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碼時代的到來,讓攝影的成本變得更低,也讓學習攝影的門檻也更低。索尼微單更是如此,在所見即所得的支持下,即便你沒有經過專業(yè)的攝影訓練,也一樣能夠很愉快的玩轉攝影。所以只要有心,人人可以都可以拍攝海量的照片,為自己的兒女堆砌一座僅屬于自己的時間墻。 我想對每個孩子來說,父母才是最棒的攝影師。因為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比父母拍的多,拍的認真。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為孩子留下最棒的影像記錄,請認真學習攝影。即便是身為專業(yè)兒童攝影師的我,那些最得意的照片,絕對是我的兩個兒子,而不是別的任何客戶。畫面中的兩個孩子,就是我的摯愛。二寶出生三個多月時,帶著他在小區(qū)樓下曬曬太陽,大寶則是在一旁認真陪著弟弟。這一個簡單的畫面,簡單的場景,對我來說,卻有著特別的感動。我想對每位父母來說,自己的兒女,都是最寶貴的財富。 所謂耳濡目染,在我的熏陶下,大寶依然成為一個攝二代,玩起相機有模有樣。每次帶他出門都要搶著我的相機,所以我干脆給他備了一臺屬于他自己的專屬相機。哈哈,用A6300+E16 70 F4 ZA做我兒子的專屬相機,是不是有點奢侈。 當然還有二寶小baby也不能放過,雖然你還沒有自己的專屬相機,但是你有專屬攝影包哦。怎么樣,攝影包躺著還舒服嗎? 大寶一歲多時,第一次全家出游三亞。天天在家里憋著,圍著孩子轉的媽媽,瞬間得到的釋放,開懷大笑。而大寶更是開心,一個勁的喊著,大海,大海,烏雞(飛機),烏雞(飛機)。 我和妻子一直有共識,就是無論去哪旅行,再苦再累都要帶上孩子。世界那么大,那么美,我們都希望可以帶你去看看,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這張照片中,便是云南麗江旅行時所拍攝。當時兒子一定要帶著媽媽的帽子,雙手揮舞,我是蝴蝶,在麗江的古城小道上奔跑。 二寶出生后,我一直想要拍一張全家福。滿月這天,來到工作室,讓同事幫我抓拍一點自然,不是那么刻意的畫面,于是就有了這張全家福。大寶好奇的通過索尼90微鏡頭看世界,而我生怕他不小心手滑,砸了我心愛的鏡頭。妻子則是在一旁掀起衣服,準備哺乳。二寶則是迫不及待的長開大嘴,小家伙估計餓壞了。嗯,就是這么一幕簡單而平凡的日常畫面,卻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溫暖味道。 前面說了,我是一名兒童攝影師,所以在給客戶拍照時,為了出片,難免也有一些套路。比如這種把孩子拋向天空的照片。理想狀態(tài)是孩子整個高空飛起,只是很少有客戶能有這樣的魄力吧。更何況是力氣不大的媽媽,不要緊,我有完美的抗眩光能力的FE50 1.4ZA,還有裙角飛揚的辣媽。 相對我調皮搗蛋的兒子而言,安靜的女孩更容易指揮,拍攝也更輕松一些。工作室里,窗戶邊,擺一個小船,在小船上面放了一個椅子,在用一大堆棉花裝飾小船和椅子,讓女孩躺上去。閃光燈在右上方,抵消窗戶外單側光所帶來的強烈陰影。三腳架固定機位,多拍一張背景素材用于后期合成。一張唯美的漂浮照就這么拍出來了。還是套路。 如果說,有什么東西能夠瞬間讓孩子進入瘋狂自high狀態(tài)的話,那一定是水。喜歡戲水,似乎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所以如果想要抓到最動感的瞬間,那么帶孩子去海邊玩玩吧,釋放她的活力。 對于很多攝影小白來說,也許還一直停留在相機的小綠檔。當然小綠檔拍照確實非常方便,可是把所有曝光參數都交給相機,難以使人進步。所以如果想要掌握拍娃這門技能的話。 我想至少要從A檔入手。