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共鳴集中 共鳴集中就是聲音的穿透力好,也就是聲音傳得遠,但共鳴集中不代表大聲,相反地聽起來也有可能是小聲的。例如聲音不集中而擴散開來,在近距離聽起來會比較大聲,但是在遠距離聽音就會擴散開來傳不遠,因此只要從遠一點的距離來判斷就可以區(qū)別出來。
2.聲音干凈 越好的琴聲音會越干凈,越不會有沙沙的雜音,有的人會形容聲音聽起來比較透明。我有幾個學(xué)生換音色干凈的琴,音感會變好,因為聲音的清晰度會讓音準的位置聽起來更明顯,而不是一團糊糊的聲音。
3.反應(yīng)靈敏 越好的琴越敏感,只要力量有些微的變化就會很容易表現(xiàn)出來,因此能夠做出更多音色上的變化已達到音樂上的效果。同樣的在演奏快速音的樂段,每一個音符聽起來都會粒粒分明,這就是反應(yīng)靈敏的情況。但是敏感的琴并不見得好拉,如果平常運弓的力量不是很穩(wěn)定,或者弓的位置會滑動,如果原本用的琴比較遲鈍,這些問題就聽起來比較不明顯,因此一換到好的琴上面,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音色怎么會變得很不穩(wěn)定,因此會有琴很難操控的感覺,而市面有一部分的琴商,會刻意把琴做得比較遲鈍,因為這樣會有琴變得好拉的錯覺,但是這樣練習(xí)反而是不利的,因為會把問題掩蓋起來。 這些聲音上面的特質(zhì)都是客觀的,也是基本上斷定琴價位的標準。 而主觀的部份是所謂音色的問題,例如它的聲音聽起來很古老,或者很柔軟,或者很溫暖(聲音起來比較暗,或鼻音比較重,中音域頻率的聲音共鳴比較中),聽起來很現(xiàn)代、聲音很亮、聲音比較冷(聲音比較銳利,高音域聲音特別突出),這些就是音色的問題,而音色的問題應(yīng)該是建立在前面說的三項客觀因素之下,而不能超過客觀因素。 這部份就是買琴最容易受騙的部份,很多人認為越好的琴,會有一種特殊的音色,例如聽起來音色很甜之類的感覺,因此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一把很遲鈍的琴,但因為有某些特殊音色,而可以被賣到高價,但實際上它的共鳴可能不集中、音色不干凈、反應(yīng)不靈敏。 因此基本上琴的價錢差異就是越貴的琴聲音應(yīng)該要越集中、越干凈、反應(yīng)越靈敏。 以上所說明的狀況,都是拿琴來比較就可以聽得出來,并不需要具備高深的演奏能力,因此大部分的琴商,都不是演奏家,甚至有很多是不會拉琴的人,但是確實有一套可以客觀辨別聲音的標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