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我們通常的理解,遭遇電信詐騙銀行卡里的錢被轉走,或者是遇到了釣魚網(wǎng)站、或者是收到詐騙短信、最常見的是接到騙子電話,總能找到跟騙子接觸過的一點蛛絲馬跡。但是我們今天要揭露的這種騙術,會在你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卷走你卡里的錢……簡直可怕。 丁小姐在上海一家外企上班,早上七點起床,她看見手機上有兩條來自銀行和手機運營商的短信,發(fā)送時間分別是凌晨3:43和4:12。 起初她以為是發(fā)錯了并沒有在意,但涉及到銀行,保險起見丁小姐還是查了一下自己的賬戶,誰知道,10萬多元的余額在一夜間歸零。 陳先生是國企高管,他也在一夜間被轉走了28萬。這里面1萬是工資,還有27萬是剛剛到期的理財。 兩人都說,自己平時特別注意用卡安全,卡從不離身,密碼也從未泄露,轉賬都用U盾,上網(wǎng)也都是專業(yè)版的網(wǎng)銀。那么卡里的錢怎么會憑空消失的呢? 丁小姐的噩夢并沒有完。在余額被盜之后,她還遭遇了信用卡被盜刷,甚至“被申請”了7萬元的銀行萬用金貸款,而這些債務,自然都算到了丁小姐的頭上。 一切都是從凌晨收到的那兩條蹊蹺的短信開始的,這種全新騙術手法真的讓人防不勝防。 犯罪分子首先攻破了丁小姐的銀行賬戶,怎么做到的呢? 犯罪分子找來一些黑客,寫軟件來掃各類網(wǎng)站,把批量生成的電話號碼放進去掃,可以掃出電話號碼所對應的登錄密碼,這在業(yè)界被稱為“撞庫”。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得到了用戶最關鍵的登錄信息,相當于偷取了用戶的網(wǎng)絡身份。撞(數(shù)據(jù))庫的速度也很快,每分鐘就能跑1000個,而據(jù)民警透露,成功率在50%以上。 利用撞庫攻破密碼登陸了網(wǎng)銀之后,要想轉賬,繞不過的還有一步--隨機驗證碼。要拿到驗證碼,自然需要再攻破你的手機,讀到你的短信。到這個地步,你以為你的手機賬戶還是安全的嗎? 犯罪分子攻破了受害人的網(wǎng)上營業(yè)廳之后,以受害人的“名義”申請了4G換卡業(yè)務。 犯罪分子利用受害者的手機號和密碼登錄營業(yè)廳,申請升級手機SIM卡,而運營商一般默認登錄人就是持卡人本人,再加上隨機動態(tài)碼的驗證,因而跳過更多身份驗證的環(huán)節(jié)直接就可以把卡快遞到指定的地址。 這原本是便民的服務,但殊不知,此時持卡人的登錄密碼已經(jīng)被攻破,驗證碼和短信通知也已經(jīng)被攔截,所以新卡在持卡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寄到了不法分子的手上。而當新卡一旦被激活,真正的持卡人手上的這張卡就自動失效了。 具了解,此次警方從犯罪分子手中截獲的已被破解的用戶信息有3.2億條。如果按照我國平均每人擁有一個手機號碼來算,3.2億條信息,意味著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的信息已經(jīng)被泄露或者被攻破,這個數(shù)字讓人不寒而栗。 相關案件的完整視頻 民警開玩笑地說,要想賬戶不被盜,最簡單的方式是不要開通網(wǎng)絡版和手機版,因為一旦多一個平臺,安全性就降低一分。 但如今是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有多少人能抵擋住便利的誘惑,繼續(xù)耐著性子去營業(yè)廳排隊辦理業(yè)務呢?安全和便利,永遠都是天平的兩端,任何一頭都不應該被忽視。做好這些防范提示,希望大家的“辛苦錢”都不被賊惦記--(敲黑板!!!) 1、保證密碼足夠復雜,并妥善保管,防止泄漏。 2、各網(wǎng)站密碼不要相同。 3、一旦發(fā)現(xiàn)手機不能用,立即將銀行卡掛失。 4、設置轉賬限額,調(diào)低信用卡額度。 1、換卡等重要功能必須加強用戶身份驗證。 2、關閉短信過濾、短信包管等不必要的增值服務,避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1、不能把身份驗證的責任轉嫁給手機運營商。建議加強推廣U盾、密碼器等安全措施。 2、發(fā)放貸款時,必須與持卡人本人確認。 ▍來源:新快報、看看新聞 918云南交通臺,F(xiàn)M91.8云南交通之聲官方微信公眾號。有效覆蓋120萬車主!云南第一車主微信平臺!及時路況、突發(fā)應急、民生熱點、汽車維權、汽修養(yǎng)護、娛樂互動,你所關注的,都在這里!918云南交通臺,時時陪你在身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