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富的追求,不在于一夜暴富,而在于可持續(xù)。能享有,能安心,能可持續(xù)增長。一夜暴富,需要的是運氣和手段;可持續(xù),必須具備心態(tài)和智慧。 上一文中,我們主要闡述分析了古代“商圣”范蠡的人生格局和投資理念,那么他是如何將“行云流水”運用到極致的呢? 一 心態(tài)積極不貪婪 在夢想與貪婪之間守門的是人格底線。范蠡欲建功立業(yè),美人計使得、謀略用得,但絕不賣國求榮。在認清勾踐的為人,并跌入人生谷底時,依然效忠于他,扶持他回到權(quán)力的巔峰。 身邊很多想創(chuàng)業(yè)的年輕人,夢想在遠方,熱情迸發(fā),但能不能靜下來先看看腳下?風險意識、務實的計劃等是否都已具備完善了。一時的熱情往往在現(xiàn)實面前碰壁后,使人變得不再自信;一旦幸運的成功了,又會自信心爆棚,甚至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福禍相倚,之后多半會載個極大的跟頭。
投機與投資之間的差別不在于目標有多大,而在于對風險的把控。如果決策時沒有客觀理性地評估風險,哪怕是很小的一個目標,比如找個工作,都是投機;若能理性面對風險,評估自己的承受力,并且真實付出努力去嘗試,哪怕一個億,都可能只是小目標。 二 識人的智慧 范蠡在投資勾踐一起創(chuàng)業(yè)時,就清楚地評估過與此人合作的風險,“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認清形勢后,預設了底線,最后功成身退,結(jié)局皆大歡喜。 相反,文種大夫就以所謂的善意,妄想試圖改變勾踐,那是書呆子文種的幻象,也是貪婪。自己都不愿意放下的執(zhí)念,憑什么要上級放下? 當今社會,很多投資者過于重視對項目本身的判斷,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人!任何事物都是由人來發(fā)起和實施的。投資決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對人的判斷。而識人先識己,只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原則清晰了,那么在任何風景與誘惑面前,都不會走上岔路。 行云流水 不切實際的愿望,以及沒有切實手段達到結(jié)果的愿望,哪怕他再美好,都是貪。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很重要,做人的原則是關(guān)鍵,否則,做任何事都可能會被過程顛覆了目的,最終依舊竹籃打水一場空。 擴大人生格局,心胸開闊,方能看的長遠,面對困難積極而迂回。 秉持本心自如,務實堅定,成功的路上不曾驚艷與爆棚,卻扎根于深厚的底蘊。 本文作者:力克 紅塵禪修者;恒宜文化資深導師;經(jīng)濟學博士 |
|
|
來自: 靈石水華 > 《財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