因為只有掌握了A檔,你才能夠知道什么叫光圈、什么叫景深,才算對攝影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拍娃的最大特點,就是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很難像拍成人片一樣擺拍,用較低的快門拍攝。而通常情況下,相機的A檔快門速度判斷方式都是在保證最低ISO的前提下,給出最低安全快門速度。這也就是為何在,在光線不足時,照片很容易拍糊的一大原因。太低的快門速度,無法凝固孩子動感的瞬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索尼微單貼心的給出了ISO最小速度設置,由自己來決定最低快門速度是多少。而我則是把最低快門速度設置到了1/250秒,那么為何是1/250秒?不是1/125s,又或是其他。主要原因是:在1/250s下,孩子的大部分正常運動速度可以很好的凝固,也就是拍清晰。當然如果孩子奔跑,又或是其他高速運動時,1/250s就遠遠不夠。那么最低快門速度設置的更高一些,是不是更好,比如1/500s,又或者1/1000s?越高越好。也不是這樣,太高的快門速度,很容易讓ISO突破天際,畫質變得很差。所以相對綜合一下,1/250s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可以保持較好的凝固瞬間的能力,又不會讓ISO去到太高。那么如果用更低一些的快門呢,比如1/125s,是不是更容易讓畫面更干凈。也不是不可以,只是1/125s快門速度對孩子來說慢了點,除非安安靜靜的呆著,否則稍微動一下都會不太夠用。另外選擇1/250s,還有一層深意,就是索尼微單的最高閃光燈同步速度是1/250s,搭配閃光燈的使用時,無需額外更改最低快門速度。 曝光補償。雖然相機有測光模式、曝光鎖定等方法讓曝光更準確,但是我推薦使用曝光補償。因為在索尼微單所見即所得的支持下,曝光補償的學習成本比測光模式、曝光鎖定要來的低很多。無論拍攝現場光比如何,白加黑減,讓一切都變得太簡單。 索尼微單對焦區(qū)域的選擇非常多,廣域、中心、區(qū)域、自由對焦點、中心、擴張自由點等等,不過在日常拍娃中,我卻只推薦廣域(中心)和自由對焦點兩種,為何廣域和中心要放在一起呢,因為這是一種非常便利的切換,并且能夠搭配使用的功能。事實上,拍娃片中90%以上是利用廣域和中心的搭配使用拍攝而成。 由于我拍攝的題材基本是以孩子為主,所以基本以眼控對焦為主,再輔以中心點對焦構圖平移方式,就足夠滿足我的拍攝需求。而且拍攝過程中,無需頻繁的變動對焦模式,只需要兩個自定義快捷鍵,即可滿足需求。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做一些自定義設置。由于微單所見即所得的特性,AEL曝光鎖定功能再無用武之地,而且這個按鍵的位置特別適合拇指對焦、食指快門的操作,絕對是索尼微單上最順手的操作方式,所以將AEL鍵替換成更實用的黑科技:眼部對焦(眼控AF,索尼的中文翻譯真容易讓人誤解。很多人誤以為眼控AF,是眼睛控制對焦,眼睛看一下就好。其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應該翻譯成眼部對焦,是相機直接對焦到眼睛的功能)。而中央鍵則是設置成中心點對焦,也就是所謂的標準。而這個標準,就特別有意思了,對焦區(qū)域是廣域時,則是中心對焦。對焦區(qū)域是自由對焦點時,按一下就能自主選擇對焦點了。 AEL鍵實現眼部對焦,中央鍵實現中心對焦。對于很多原先已經習慣對焦和快門分離的用戶,這很容易上手。但是一些原先習慣半按快門對焦的用戶,則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種全新的操作習慣了。至于好處?眼部對焦絕對是索尼目前最實用的黑科技。 眼部對焦,一個讓人用了就上癮的黑科技。操作時要記得先保持人臉識別開啟,才能進行眼部對焦。