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喉嚨有痰,咳不出來,咽不下去。喉嚨有痰是非常痛苦的,大家都想快速化痰,那么,大家對有痰的原因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編就喉嚨有痰怎么辦,止咳化痰的食物及止咳化痰偏方來跟大家講講。 目錄 1、痰多是什么原因 2、喉嚨有痰怎么辦 3、寶寶咳嗽有痰怎么辦 4、化痰吃什么中藥 5、止咳化痰的食物 6、止咳化痰偏方 7、止咳化痰穴位 8、中醫(yī)治療化痰 痰多是什么原因 說到“痰”,不是學中醫(yī)的人經(jīng)常想到吐出的“痰”。 實際上,中醫(yī)學中“痰”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 此外,有些疾病如頭目眩暈、惡心嘔吐、心悸氣短、神昏或癲狂等也可能由痰引起。這種看不見的痰,就是無形之痰。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痰的產(chǎn)生主要與肺、脾有關系。肺主呼吸,調(diào)氣。 當邪氣侵襲肺時,容易導致肺內(nèi)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yǎng)物質(zhì)至各臟器。 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jié),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nèi)停凝結成痰。 對于“有形之痰”大家可以自己分辨的主要有寒痰、熱痰、濕痰及燥痰等。 寒痰 痰是白色的,病人怕寒冷,愛喝熱的,舌苔薄白。這種情況是由寒冷的感覺造成的?;颊呖梢允褂藐惼?、桔梗等泡水,同時可以治感冒。 熱痰 痰黃黏稠,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寒發(fā)高熱數(shù)天后,轉化而來,病人怕熱喜歡喝涼的,舌紅苔黃。此時就要清熱化痰了。飲食要清淡,不要吃些容易上火的煎炒食物,可以喝一些鮮竹瀝水或者梨汁。 濕痰 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體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癥,舌苔薄白或白膩。這是由于濕邪侵入人體(如居潮濕環(huán)境),使肺、脾功能失調(diào),或者飲食過于油膩,缺乏運動等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失調(diào)。 這時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藥等食物。同時加強鍛煉,控制體重。 燥痰 痰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覺口鼻咽燥,舌苔薄黃。這時要多喝水,可適當用沙參、麥冬等養(yǎng)陰的藥物代茶飲,同時保持呼吸道濕潤,室內(nèi)可用加濕器。 喉嚨有痰怎么辦 在干燥的天氣里,我們嗓子有時候會有痰,現(xiàn)在我就告訴大家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識,可以不吃藥就能解決的問題。下面介紹幾種祛痰的方法。 多喝水可以減輕痰對呼吸道的刺激和影響,有利于毒物的排除,將喉嚨內(nèi)的分泌物加以稀釋,這樣也就容易咳嗽出。 在咳嗽的時候用手多拍拍背部,最好是能夠彎下腰。但是拍的時候切記不能用力,否則會適得其反。 最好不要抽煙。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抽煙的人們咳出的痰都是很濃的。 如果吸煙者覺得自己喉嚨里有痰而且很多的話,就應該減少自己的吸煙量。最好是戒掉煙。 如果自己并沒有吸煙的嗜好,而還是感覺到喉嚨里有痰的話,那么也許是自己處在的環(huán)境很干燥。 建議大家能夠?qū)⒆约旱募冶3忠恍駶?,比如噴一些空氣清新劑等? 因為如果空氣濕度高的話,有利于黏膜表面纖毛的擺動,幫助排痰。 最后我們還可以通過飲食和藥物的配合治療來緩解一下。 比如多喝些橘子皮水,還有梨子汁。 是在不行的話就喝一些治療藥物,嚴重的話到醫(yī)院去看一下。 蘿卜蔥白 做法:蘿卜1根,蔥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將蘿卜煮熟,再放蔥白、姜,煮成一碗湯,連渣一次服。 適用: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白蘿卜蜂蜜 做法:大白蘿卜1個,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2克。 將蘿卜洗凈,切丁,放入碗內(nèi),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臥床見汗即愈。 適用:發(fā)汗散寒,止咳化痰。 