖輩 祖:在古代,廣義是指所有父輩以上的男性先輩,狹義則是指祖父。 祖輩的親屬,按古代關(guān)于宗親的范圍,是從高祖開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則稱為遠(yuǎn)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祖父:又稱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來稱呼祖父,如今對祖父最常見的稱呼是“爺爺”。 祖母:又稱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稱古今通用。 婆:是古代對成年婦女的普遍稱呼,也可以用來稱呼祖母。 奶奶:是今天對祖母的普遍稱呼,古代使用較晚。作為稱謂,“奶”最早是作為乳母之稱,以后又用以稱母親,又作為對已婚婦女的廣義稱呼。 祖父的兄輩稱謂:堂祖父、從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 祖父的兄弟妻子稱謂:堂祖母、從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 2、曾祖輩 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還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稱呼,比較特殊的是稱“曾門”。 曾祖母:指曾祖之妻,還可以稱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較常見的為“太婆 3、高祖輩 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稱為高祖父,也有稱為“高祖王父”、“高門”。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對高祖之上的歷代遠(yuǎn)祖也可稱為高祖 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稱“高王祖母”。 
三、考妣的稱謂 “考”、“妣”在先秦時,是對父母的異稱,無論生死均可用。秦漢以后,父母死后仍可稱為考妣,但生前不再稱考妣,考妣只用來對死去父母的稱呼。而且,考妣不僅用來稱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輩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輩均可用考妣相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