索尼A7時就已經提供了眼控對焦功能,相機會自動識別人眼所在的位置進行對焦,從而省去選擇對焦點的繁瑣操作,專心構圖拍攝。但A7只支持單次對焦,基本只能擺拍的時候用一下。但A7R2之后的機型就更厲害了,支持連續(xù)對焦模式,瞬間提升了眼部對焦的可用性,成為拍娃,特別是大頭特寫的主力對焦手段。 這張圖則是抓拍一個拉著媽媽的手撒嬌的小女孩,在孩子抬頭望向相機的一瞬間抓拍。大家可以看看,按下拇指按著AEL鍵不放,相機可以牢牢的抓著眼睛進行對焦,靜候我找到按下快門的時機。 也許有人要問,你給的照片都是單人的拍攝,多人同框時該怎么辦?眼部對焦到處亂飄到路人甲的眼睛怎么辦?不要緊,索尼微單也有解決方案:人臉登記。你可以事先登記你優(yōu)先拍攝對象的人臉,這樣無論你畫面中同時出現多少個人,也會優(yōu)先尋找被登記的目標進行眼部對焦。在人臉登記功能的支持下,無論鏡頭里出現多少人,A7R2的眼里也只有你。 人臉登記的色畫質方式也很簡單,進入菜單選擇人臉登記,拍攝一下人臉即可。一共可以登記8張面孔哦,還可以設置人臉的優(yōu)先級。 雖說數碼時代后期很常見,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后期制作。所以這時候JPG直出的設置就顯得尤其重要。索尼微單標準的色彩風格比較區(qū)域平淡,拍出來原片顯得有些灰,也就是所謂i額的數碼灰。其實這是可以通過標準風格的設置來改變的。所以色彩艷麗的生動模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然后如果你覺得生動模式還不夠艷麗的話,可以根據喜好自行調整飽和度、對比度、和清晰度。這里由于我喜歡濃郁的色彩,所以選擇,飽和,對比,清晰,分別加一。 誰都喜歡皮膚白白嫩嫩,有彈性。但數碼相機默認白平衡設置拍攝出來的總是差強人意。因為索尼相機白平衡的算法相對追求還原真實的色彩。怎么辦呢?我想要的不是現實生活真實的復刻,而是升華。白平衡調整可以實現你愿望,往藍色和粉色風別漂移一檔,就可以讓你的皮膚變得更加粉嫩。當然具體數值因人而異,因為每個孩子的膚色都是不同。有的黑一點,有的白一點。所以設置具體調整多少,最好根據孩子膚色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膠片時代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性能之一就是非常寬廣的動態(tài)范圍,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持高光和陰影的細節(jié)。進入數碼相機時代后,則大部分依靠后期找回相片的動態(tài)范圍。而索尼微單的DRO動態(tài)范圍優(yōu)化設置,亦是同理。最大限度的利用相機性能,自動通過算法提升動態(tài)范圍。實際操作過程中,這種DRO處理的非常自然,不像HDR那么重口味。DRO的動態(tài)范圍優(yōu)化,把握了一個非常好的度,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高光和陰影的細節(jié),卻又不會另照片失真。 根據上面的三個設置直出的樣片。逆測光下拍攝的照片。這三個設置,很好的讓照片通透、色彩濃郁,又很好的詮釋了現場夕陽照射在嬰兒皮膚上,所折射出來一點點淡淡的金色。更加難等可貴的地方在于陽光照射的部分沒有過曝,陰影部分的細節(jié)也得到充分的體現。而這就是索尼三大JPG直出設置的魅力!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這個大家都知道??墒侨绾螒霉饽兀咳绾稳フ夜??如何去布置光呢?這就有點困難了。 雨天里,咖啡廳內,一個巨大窗戶,和專心喝果汁的小女孩。這應該是攝影最常見的用光手法了,順光。 生日party上,玩累的小朋友。