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以來,有兩個名聲若日月的“子”使天下人撲朔迷離,一個是鬼谷子,另一個就是這個墨子。所謂撲朔迷離,一是沒有人能夠確切地說清他們是何方人氏,二是誰也不知曉他們活了多大年歲,三是他們都有天下人所不能理解的諸多特立獨行處,多被人罵為“賤行乖僻”。
  先說這一,鬼谷子生身生地雖然朦朧,畢竟還限定在中原哪一國人的爭論上。這墨子不然,盡管有人說他是宋國人,在宋國做過大夫,也有人說他是魯國人,在魯國儒家求學(xué)多年。但更多的人認(rèn)為,他根本不是華夏子民,而是來自西方異國的怪人,甚或有人說墨子根本就是天外來客!這是因為他生得與中原人迥然有異,高鼻深目,身材高大卻又略有佝僂,天生禿頂,一生赤腳。儒家的孟子最恨墨子,一罵他“無父”,二罵他“摩頂放踵利天下”。“無父”是罵墨子生身不明,終身無家,自己無生父,也不做人生父。“摩頂放踵利天下”,罵的是這個禿頂(摩頂)沒有別的本事,就是憑著一副異相與一身苦行施小惠于天下。言外之意,是罵墨子沒有正經(jīng)的救世主張。首座弟子禽滑釐氣憤孟子刻薄,請老師自陳身世以正視聽。墨子大笑:“圣者以言行立于天下。吾生于何方,與大道何干?”竟是不予理睬。后來,墨子無意中對苦獲說了一句:“吾乃北方之鄙人也?!敝淮艘痪?,言猶未盡,卻不再說了。究竟是北方何地何國?戎狄?匈奴?還是華夏?誰也不知道。再說這二,鬼谷子與墨子都在春秋中后期和戰(zhàn)國初期有頻繁作為,誰也說不清他們活了多大年歲。鬼谷子的知名弟子主要在戰(zhàn)國初中期,還可以大體上說個八九不離十。墨子則幾乎無從說起。他在儒家與孔子的孫子子思同門修習(xí),不滿儒家的迂闊復(fù)古,與儒家子弟們激烈論戰(zhàn),使孔門三盈三虛,名聲大振,旋即自創(chuàng)墨家學(xué)派,長期在列國奔走推行。這該當(dāng)是春秋中后期的事兒,到戰(zhàn)國初期,已經(jīng)有將近百年,墨家已經(jīng)是天下顯學(xué)了。孟子是子思的學(xué)生,子思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儒家的孟子已經(jīng)成了風(fēng)云名士,可與子思同門修習(xí)的墨子竟然還時時有蛛絲馬跡。說老墨子還活著吧,經(jīng)常是十?dāng)?shù)年不見動靜,這在戰(zhàn)國大師級的名士中幾乎不可能做到??烧f老墨子死了吧,又常常在人們完全無法想象的時候突然地閃現(xiàn)——有些事是只有老墨子才能做出來的。久而久之,老墨子就變成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人物,誰也說不清楚他的生滅蹤跡。有人說墨子早死了,有人說他還很健旺地活著,還能活一百年。就是身邊的弟子,也沒有人能說清他的確切年歲。
 這三就更是說不清楚。
 鬼谷子與墨子,都有世人難以理解的奇特主張和行為。鬼谷子崇尚法制、權(quán)謀與兵學(xué),認(rèn)為只有這些強力神秘的東西才能消滅人的惡性。他詆毀一切迂闊無用的儒家道家陰陽家,門下弟子不是治國大才就是軍中上將,前者如李悝,后者如龐涓孫臏以及后來大名赫赫的蘇秦張儀等。墨子則不然,他仿佛生來就有悲天憫人的襟懷,痛感庶民的無盡痛苦,對治國弄權(quán)那一套很是冷淡,所有的學(xué)問都為了拯救賤民。他提出了救世的十大主張:兼愛、非攻、節(jié)用、節(jié)葬、尚賢、尚同、敬天、明鬼、非樂、非命。這十大主張都是為了窮苦的賤民和辛辛苦苦不得志的賢者。十大主張中,兼愛是根本,是太陽,其余的都是兼愛生發(fā)出來的星辰枝葉。墨子非但這樣說,也實實在在地這樣做。不娶妻,不生子,布衣赤腳,粗茶淡飯,自耕自食,風(fēng)餐露宿,帶著弟子奔走列國,教庶民百姓百工之術(shù),制止強國對小國弱國的刀兵欺凌。貴族名士罵他的所作所為是“賤人之行”,是“無父之徒”,極盡刻薄。但墨子從來不為所動,堅韌不拔的身體力行,人格學(xué)問竟像泰山北斗一般矗立起來,名振列國,天下景仰。追隨墨子的弟子越來越多,墨家的勢力也越來越大。而且這些弟子都是忠心耿耿,一聲令下,赴火蹈刃,死不旋踵。鬼谷子的怪異,在于驚世駭俗的多種高精尖學(xué)問,不是治一學(xué)而成大家,而是治多學(xué)皆成大家。這在天下諸子百家中絕無僅有。墨子的怪異,則在于終其一生與世俗強權(quán)格格不入,胸懷經(jīng)天緯地之才而甘為賤人苦行,不做官更不求官,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奔走全部為的扶弱救困;兼愛天下,蔑視強權(quán),卻在墨家內(nèi)部搞出一套權(quán)威分明的“巨子”制;巧思巧工,連著名工師公輸班都自嘆弗如,卻又崇信鬼神怪異……端的是龐大博雜得理不出頭緒。這樣的流派,諸子百家中更是絕無僅有。墨子悠然道:“老夫與儒家相悖,一生崇信天道鬼神,而且常常感到鬼神就在我等周圍?!闭f得席間人不禁肅然顧盼。老墨子慨然長嘆:“天道悠遠,人世蒼茫。幽冥萬物,人卻識得幾多?若天無心志,人無靈魂,何來世間善惡報應(yīng)?人間萬事,非但個人善惡恩怨有鬼神明察,大如國家興亡,法令代謝,亦有天道感應(yīng)鬼神明察。行善政者國家興旺,行惡政者國家滅亡。此所謂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也?!?秦孝公肅然拱手:“請教墨子前輩,對法家有何評判?”
 老墨子雪白的長眉一挑:“老夫?qū)Ψ蚁嘀辽?,其弊在求治太速。速者易苛,易入富國窮民之途也。天將興秦,唯愿戒之。世道滄桑,當(dāng)從容求治也。”
 
 |