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論》奠定了中醫(yī)學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論中包括大量的“急診學”內容,其397條原文中涉及危急重癥者多達300余條,近全書80% ,且所論急癥內容豐富,詳實完備,體現(xiàn)了中醫(yī)救治急癥的多樣、靈活、整體化優(yōu)勢,為中醫(yī)急癥學之先驅和瑰寶。本人結合現(xiàn)代臨床,就張仲景治療急癥諸法探析如下,以飧同道。
1 溫里回陽法
論中溫里回陽的證治頗多,如干姜附子湯證、四逆湯證、通脈四逆湯證等,而張仲景對四逆湯證的論述最為詳細。323條:“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北緱l以脈代證,脈沉提示病入少陰,涉及根本,陽亡迅速,故當急溫以防亡陽之變,體現(xiàn)了“治未病”的預防醫(yī)學思想。論中尚有多條關于四逆湯證的論述,歸納其辨證要點為脈微細,但欲寐,自利,小便色白,惡寒,四肢厥逆,反映了少陰陽衰陰盛的本質,治宜溫里回陽,方用四逆湯。該方是中醫(yī)回陽救逆、破陰散寒的基礎方,也是中醫(yī)救治各類休克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復方,主治少陰陽衰陰盛的亡陽厥逆證,以及胸痹、真心痛、喘息、心悸、水腫等符合其病機者。藥理研究證實,該方有顯著的強心升壓,抗休克作用,能使心肌收縮幅度明顯增大;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清除氧自由基及免疫調節(jié)等多種作用。實踐證明,本方對各種疾病發(fā)展到陽氣虛脫的嚴重階段,療效卓越。現(xiàn)代臨床用本方化裁搶救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癥。梁英明對寒凝或陽虛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研究發(fā)現(xiàn),在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方面,四逆湯組明顯優(yōu)于硝酸異山梨酯組;在改善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癥狀、心電圖、降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與硝酸異山梨酯相似。臨證一般在救治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時多加人參,或與生脈散合用。
2 溫陽利水法
論中有兩條原文論述真武湯證。82條:“太陽病發(fā)汗……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币虮碜C誤治,重傷少陰 陽氣,腎陽虧虛不能化氣行水,水濕內停外泛,而見頭暈目眩,筋肉不自主跳動、身體振顫、站立不穩(wěn)等。316條則因少陰本經(jīng)自病,腎陽虛氣化無力而見“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咳,或小便利,或嘔”,此外尚可伴有頭面肢體水腫、畏寒怯冷、四肢不溫、舌淡苔白潤、脈沉微等癥。此兩條雖病因來路不同,但病機相同,皆因少陰陽虛、寒水內停外泛所致,故張仲景以“此為有水氣”概括之,治宜溫陽利水,方用真武湯。該方是中醫(yī)溫陽利水的基礎方,其有強心利尿、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能直接興奮心臟、加快心率、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外周血管、促尿并改善腎功能等作用。臨床多用該方化裁治療心、肺、腎等疾病,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擴張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臟病、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證屬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者,療效確切。王嚴冬用加味真武湯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9%,西藥對照組為80.8%,2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的臨床癥狀 、體征均較對照組顯著改善,生存質量明顯提高。
3 通腑瀉熱法
其代表方為大承氣湯。該方在論中的主要立意有二,一是通腑瀉熱,二是救陰。張仲景用多條原文反復論述了大承氣湯證的辨證要點及適應癥。其中212條描述最為生動形象,因燥熱結聚于腸,腑氣壅滯,濁熱擾及心神而見心煩、譫語,或獨語,或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等癥,治宜通下腑實,瀉熱。急下六證則體現(xiàn)了急下存陰法。陽明病篇急下三證252條 、253條 、254條分別論述了因陽明燥實內結、燔灼陰精、津液將竭而見“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發(fā)熱汗多”等癥,治用大承 氣湯急下以達釜底抽薪,急下存陰之目的。少陰病篇320條、321條、322條因少陰熱化太過,陰虧火熾,津枯而燥結陽明,屬燥熱亢極,真陰欲竭之危重證候,亦用大承氣湯急下燥熱結實,以保欲竭之真陰。此六急下證雖病因不同,但病理發(fā)展趨勢一致,故治法相同。