鮮梨貝母 做法:鮮梨500克,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將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內(nèi)蒸熟。早晚分食。 適用:清熱化痰,散結解表。 冰糖燕窩粥 做法:燕窩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等大米淘洗干凈后放入鍋內(nèi)。 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燒開,改用文火熬煮。 將發(fā)好純凈的燕窩放入鍋中與大米同熬約1小時,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適用: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治肺虛久咳及咳喘傷陰。 燕窩梨 做法:燕窩5克(水浸泡),白梨2個,川貝母10克,冰糖5克。 白梨挖去核心,將其他三味同放梨內(nèi),蓋好扎緊放碗中,隔水燉熟食用。 適用:養(yǎng)陰潤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氣短乏力。 豆?jié){飲 做法:黃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冰糖飲用。 每日清晨空腹飲1碗。 適用:健脾寬中,潤燥掐水。 清肺止咳,化痰。 寶寶咳嗽有痰怎么辦 寶寶咳嗽有痰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寶寶自己排不出來造成呼吸不暢,這成為媽媽們的困擾。 痰是呼吸道分泌出的黏液,把痰咳出體外才能保持呼吸道清潔和通暢。寶寶咳嗽有痰要如何處理呢?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所以如果寶寶咳嗽有痰除了清肺化痰,還要健脾化痰。選用食療法來健脾化痰是最佳的治療方法。 寶寶咳嗽有痰的治療偏方有 1、山藥粥 將山藥加工成稀糊狀,倒入鍋中,放火上燒,同時要不停地攪動,燒開即可。 寶寶最好在空腹時食用。山藥健脾胃、補肺氣,此方最適合嬰幼兒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還對厭食、虛汗多等病癥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銀耳雪梨冰糖水 銀耳有益氣清腸的作用,冰糖補中益氣,和胃潤肺,止咳化痰。 3、川貝蒸雪梨 因為梨本身就具有潤肺的功效,川貝有止咳的功效。 一般吃到一兩次,基本咳嗽就能好起來。 4、百合粥 健脾補肺,止咳定喘。 適用于小孩肺陰受損,脾氣虛餒,乃致咳嗽氣喘,飲食減少等。 5、蘿卜湯 此方有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治療風熱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很好。 6、梨 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主治熱病傷津、熱咳煩躁等癥。 7、蒜 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8、籮卜 能化痰消脹氣。 9、茼蒿 功效暖胃、養(yǎng)腸、利腸胃、化痰濁。 有的寶寶日夜咳嗽不停,喉嚨里有痰聲吐不出又咽不下,這個時候爸媽應該怎么幫助寶寶順利將痰排出來呢? 1、將枕頭傾斜度約為20-30度,頭低腳高俯臥在枕頭上。 利用地心引力,使肺部的痰液自動流出。 2、讓寶寶側身睡在枕頭上,左側或右側都可以,同樣頭低腳高。 因為采取不同的位置擺放身體,會令肺部不同部位的積痰容易排出。 3、將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狀,輕輕地拍打?qū)殞毲靶丶皞刃乇巢?,兩側交替進行。 拍背法能促使寶寶肺部和支氣管內(nèi)的痰液松動,而且可促進心臟和肺部的血液循環(huán),使疾病能早期痊愈。 4、可以利用熱水上升的水蒸氣通過鼻翼的一張一翕來稀釋痰液,每次持續(xù)20分鐘左右。家長在治療過程中要做好防護,以防寶寶燙傷。 5、讓寶寶多飲水,尤其是涼開水,對咽喉部有良好的濕潤和物理治療作用。 多飲涼開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釋,容易被咳出,利于止咳和祛痰,有利于局部炎癥的消除。 注意事項:寶寶吃完食物后2小時內(nèi)不宜做除痰運動,以免發(fā)生嘔吐的危險。 在除痰過程中,一定在不斷觀察寶寶面部表情變化,若出現(xiàn)氣喘或任何不適,立即停止。 化痰吃什么中藥 "脾為生痰之源",痰易阻滯氣機,化痰藥常配健脾藥與理氣藥同用,使用注意。 溫化寒痰藥性溫燥,不宜用于熱痰,燥痰。清化熱痰藥性寒潤,不宜用于寒痰,濕痰。 溫燥性較強的化痰藥,不宜用于咳嗽兼有出血傾向者,以免加重出血。 麻疹初起兼有表證之咳嗽,應以疏解清宣為主,不可單用止咳藥,忌用溫燥及具有收斂性的止咳藥,以免影響麻疹透發(fā)。 1、溫化寒(濕)痰藥 辛苦溫燥,寒痰、濕痰。 