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灸師兄說:】今天師兄在后臺看到有朋友留言問扁桃體炎的治療辦法。冬季天氣寒冷,人們?nèi)菀资芎?span>感冒很容易引發(fā)扁桃體發(fā)炎的問題。對于此病,可以采用針灸艾灸的方法治療~ ●急性期 ①全身癥狀起病急,畏寒,高熱可達39~40℃,尤其是幼兒可因高熱而抽搐、嘔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以及全身酸懶等。 ②局部癥狀咽痛明顯,吞咽時尤甚,劇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兒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鬧不安。兒童若因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時可妨礙其睡眠,夜間常驚醒。 扁桃體炎 ● 慢性期 ①反復發(fā)作咽痛每遇感冒、受涼、勞累、睡眠欠佳或煙酒刺激后咽痛發(fā)作,并有咽部不適及堵塞感。 ②口臭由于扁桃體內(nèi)細菌的繁殖生長及殘留于扁桃體內(nèi)的膿性栓塞物,??芍驴诔?。 ③扁桃體腫大肥大的扁桃體可使吞咽困難,說話含糊不清,呼吸不暢或睡眠時打鼾。 ④全身表現(xiàn)扁桃體內(nèi)的細菌,膿栓常隨吞咽進入消化道,從而引起消化不良。如細菌毒素進入體內(nèi),可有頭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勞或低熱等表現(xiàn)。 【艾灸療法】 【艾灸取穴】合谷穴、曲池穴、大椎穴。 合谷穴 【操作規(guī)程】●灸合谷穴:溫和灸。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鐘,6次一個療程。祛風散寒,解表清肺,防止外邪傳里。 ●灸曲池穴:溫和灸。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也可以用艾灸罐旋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3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清熱去火。 ●灸大椎穴:溫和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鐘左右,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溫經(jīng)通陽,清熱解表,清腦醒志。 【針灸療法】 【針灸取穴】第一組:頰車、合谷、少商穴; 第二組:扁桃穴(雙側(cè)下頜角前下0.5寸處)、內(nèi)庭穴。 配穴:天柱、魚際穴。 頰車穴 【操作規(guī)程】主穴為主,每次選用一組,可單獨應(yīng)用,亦可交替輪用,據(jù)癥情酌加配穴。每次選穴2~3個。 第1組穴,頭面部僅取患側(cè),四肢針雙側(cè)。少商、魚際以三棱針點刺出血,余穴行提插加捻轉(zhuǎn),強刺激瀉法。 第2組穴,雙側(cè)均取,扁桃穴宜快速進針,針尖指向咽部,使針感達到咽部且有酸困脹之感覺。內(nèi)庭用瀉法。均留針15~20分鐘,小兒可不留針。每日1~2次。 ●此法用于治療急性扁桃體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