研究發(fā)現(xiàn),大承氣湯能明顯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減少腸道細菌易位和毒素吸收,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物,減輕急性炎癥反應綜合征,還具有脫水降顱壓、改善血循環(huán)、增加腦氧供的作用,能明顯降低中風急性期的死亡率、致殘率。該方臨床應用廣泛,尤其在救治急癥病人中屢建奇功。凡與里實熱證相關的疾病均可加減應用,如各類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腹膜炎、呼吸窘迫綜合征等,而對腦梗死、顱內壓升高、高血壓腦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流行性出血熱等病證,如運用得當,往往成為病情逆轉的決定性因素。李俊紅用大承氣湯加減治療中風急性期腦水腫35例,患者神志改善,肢體肌力增強,大便通暢,總有效率達94.29% ,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71.43% 。呂冠華認為,大承氣湯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可能與其改善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重建促炎抗炎細胞因子的平衡、進而減輕炎癥反應有關。
4 瀉熱逐水法
其代表方為大陷胸湯,張仲景用治水熱互結的大結胸證,癥見“心下痛,按之石硬”、“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等,方用甘遂、大黃、芒硝3味瀉熱逐水開結。臨床用本方化裁治療急性胰腺炎、潰瘍病穿孔、急性腸梗阻、急性膽道感染、流行性出血熱等危急重癥有結胸證者,療效確切。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其有利尿、減輕腎實質損害及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等作用。龔嵐用該方高位保留灌腸治療流行性出血熱急性腎衰30例,總有效率96.7% ,對照組總有效率 80% ,2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5 辛寒清熱法
張仲景用白虎湯治療陽明熱證及“熱厥證”,反映了陽明燥熱熾盛、充斥內外之病機,用白虎湯辛寒清熱,透達郁陽。該方是臨床高熱急癥的首選方,亦為解熱止汗之良方,只要抓住里熱熾盛之病機,即可廣泛運用于臨床各科?,F(xiàn)用于治療多種急性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以及中暑、糖尿病等符合其病機者。陳夏用該方加減配合西藥治療腎移植術后感染高熱患者,結果白虎湯治療組治愈率為93%,西醫(yī)對照組治愈率為53%,2組比較有顯著差異。張赟華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早期白虎湯保留灌腸,發(fā)現(xiàn)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核心體溫,降低腦組織耗氧量和腦代謝,減輕腦水腫,促進腦細胞恢復,使患者的長期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6 破血逐瘀法
其代表方為抵擋湯,張仲景用其治療蓄血證。論中124條:“…… 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 抵當湯主之?!北緱l為太陽蓄血重證的證治。237條和257條則論述了陽明蓄血證,癥見發(fā)狂或喜忘、少腹急結、黑便、脈沉澀等,其成因和證候表現(xiàn)雖和太陽蓄血證不同,但熱與血結的病機相同,故治均當破血祛瘀、瀉熱逐邪,抵當湯主之。方中大黃、桃仁、水蛭、虻蟲4藥相合,集活血化瘀藥之大成,為破血逐瘀的峻劑。藥理研究表明,該方有降低血液黏 度、纖維蛋 白原及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擴張血管、改善組織缺血等作用。臨床辨證時應注意“瘀”、“熱”見癥。大量臨床與實驗研究均證明,該方治療腦系病證療效肯定。據(jù)其功用,該方現(xiàn)多用于治療缺血性中風、慢性腎衰、栓塞性靜脈炎等病,以少腹急結或硬滿疼痛,如狂發(fā)狂或健忘,小便自利,舌紫暗,脈沉澀或沉結為辨證要點。
綜上所述,《傷寒論》所體現(xiàn)的治療危急重癥的諸法中既有以扶正為主,又有以祛邪為要,上述諸法及各方既可單獨應用,亦可據(jù)病機合用,如真武湯和抵擋湯合用等??傊瑐?jīng)方組方嚴謹,療效確切,臨證只要辨證準確,緊緊把握“有是證即用是方”,藥證相符,應用適時,經(jīng)方即可在急危重癥的治療中屢建奇功。
【本文來源:李小會.《傷寒論》急癥證治探討[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1,17(3):259-260.】 |
|
|
來自: 樂山有大佛 > 《6、經(jīng)方各類病名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