濕痰、寒痰證,咳嗽氣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為特征,還可見眩暈、肢體麻木等。 (1)半夏 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外用消腫止痛。 用于濕痰、寒痰證。本品具溫燥之性,能燥濕而化痰濁,且有止咳作用,為治濕痰之要藥。 (2)天南星 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jīng)。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外用消腫止痛。 用于濕痰、寒痰證。本品燥濕化痰功似半夏而溫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較強。 2、清化熱(燥)痰藥 甘苦咸涼,熱痰、燥痰。 熱痰證 咳嗽氣喘,痰黃粘稠為主癥,并伴熱象。 燥痰證 痰干粘稠,難咯,干咳等,并兼見其他燥象。 (1)甘草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 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 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還略具平喘作用。甘草能促進咽部及支氣管粘膜分泌,使?jié)馓迪♂屢子诳瘸觥? (2)瓜蔞 甘、微苦、寒。歸肺、大腸經(jīng)。 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腸通便用于痰熱及燥熱咳喘。 本品有清熱化痰之功。治療痰熱阻肺、肺氣上逆、胸悶、咳痰黃稠,可配伍黃芩、膽南星、枳實等。 3、止咳平喘藥 多辛甘苦,有潤燥、宣降斂瀉等作用。 麻黃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蜜麻黃潤肺止咳。 多用于表證已解,氣喘咳嗽。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 與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強平喘功效。 中成藥 1、溫化寒(濕)痰中成藥 通宣理肺丸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發(fā)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酸痛,感冒風寒,發(fā)熱惡寒,鼻塞不通,頭痛無汗,四肢酸懶作疼。 2、清化熱(燥)痰藥 小兒化痰止咳顆粒 祛痰鎮(zhèn)咳。用于小兒支氣管炎所致的咳嗽、咯痰。桔梗具有祛痰、鎮(zhèn)咳和抗炎的作用。 桑白皮具有明顯抗菌消炎作用。土根酊為強力祛痰劑。 3、止咳祛痰平喘藥 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 消熱解毒,宣肺化痰。兒童感冒、發(fā)燒、反復咳嗽,用子熱邪犯于肺衛(wèi)所致發(fā)熱汗出,微惡風寒,咳嗽,痰黃,或兼喘息,口干而渴等癥。 有清肺熱,止咳,祛痰,抗病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其中麻黃與杏仁、甘草配伍使用,可增強止咳祛痰平喘功效。 其他藥方 蜂蜜蘿卜汁 白皮大蘿卜1個,洗凈,中心挖空,將蜂蜜100克盛裝于內(nèi),放入碗內(nèi),置鍋中隔水飲用。 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作用,適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久咳,痰中帶血,肺結核咽干。 蘿卜粥 鮮蘿卜250克左右,洗凈切成小塊(或搗成蘿卜汁),與粳米100克同放鍋內(nèi)加適量水煮粥,煮熟后可加少量食鹽調(diào)味食用(最好不放油)。 有止咳化痰,消食利膈,止消渴,消膨脹作用??芍慰却刀啵仉鯘M悶,食積飽脹,老年人或體弱者慢性氣管炎、糖尿病。 蘿卜酸梅湯、鮮蘿卜250克左右,切薄片。酸梅二粒。加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取汁加少許食鹽調(diào)味飲用。 有寬中行氣,化積滯,下氣生津,清熱化痰作用。 適用于飲食積滯或進食過飽引起的胸悶,燒心,腹脹,脅痛,煩躁,氣逆等癥。 天門冬蘿卜湯 天門冬15-30克,切薄片,水煎去渣取汁,用此水再加適量清水(最好雞湯),加入火腿肉或咸肉(切長條薄片)150克,煮沸后,將切好的蘿卜絲300克放入同煮。 煮熟后加入適量食鹽,少量香蔥末、胡椒末調(diào)味食用??煞肿鲙状巫鼽c心或佐餐食用。 有美容,止咳化痰,消除疲勞,增強體力之作用。長期食用能使粗糙皮膚變得細膩光滑。 止咳化痰的食物 1、枇杷性涼,味甘,能潤肺化痰止咳。 《滇南本草》云:“枇杷治咳嗽吐痰”。適宜熱咳吐黃,膿痰之人食用。 2、無花果能清熱、化痰、理氣,適宜風熱型咳嗽多痰胸悶者食用。 《福建中草藥》還記載了當?shù)孛耖g方法,治肺熱咳嗽,聲音嘶啞,用無花果15克,水煎調(diào)冰糖服。 