滿地紙屑,是魔術師的表演的殘留物。相對于順光,側光能夠讓孩子的五官更立體。 逆光。直接沖著光源拍攝。三種用光手法中最難的一種。因為逆光時光比大,很容易產生眩光。拍攝這張照片時,鏡頭前面已經完全被海水濕透。陽光投射在海面上,形成巨大的鏡面光影。再上停留在鏡頭前面的海水,讓這張逆光產生奇怪的眩光,猶如宮崎駿的漫畫一般。 黑燈瞎火怎么辦?或者室內光線太弱,并且太雜,也想拍怎么辦? 沒關系,我們還有人造光:閃光燈。但很多人運用閃光燈時拍的并不好,這是因為在閃光燈使用手法上出了問題。最重要的兩個原則:1,一定要離機引閃。機頂閃是最難看的閃光燈用法。閃光燈迎面而來,像張白紙一樣,毫無立體感。所以一定要離機引閃,哪怕是閃光燈從你機頂的位置移動一點點,也會讓光線變得更有質感。2、充分考慮環(huán)境光。人造光與自然光要相輔相成。充分考慮閃光燈對自然光的影響,輸出閃光燈的輸出功率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要讓閃光燈徹底融入環(huán)境中。例如本圖雖然使用了閃光燈,但是也依然讓把ISO開到了3200。這是為了提亮環(huán)境曝光,并使用閃光燈最小輸出功率,恰好足夠勾勒孩子的面部輪廓即可。 并不是每個瞬間都值得記錄,我想專業(yè)和小白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此。前段時間朋友圈很流行每日一拍,堅持攝影的365天。其實在我看來,并不值得推薦。為了純粹的為了拍而拍,并不能有效的提升你攝影的審美,最多也只能提升你相機的熟練度而已。因為,并不是每個瞬間都值得記錄。專業(yè)攝影師善于發(fā)現美,尋找美,哪怕手中沒有相機,也會經常感慨,此時此景,應該會是一張好照片。也小白則是拿著相機,無論好不好,都一通快門亂按??扉T不要錢,沒關系。 手無鏡,心有鏡。這里的鏡,值得是鏡頭感。專業(yè)攝影人無時無刻都保持一種攝影狀態(tài),用一顆帶著鏡頭感的眼睛看世界,去發(fā)現美,或者創(chuàng)造美。所以即便沒有相機在手上,也會認真觀察我們的世界。會是不是的發(fā)出感慨,這個時候,這個位置,用個焦段,應該可以拍攝出一張好照片。不要盲目的去拍,要善于觀察,謀而后定。這才是拍娃實戰(zhàn)的自我修養(yǎng)。 讓自己游離在畫面之外,用上帝的視角默默觀察著孩子的一切。不打擾,是攝影師的溫柔。也就是通常說的抓拍。采用這種拍攝定位是,千萬不要去干擾孩子。特別是那些“寶貝,對著爸爸笑一個?!薄皩氊?,看這里?!?“寶貝,站著別動哦?!边@些都是觀察者視角的大忌。因為觀察者,追求的是一份純真,自然。作為拍攝者要做的是盡量成為一個透明人,消失在孩子世界里,某某的觀察,不停的跑位,迅速果斷的抓拍。 舉個栗子,兒子在沙灘邊上的小積水玩耍時,管著屁股在泥水里爬。遠處的夕陽落下,水面折射出美麗的金色。我覺得這一定會是一個大片,所以不打擾,讓孩子盡情的在泥坑里打滾,肆意玩耍。事實證明,這真的是一組很贊的片子。當然即便我沒有在拍照,我也不阻止他在泥坑里打滾的,因為衣服臟了,換一下就好。支持孩子的童趣,才最重要。 再舉個例子,這組照片則是我兒子在鏡子面前自娛自樂,手舞足蹈。我覺得也會是一個很有趣的畫面,所以默默的躲在一旁,啪啪啪的連續(xù)抓拍了很多照片。后期再根據動作,加了點旁白,構成了現在這個小故事。 很多人拍娃時候很喜歡一只強迫孩子笑,其實有時候拍照不一定要笑??抟彩且粋€不錯的選擇。畢竟還孩子童年的成長,不僅有歡笑,也有淚水。 選了幾張孩子嚎啕大哭的瞬間,是不是覺得也很有趣。還是覺得這個爹太殘忍了,孩子都哭成那樣了,你還忙著拍照呢。 如果說前面的觀察者都在強調不打擾,是我的溫柔的話。那么這個角色的定位則正好相反。讓攝影師參與到孩子的互動當中,尋找存在感,又或者是引導孩子,獲得你想要的畫面。 索尼A6000+E16 50餅干頭,輕巧的重量,讓自拍毫無技術難度。 