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品格的立就,每在日常陶養(yǎng)之間:『餉時而起,則啜苦茗,信手寫漢書幾行,隨意觀古畫數(shù)幅。心目間,覺灑灑靈空,面上俗塵,當(dāng)亦撲去三寸』。能行文作畫,并涵養(yǎng)之,乃是此生最大的清福。若把此番閑情視作附庸風(fēng)雅之趣,心性非但不能得到滋養(yǎng),反而容易迷失自我。 方隅萬物,吾以棲心。古語云:『好書為益友,奇畫為觀友,法帖為范友,良硯為礪友,寶鏡為明友,凈幾為方友』。長物怡情,格物致知!把觀帖臨畫當(dāng)作生活的一部分,心性明朗澄澈,自然五蘊(yùn)不塵,雖硯泉咫尺,筆端卻是千里煙云?!捍灏倌旰笕苏摱ā恢畷r,自有人言:『唯詩文字畫,足為傳世之珍,垂名不朽』。 | 吳湖帆舊藏四歐寶笈 | | 吳湖帆書畫金西崖刻扇骨 |
出身于簪纓之族的吳湖帆,便是如此。其祖父吳大澂官居高位,晚年深居林下,詩文書畫,無所不精,尤富收藏金石,一時名震江南。生母沈靜研通習(xí)諸子百家,琴棋亦善。吳湖帆幼承庭訓(xùn),詩禮傳家。寢饋經(jīng)藝,深受家學(xué)熏陶,形成了他的藝術(shù)涵養(yǎng)。其夫人潘靜淑,亦為名門之后,家藏文物,富敵東南。吳湖帆因其家學(xué)淵源,終日浸淫于金石書畫,遍覽名家真跡,于古人書畫中擷英取華,后終使其養(yǎng)成書畫鑒定『一只眼』,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殘卷即為其所鑒藏,并跋以金石之文。
| 吳湖帆藏明墨 |
宋時蘇軾謂:『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寓意于物,則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吳湖帆富藏一生,軒室滿琳瑯,案幾多碑帖。陳巨來為其所刻多方印章,交游者亦不乏金西厓、謝稚柳等。篆幾方漢元朱白,以明心智,得其精髓,取其神骨;臨幾行漢書宋拓,析其筆鋒,明其墨韻……昔日梅景書屋敏學(xué)研藝之景歷歷在目,如今傳統(tǒng)而古典的文人氣息卻已漸行漸遠(yuǎn)。
| 陳巨來刻四歐堂印 |
先生筆閑之際,取讀宋詞以潤心性,畫意未盡,落墨格律堪托意致。所成《佞宋詞痕》一部,比追宋人之音。先賢曰:『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其為丹青,或出奇峰,高聳其志,或落蒲雪,清逸其心。吳湖帆以自身審美和文人追求,而形成了自身藝術(shù)規(guī)范。江南文人傳統(tǒng)一脈,綿延其息。以明清筆墨,上承宋元,運(yùn)天地山水大物,而成就其綿亙千里之勢。張大千言:『識湖帆先生,其人淵博宏肆,作畫熔鑄宋、元而自成一家,甚服我心,乃知天下畫人未易量也』。
| 吳湖帆繪《瑞云峰》 |
藝術(shù)的高度不在聲名權(quán)位,而是自身萬千涵養(yǎng),表露于外象無窮。
| 圖:文人空間 | | 文:文人空間(梁詔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