3、荸薺能化痰、清熱,對熱性咳嗽吐膿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鮮荸薺250克,洗凈削去皮,用沸水燙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連吃3~5天。 4、冬瓜性涼,能消痰、清熱。 《滇南本草》中說:“冬瓜潤肺消熱痰,止咳嗽”。凡風熱咳嗽或肺熱咳嗽者,均宜選用冬瓜煨湯食用。 5、梨子性涼,味甘,能清熱化痰,熱咳者宜之。 民間常將梨子削皮后,將梨核掏出,放人川貝粉1~3克,隔水燉食,每日2次,每次1只。 用中藥麻黃3~5克,搗碎或捶碎后放人梨心內(nèi)蒸熟食用。 6、白蘿卜性味甘辛、平、無毒。 歸經(jīng):入肺、脾。 功效:下氣消食,除痰潤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利大小便。 主治:煮食可治肺萎肺熱吐血,氣脹食滯,飯食不消化,痰多,口干舌渴,小便不暢,酒毒。 生搗汁服食則可止消渴,治吐血、衄血,聲嘶咽干,胸膈飽悶,大小便不暢。 禁忌:脾胃虛寒病者應戒食。 一、蜜棗扒山藥 材料:山藥1000克,蜜棗10個,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濕淀粉。熟豬油少許。 方法 1、山藥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淹沒山藥為度,用旺火煮,待山藥較爛時撈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長。3厘米寬的長方形。拍扁。蜜棗一刻兩半去核待用。 2、將大湯碗內(nèi)涂抹上熟豬油,碗底排上蜜棗再排上一層山藥,夾一層糖,板油丁,逐層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蓋盤,上籠蒸1小時左右,然后取下,翻身入盤。 3、炒鍋上火,濾入盤內(nèi)湯汁,放清水100克,白糖150克和少許桂花汁燒沸,用水淀粉勾欠,起鍋澆上山藥上即成。 功效:補腎潤肺。治肺虛久咳,脾虛腹瀉,神疲體倦,四肢無力,久食補腎強身。 二、燕窩銀耳 材料:燕窩10克,銀耳15克,冰糖適量。 方法:將燕窩先用清水測一遍,再放入熱水中浸泡3-4小時,然后擇去毛絨,再放入熱水中泡1小時即成。 用瓷罐或蓋碗盛入燕窩,銀耳,冰糖,隔水燉熟。服食。 功效:補虛損,養(yǎng)肺陰,退虛熱。 三、芝麻冰糖水 材料: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方法:芝麻與冰糖共放碗中,開水沖飲。 功效:潤肺,生津。 注: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搗爛煮汁服,亦有上述療效。 四、香油炒羊肝 材料:羊肝60克,香油30克,鹽少許。 方法:將羊肝切片,鍋內(nèi)放入香油至八成熱,下羊肝及鹽翻炒即成。 功效:潤肺止咳。治久咳不止。 止咳化痰偏方 1、玉米須橘皮 玉米須、橘皮各適量。 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2、冰糖燉梨化痰止咳 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食用。 3、蘿卜豬肺止咳湯 蘿卜1個、豬肺1個、杏仁15克。 加水共煮1小時,吃肉飲湯。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4、花生沙參湯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參各25克、冰糖適量。 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劑。潤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氣短咽干。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紅糖、白糖各100克。 把豆腐當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入碗內(nèi)隔水煮30分鐘。 一次吃完,連服4次。清熱、生津、潤燥、治咳嗽痰喘。 6、黃精冰糖 黃精(中草藥)30克、冰糖50克。將黃精洗凈,用冷水發(fā)泡,置砂鍋內(nèi),再放入冰糖,加水適量,將鍋置爐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黃精爛熟為止,每日2次。 吃黃精飲湯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虛之咳嗽、干咳無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腎虛精虧等。 