或者是通過APP遙控相機自拍全家福。 總之,參與者的角色就是相機辦法的參與到畫面中來,多跟孩子互動。 有時作為觀察者也不一定能遇到好的畫面,特別是拍攝客片時,不能把賭注都在運氣上。不打擾,最純真的抓拍固然很好。但是有時候就是遇不上好看的畫面,所以總不能就這么收攤了吧。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發(fā)揮導演的天賦了,也就是所謂的套路。 太陽的后羿曾經火遍熒屏,于是客戶中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媽媽,強烈要求拍攝太陽的后羿。所以,迷彩服、皮鞋、墨鏡這些道具必不可少。然后選址方面則選擇了軍博園,各種飛機坦克的地方。事先踩點,找到這個機位。讓孩子從飛機地下迎面跑來。于是就有了這張照片,孩子的媽媽很滿意。 與觀察者,或者參與者不同。身為導演,就要統(tǒng)籌全局,合理的安排好畫面里的每一個要素。需要什么道具,什么場合,孩子要長在什么位置,面朝什么方向,都是有講究的。 帳篷與籃子擺放的位置,和孩子站的地方,一左一右,這樣畫面就會顯得平衡一些。讓孩子面朝遠方,微微側望,世界仿佛變得寧靜。最重要的是,等風來,等待微風拂過裙子的那一刻,就是按下快門的時機。 有時候追求的甚至不是一張照片,而是通過場景和人物分開拍攝的方式,將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呈現出來。這張照片則是運用FE90 微距拍攝了汽車素材,用A6300+FE16 70 拍攝了人物素材,兩張照片拼合而成。 又或者是一個自己布景,運用床單和一些簡單的碎布,搭建一個童話世界。再把熟睡的孩子放置其中,任意擺造型。 坦白的來說,并沒有什么器材是不能拍娃的。A7R2+FE24-70mm F2.8 GM+FE85mm F1.4 GM,最強旗艦微單+變焦+定焦的組合。A7R2作為索尼目前最強全畫幅旗艦,牛逼的程度自不用多說。而2470作為標準變焦,則正好能覆蓋我最常用的拍攝焦段,無論是棚拍、還是旅拍、環(huán)境人像,又或者肖像特寫,都能夠順利完成任務。而且變焦又方便構圖,切換視角,但這樣的萬金油鏡頭,最大的缺點是虛化能力不足。所以還需要FE85 1.4GM中焦大光圈鏡頭配合,拍攝一些糖水虛化的照片。 2470在攝影棚里有非常強大適用性,幾乎沒有什么題材是不能拍攝的。另外這張照片的參數也特別重要,幾乎是攝影棚棚拍標準參數,快門1/125s,光圈F8,ISO100。剩下的就靠調整閃光燈的位置和輸出功率來控制照片到合適的曝光了。 又或者是環(huán)境人像。 甚至是肖像特寫,2470幾乎無所不能。唯獨少了刀銳奶化。 人像鏡皇的魅力,刀銳奶化,哪怕是全身人像也i可以得到非常棒的虛化效果。 還有迷人的夢幻光斑。 4D對焦的APS-C畫幅神機A6300,外加標變1670,28定焦,以及55定焦。全是輕巧鏡頭,除了不是全畫幅這個遺憾,幾乎無往不利。 這個組合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快。運動抓拍題材幾乎無往不利。 縱向運動抓拍。這基本屬于抓拍領域最高難度的拍攝情形了,根據實拍案例,我們可看見除了左下角那張照片沒能精準合焦之外,其他對焦都精準無比。這么一算成功率大概在87.5%,以本案例8張/秒的拍攝為例的話,一秒之內你可以得到7張對焦精準的照片。怎么樣,是不是變態(tài)?嗯,A6300 就是這么變態(tài)!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索尼微單?A6300在設置8張/秒以下連拍速度時,是可以實現不間斷實時監(jiān)看的哦。意思就是你觀看的畫面不會有延遲,卡頓的感覺,而是流暢的,宛如視頻播放一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