7、蘿卜蜂蜜飲 用料:白蘿卜5片、生姜3片、大棗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將蘿卜、生姜、大棗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溫熱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蘿卜味辛、甘,性涼,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 其醇提取物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風寒、止嘔下氣的常用藥,大棗多作和胃養(yǎng)血及調(diào)和藥物使用。 蜂蜜潤燥止咳,本飲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風止咳的作用。 治療傷風咳嗽,以風寒感冒咳嗽為宜。 注意事項:體弱屢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復遷延的嬰兒,可試用。但風熱咳嗽,見發(fā)熱痰黃者,則不宜選用。 8、荸薺百合羹 用料:荸薺(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個,冰糖適量。 制法服法:將荸薺洗凈去皮搗爛,雪梨洗凈連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凈后,三者 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適量冰糖煮至熟爛湯稠。 溫熱食用。 功效主治:荸薺味甘,性微寒,能清熱生津,涼血解毒,化痰消積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維生素C和荸薺素等成分。 荸薺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及綠膿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熱生津,潤燥化痰。 百合潤肺止咳。三者合用則起滋陰潤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療痰熱咳嗽,痰黃稠,咽喉不利。用于嬰兒慢性氣管炎見痰熱癥者。 注意事項:脾虛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選用。血虛體弱的嬰兒忌用。 止咳化痰穴位 藥物:甘草。 穴位:右側豐隆穴。 方法: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錘敲擊右側豐隆穴5分鐘。 然后把從藥店買回的甘草錘扁、錘爛,外敷在此穴上,用醫(yī)用紗布和醫(yī)用膠布固定。每次貼12個小時,取下休息12個小時再貼。 百病皆因痰作祟,祛痰就找豐隆穴 痰本來是人體疾病的產(chǎn)物,它的產(chǎn)生和增多又會引發(fā)人更多的疾病。 所以,祛痰,從古至今都是讓醫(yī)家和病人頭疼的事情,需要仔細挖掘出病根才行。 祛痰方法是按揉或用小保健錘敲擊右側豐隆穴,然后把甘草搗爛,外敷在此穴上。 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絡穴,位于小腿前外側,自古便是各派醫(yī)家祛痰的大寶穴。 甘草生長在沙土里,味甜,色黃,從《易經(jīng)》的角度來解釋,恰好就是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的上上之選。 痰是人體水液代謝出現(xiàn)故障的產(chǎn)物,它的產(chǎn)生主要與肺、脾、腎三臟關系密切,而其中又與脾關系最密切。 所以中醫(yī)有“脾為生痰之源”“脾不留濕不生痰”之說。 而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絡穴,別走于足太陰脾經(jīng),可以同時治療脾胃二經(jīng)上的疾患。 所以,按摩這個穴位就能健脾和胃,使?jié)裉底曰? 古人說,“痰多宜向豐隆尋”“豐隆、肺俞,痰嗽稱奇”。 是的,豐隆歷來就被醫(yī)家奉為祛痰至寶,我們怎可因穴小而不為呢,所以,但凡與痰有關的病癥都應該通過豐隆穴來治療。 多吃芝麻少吃肉,痰多的朋友,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 古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肉吃多了,尤其是豬肉吃多了,是很容易生痰的。 所以痰多的朋友應減少自己的食肉量,多吃些清淡的食品才行。 日常飲食之中,芝麻消痰的效果比較好。可以把芝麻炒熟了,磨成粉,每天吃點兒。 當然,如果能買到純正的芝麻油,那就更好了。把芝麻油當做日常飲食中的食用油,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痰消病滅。 有兩個穴位經(jīng)自我按摩對化痰有顯著效果。 足陽明胃經(jīng)之豐隆穴 豐隆穴對現(xiàn)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體內(nèi)痰濕很重的人一定要揉這個穴位。 有人嗓子啞了,自述好像是有東西糊在里邊,吐也吐不出來,這就可能是有痰結,結在喉嚨這塊了,就給它點按豐隆穴一分鐘,馬上他就覺得這塊開了,這東西什么都沒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 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無形之痰,覺得這兒有東西但吐也吐不出來,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氣一樣,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覺得就是有痰吐不出來,揉了豐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這個豐隆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后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 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在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 手太陽小腸經(jīng)之支正穴 腕橫紋上五寸,就是支正穴。 這個位置在側面,小腸經(jīng)都在側面,這個穴位叫支正,“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統(tǒng)的正,這個五臟當中誰為正?都把心臟作為君主之官,它作為正。 支正主是小腸經(jīng)通到心臟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臟和小腸是相表里的。 所以這個小腸經(jīng)與心臟之間的一個絡穴。絡穴是聯(lián)絡的意思,它是一個絡穴。 支正穴有一個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療人體的贅生物。長了一個瘊子,有了扁平疣,這是什么原因?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贅生物? 這些贅生物在中醫(yī)里邊講就叫痰結,就是濕氣結在一起結成這些東西了,叫痰濕所結。 另外一方面有氣郁之癥,就是生了一些氣,體內(nèi)的痰濕凝結成這些贅生物。還有脂肪瘤也是這些東西,都是人體的痰結。 通過按摩支正穴,可以化解這些贅生物。為什么會有這個效果呢?因為支正穴呢可以從心臟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沖擊小腸經(jīng),人體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濕就會消化不出去。 如果小腸的功能增強了,痰濕能夠被及時的化解掉,就不會產(chǎn)生這些贅生物,所以按摩支正穴它就可以化解體內(nèi)痰濕的贅生物。 中醫(yī)治療化痰 如氣困重于濕困,應首選補中益氣湯,健旺脾氣(人參、白術、炙甘草),升補元氣(黃芪、當歸、升麻、柴胡),燥化濕邪(陳皮)。 如濕困重于氣困,應首選二陳湯,燥濕化痰(陳半夏、陳皮),理氣和中(茯苓,甘草,烏梅,生姜)。 打通肺經(jīng)和大腸經(jīng) 打通肺經(jīng)和大腸經(jīng)對身體有什么好處肺經(jīng)和大腸經(jīng)形如一對古代夫妻,同住大腸家屋內(nèi)。 男為肺主外,女為大腸主內(nèi)。男人在外面干活斂錢,女人在家主持家務。肺吸收新鮮空氣送回家,大腸得氣后,才能正常運轉,清除糟粕,把家打理干凈。 肺經(jīng)循行路線從大腸出發(fā),先到達肩膀頭,順手臂而下到手指端,把錢袋交大腸,使大腸花錢有氣有量,及時清理垃圾,搞好家務。 打通肺經(jīng)的具體辦法 1、揉中府、肺俞,止咳又潤肺 肺經(jīng)從體內(nèi)行至肩膀頭出,起于中府和云門兩穴。若點揉二穴很疼,必有邪客,可用一個大真空罐在此拔罐。 一罐兩穴,便可引出入侵之外邪。罐斑通紅,為熱。罐斑黑紫,為寒。皮膚出泡,為濕。 如果咳嗽初期,馬上刺激點揉中府、肺俞(或者拔個真空罐5分鐘),立馬止咳。 2、常搓手腕,清涕自消 肺喜溫,怕寒涼。而手腕處皮薄,如果這里長期沾涼受凍,老來必定肺氣傷損(對心也不好)。尤其是中醫(yī)寸口把脈處,為要害之口。 當您身體突然感到寒涼時,清涕流下,此時看看自己的手脖子(還有后脖子)是不是在外晾著呢?這時,您可以馬上搓手腕寸口至發(fā)熱,就會感覺后脖子發(fā)熱,清涕即止,便可避免一次感冒啦! 3、少商穴 中醫(yī)說,四肢體遠端,刺絡處理,可泄熱去火。肺經(jīng)手指尖上的少商穴,特別適合放血,可泄肺熱。 一次,我有點著急上火,再加上咳嗽,當時手無寸鐵,就用右手大拇指的指甲,在左手的少商穴上狠勁點下。 堅持1分鐘,等痛勁過了,又對著少商(垂直剛才的橫線,十字交叉)點一次。 結語: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喉嚨有痰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不論是感冒還是其他病癥帶來的多痰,都可以試試食療的方法或者小偏方,也可以向中醫(yī)求助。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